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报道中影像的叙事方法*

2013-09-04焦仕刚杨雪团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语言信息

焦仕刚,杨雪团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图像时代”。在今天,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的表达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幅幅静态的图像了,在每秒25帧的高速连续拍摄过程中,外在的世界的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用影像来准确传达。相对于文字等信息符号,图像有着更丰富的信息元素以及为人眼所直接感知的便利性。同样在电视新闻领域,信息传递的符号除了文字之外,还有画面、声音等更加形象生动的符号语言,这些语言能够使观众感知信息传播中的绝大多数非语言符号要素,视、听、读三位一体的语言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电视新闻,特别是深度报道符号表达的重要特征。

电视新闻需要用影像来完成叙事使命,但是这一点一直没能引起新闻制作者的重视,在现实的业务实践中,沿袭文字叙事的惯性思维,通过用解说词来结构新闻事件,而将承担着八成以上信息传递功能的影像语言只是作为空镜头使用,起到铺陈画面,辅助解说词传达信息的功能,而本身却不断走向模糊化、碎片化,这在我国目前的新闻制作中,比比皆是。来源于《新周刊》等杂志的《关于电视进化论的二十二条》这样评价电视:在电视进化论中,第一次是沙发上长土豆;第二次是遥控器掌握一切;第三次是只有节目没有台;第四次是越草根越大声;第五次是没有电视只有剧;第六次是直播真播;第七次就是现在:电视是用来听的。[1]

尽管此类言论有些偏激,不是站在一个非常科学的角度来评价电视,但是其间流露出的对电视的失望情绪已经不言而喻。新闻作为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样式之一,不应该只是起到一种简单的信息告知功能,依托电视这个媒体平台,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在影像的叙事方式、叙事技巧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发挥自身的视觉和听觉优势,将影像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用最形象生动的视听语言,发挥作为一种覆盖最广、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体的最大的传播价值。

一、电视新闻影像叙事元素的构成

(一)影像的概念界定

要研究一个事物,对这个事物进行很好的分析和判断,前提需要对这个事物是什么进行界定。在学界,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学者从学理上对影像本质进行研究,除了在汉语词典上对其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外,其概念范畴等方面的界定,似乎还处于一个空白的阶段。但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孙振虎教授认为,影像有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概念:

首先,影像应该是是动态(movie)的。影像不同于文字等静态的信息符号的一个方面,在于影像永远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当中。这种动态既包括镜头内部的人或物体的运动,也包括镜头外部来自于镜头本身推、拉、摇、移等带来的视觉效果。正是影像语言的动态性,赋予了其非常灵活的传播特性,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一种动态当中,用影像语言来表达和表现生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影像应该是可视(video)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用电视画面语言来传达,影像语言的可视性,要求所传达的东西具备一定的形象性,过于抽象的概念范畴的东西,显然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影像语言不能表达抽象的东西,所有抽象的东西,需要具象为具体的颜色或形状等客观性存在,才能为影像语言所捕捉从而传播开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影像语言的可视性,将抽象的概念及定义等具体化、可视化,从而吸引了更多层次的受众参与其中,传播范围更为广阔。

第三,影像同时是一种符号(image)。影像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应具备来自于符号学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的功能。从具象到抽象的提升,从点到面的深入,来自于影像的符号功能。单纯的一个画面当中一丛怒放的玫瑰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植物学信息的传达,而当此玫瑰与一对甜蜜的情侣的画面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显然玫瑰在此承担着超出自己本身之外的情感意义。

动态性赋予了电视灵动的艺术表现力,可视性赋予了电视广阔的传播范围,而符号性,则稀释了电视无文化的质疑之声。影像在三个层面上的界定,赋予了影像本身丰富的信息传达功能,与文字可以用来叙事一样,影像同样可以担负起叙述故事的重要职能。

(二)影像叙事元素的构成

如上对于电视新闻影像概念的界定,本文所探讨的影像语言的内容,即包括新闻事件现场的画面以及同期声两个部分。学界一般将其归纳划分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以及造型语言。

1.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即在新闻事件现场,由新闻摄像师依据事件发展本身而摄录的真实画面,一般不带有摄像师本人的情感偏向而纯客观真实记录。一般又分为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等。因为新闻本身要求记者在叙述事件的时候,本着真实、客观至上的原则,不允许记者对事件有过多的介入和偏向,所以新闻摄像师在拍摄现场画面的时候,一定要本着真实还原事件本身的原则,避免主观情感的刻意选择或是过渡渲染,而主要以平、稳、匀、准为其拍摄的基本法则。但这并不是说,新闻摄像师就没有任何选择和拍摄的自由,而是说在真实客观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最具真情实感的画面和人物,来达到叙述事件、说明道理的目的。

2.有声语言

电视中的有声语言从大的角度来划分,一般分为人声语言、音乐语言和音响语言。但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当中,我们讨论的只有现场语言,而不管这种现场语言是来自于人声、音乐还是音响。换言之,一切有利于现场存在和还原的声响,都是此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但却不包括存在于节目后期加工的演播室播报语言以及伴随着新闻事件始终的人声解说词。尽管声音只占信息传递的20%左右,但是正是这不可或缺的五分之一,让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大大加强,这是每一个电视新闻制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元素,而具体如何还原和呈现,本文会在下面的章节中继续讨论。

