海沧区地下管线GPS控制网的布测与精度分析
2013-09-05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杨五一
◎ 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 杨五一
1 前言
本文结合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特点和交通发展的方向及相关策略下,海沧作为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和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缩影,面对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沧重新定位今后的发展战略思路,构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厦门城市副中心的基本框架;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上马,而这些工程项目的施工,在使城市美丽宜居的同时,也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市政地下管线损坏带来的诸多不便,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满足海沧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查明海沧区地下管线的敷设状况,为此,本文结合相关项目,以探测地下管线位置为题,探讨其GPS控制网的布测及精度分析的问题。
2 控制网的布设与观测方案
2.1 控制网的布设
地下管线GPS控制网的布设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同时首个工序的操作好坏,会直接影响控制测量工作的观测精度。在实际选点中,由于已有的6个C等GPS点分布不尽理想,加上Ⅰ级导线需要布设在道路上,因此为了确保Ⅰ级导线图形强度,保证导线结点间长度符合规范要求,我们根据技术设计书专家论证和甲方的意见,在设计28个GPS点的基础上,增设了3个点,共埋设31个GPS点,保证了Ⅰ级导线的首级控制分布更加均匀,以提高Ⅰ级导线测量的点位精度。
最终选定的GPS点符合下列要求:
①首先必须把点位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或一些稳定的建筑物上面,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尽量避免大面积水域,已减弱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②用数字水准仪作业,同时要避开附近的电磁场干扰,保证信号的接收。一般要有1~2个通视方向。
③点位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面最好高度角要大于10~15°。
GPS点选定之后,在点位标记。并为点编号顺序,例如:GPS1、GPS2、GPS3等。个别地方点的编号顺序不一致,是由于根据导线网布设的需要,为保证图形强度,在导线选点时补选造成的。
经外业踏勘选点之后,共选定GPS点37个点。其中新点31个,C级控制点联测6个。由31个新点与6个旧点组成,较均匀地分布在海沧区。其图形如下:
2.2 观测方案
本次观测采用六台ASHTECH Z-12 CGRS 双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 mm+1ppm)及Choke Ring 天线(表2),和4台TRIMBLE5700接收机。测前要对接收机及其附件全部进行了检测和检查,全部符合作业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次观测共观测37个点,其中新点31个,C级控制点6个(图9)。第一阶段采用六台ASHTECH Z-12 CGRS双频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 mm+1ppm)及Choke Ring 天线,由于无线电干扰影响,每天根据前一天的观测参数作调整,同时新增GPS点,在第二阶段的观测采用4台TRIMBLE5700接收机,同步环由4个测站组成。
3 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3.1 坐标系统
本次GPS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统为92厦门坐标系。起算点坐标成果(56黄海系,92厦门坐标系)表1:
表1
表2
3.2 GPS数据处理:
使用广播星历,采用TGO1.63软件对所有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数据处理步骤为先由原始观测数据转换成Rinex文件;再查看每个时段每测站观测文件的天线高信息,如果测得的是斜高,则一定要转换成直高,这时需要知道天线型号的参数。接下来进行基线处理参数设置、基线处理、平差参数设置、自由网平差、约束平差。
基线解算结果:独立基线解算条数134条。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数据保密原因,仅列部分):
环闭合差报表如表3所示:
四等GPS网精度统计(WGS84系统)如表4所示:
表3
表4
由以上表格数据可知,GPS观测及得到的基线结果、环闭合差结果都超过了技术设计要求,所得到的最终WGS84坐标和92厦门坐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4 结论
海沧区地下管线GPS控制网测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及坐标转换正确,最大点位中误差为±0.99CM,远小于限差±5CM。说明平面测量成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海沧区地下管线探测的需求,最后采用的约束平差的坐标为厦门92坐标系成果,适合海沧区工程控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