3.造型语言

谈到造型的概念,很多人可能会最先想到空间艺术,因为按照一般的思维,“造型艺术”是一种属于空间的艺术。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造型的概念已经远远不是这么局限,而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对于电视造型语言的概念,显然有自己特有的一个界定。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鑫教授,在所著的《电视纪实作品创作》中,给“造型语言”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即“所谓的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凝固感、立体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是多种语言因素的复合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互交织、组织严密的电视语言系统”[2](P118)。

既然造型语言可以产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的效果,那么对于将其用于电视新闻事件的叙述和呈现当中,似乎就是有违真实法则的一个矛盾举措。对于电视新闻乃至于电视纪录片客观真实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不想在这里做过多的转述和重复,因为学界当中对此早有定论,即认为“一切服务于真实”的元素,不论是客观记录还是人为编辑,都应该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应绝对抹杀,就如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电视造型元素,如果所服务的主题以及所塑造的人物是客观真实的,那么这里的造型语言反而能转化新闻事件的平面和单一,使得新闻内容在深度上得以拓展,在形式上更加精彩纷呈,实为一举多得之举。

二、电视新闻影像叙事的方法

(一)来自于叙事学深层结构的理论启示

叙事学理论的开创者和重要的代表人物茨维坦·托多诺夫认为,人类的所有符号活动,都像语言一样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语法,叙事也属于符号活动,因此我们同样能够在其中找到一整套叙事语法。[3](P113)这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启示和信息,本文所要做的研究,即找出画面以及声音背后的叙事规律之所在,并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影像叙事之法则,那么,占据着九成以上信息传递功能的影像语言,将会给电视新闻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借鉴。

仿照语言学的例子,托多诺夫把叙事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语义、句法和词语。[3](P113)本文在前一个章节中关于影像概念的界定,显然属于托多诺夫的语义层次的探讨,而在词语的层次,即影像语言的表达,我们已经在组成影像元素的段落中有了专门的分析。在结构主义者托多诺夫等人眼中的句法层次,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影像符号的组接和排列法则。正如托多诺夫想要探讨的属于语言的深层结构一样,本文也试着透过影像表面的浅层结构,争取能触碰到影像语言的深层结构,找出其叙事的规律之所在。

托多诺夫认为,一部小说,其基本的结构可以与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类比。正如“小张打破了一扇窗户”的结构一样,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的结构,也同样与其类似,简单来说,也即“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了一个老妇人”,这两者之间的深层结构都相同,即都是由一个谓语动词加上两个名词组成,用公式来表达,则就是“一个人+一个动作+一个变化了的对象”。日常的故事梗概莫不如此,同样在新闻中,我们对新闻事件的叙述,无外乎也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产生了一个什么结果”,如果对此稍加扩充,我们就回到了新闻的五个“w”加一个“h”当中。语言也好,文学也好,新闻事件也好,其深层结构并无不同,这或许应该归结为人类相同的逻辑思维规律,既如此,问题似乎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我们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深层框架存在,我们需要探究的,是如何将深层结构用不同的表层符号表现出来,在文学中,我们使用的是文字,而在电视新闻中,我们需要的是影像符号。

(二)电视新闻影像叙事方法探析

1.画面:结构叙事框架,还原整体叙事线索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影像叙事需要以影像为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传递,因此如何结构影像的视觉逻辑就成为影像叙事的基础。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听过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将这个故事用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有效排列的镜头序列来结构这个故事的视觉逻辑,我们通常情况是从以下的三个镜头层次具体展开的,也即:宏观层次—从前有座山;中观层次—山里有座庙;微观层次—庙里有个老和尚。

具体说来,影像的微观层次,就是对事物的细节信息进行表述的镜头样式,微观层次的镜头一般情况下会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如以上故事中从一座巨大的山峰中直接指向的老和尚,这是叙事的主体和细节。在镜头的使用上,对微观层次的镜头,我们应该使用较小景别的画面构图,以抛开环境因素分割信息,使得主体和细节得以凸显。

影像的中观层次,就是对事物的细节和整体进行纽带关联的镜头层次,这种层次的镜头是保证叙事流畅的重要环节。如山里的这座庙,它既是属于这座山里的一座庙,同时也是属于这个和尚的一座庙,中观层次的这一座庙宇,起到了连结宏观的环境和微观的细节的作用,使得事件当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和从属关系不至于产生混乱,保证了叙事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这种层次的镜头选择,我们应该在微观的层次上进行适当拓展,在具体交待清楚人物细节的同时,也应交待清楚人物所处的必要的环境信息。

影像的宏观层次,就是所有内容存在的“舞台”,它提供事件发展的一些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镜头景别的选取上,这种层次的镜头需要一个比较开阔的空间的展示,画面在这里主要表达的是环境的信息,而其中对主体或者人物的交待降到最低,因而适合使用全景乃至于远景的景别。

实例分析之一:

获得2010年度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一等奖的作品《胡锦涛总书记同福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同胞共迎新春佳节》,评委给的颁奖词中认为“该作品通过写实的拍摄手法、精巧的编辑技术以及大量现场音效和新闻主人公生动的现场表现力,如实地展现出领导人身系群众、与民同乐的真实情感”[4](P83)。来自于解说词、镜头画面、现场同期声以及标题字幕的交代,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逻辑上完整而有序的事件的信息。在这中间,镜头的画面独自承担起了完整叙事的功能:开始的宏观镜头,采用一个场面远景的构图方式,交代了人物所处的大环境;接下来的两个宏观镜头,同样采用的是范围略小于之前的远景构图,提示人物将要进入的具体环境;而人物和环境同时交待的中观镜头,连结了之前的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保证了叙事的畅通和连贯;再接下来人物以及环境中具体物件的小景别细节化展示,是事件的呈现和丰富。总结起来,一个完整的视觉逻辑的形成,正如以下图表所示:

在这个新闻接下来的信息呈现中,镜头的拍摄无一不遵循以上模式,尽管新闻的时间长达十分多钟,且总书记去了X个地方之多,但是因为镜头画面在视觉逻辑上的一致性和清晰性,整个新闻结构清晰、事件完整,更是因为保留了大量的现场同期声,使得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感加强。

从远景的宏观镜头的环境交待,到全景的中观镜头的环境与人物之间的纽带呈现,再到近景甚至于特写的人物与事件的铺开,这种在镜头视觉逻辑上从面到点,从全局到细节的进入,给观众不断接近新闻事件,不断获取事件信息之感,同时新闻的六要素在其间也得以交待清楚,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影像叙事的第一种尝试。

2.声音:展示叙事过程,给观众以“可经历性”体验

如果说上面的讨论偏重于对电视新闻画面的经营和结构,在整体空间上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结构层次的交待,那么在这里本文试着从现场同期声的角度,来对电视新闻影像叙事的现场还原进行探讨。但这并不是说,画面在此退出传递信息、结构事件的重要作用,而完全使用现场同期声来谋篇布局。事实上,同期声是影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在空间结构上还是现场还原上,影像的两大组成要素,即画面和同期声,都要共同担负起叙事的重要职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没有非此即彼之分,本文为了分析的方便,才人为将之一分为二。

所谓的影像叙事,是指通过镜头来结构故事,形成新闻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事实上,保证这种信息的准确传递,使得这种传递有效进行,即是通过一种“可经历性的过程”来给观众一种仿真的人生体验。但是国内目前并没有专门的学者对电视新闻影像叙事的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而国外有一本名为Television Field Production and Reporting,翻译过来即为《电视现场制作和报道》的教材中,倒是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该书的作者认为:“Letting the audience experience the moment is visual storytelling .”[5]所谓的影像叙事,即“让观众一起经历这个过程”。这个定义当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我们用以下结构图来呈现:

真正完成叙事的影像表达,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摄像机镜头来展现事件的过程性,在观众看来,真正可以感同身受的东西并不是别人所强加的,而是要让其自身去亲自经历、去理解,这个方式从受众角度出发,强调过程的可体验性。事实上,本文前面在对影像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时,就已经提到过,影像相对于文字等信息符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动态性,这是影像语言自身最大的优势之所在,而一个动态的展示必定需要一个时间段的流逝,这个流逝的时间段,即是事件本身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影像在展示动态的时候,就是其在提供过程的时候。完整保留这个事件的过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摄像机的有意识回避,以及同期声现场的完整还原。

实例分析之二:

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短消息作品,颁给了湖南郴州电视台一则名为《有困难找政府》的短片。该短片讲述的是在一次洪水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访受灾地区,查看、慰问受灾群众。该片从根本上改写了国内领导视察类新闻的节目样式,其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将概述性的文字说明与影像的有效叙事结构在了一个小短片里,因为现场过程的完整记录和还原,给观众极大的真实感和体验感,是对新闻用影像进行叙事的最好诠释。

开篇最有代表性的11个镜头中,第1到第8个镜头,都是一些状态性画面的展示,比如解说词提到“滚滚洪水”,画面就出现解释、说明这个描述的一个洪水画面;提到“深深关爱”,镜头就适时地展现出总理与群众握手的一个画面,以下一直到第8个镜头,画面莫不如此,都是为了解释、说明解说词内容而铺陈的一个状态性描述序列。这些镜头并没有严格遵循上个章节所讨论的三观镜头层次的呈现,而只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提示,起到的是一种补充、说明解说词信息的作用。但是从第9个镜头开始,画面开始固定下来,摄影角度、景别都基本不变,呈现的是一个稳定的、客观化的审视视角,同时新闻中的解说词退去,总理与孩子的交谈声适时进入,除了主要的交谈声外,现场群众的鼓掌声和欢呼声全部都得以完整展现。从新闻的时间分配上,在一分半钟的时间里,前面的8个镜头一共只用了36秒的时间,接下来的镜头9和10用了40秒的时间,而结尾的抒情性镜头11则用了14秒的时间。如果将后面14秒的抒情镜头也归属在叙事的段落中,那么这个1分30秒的新闻短片,将54秒的时间都用在了叙事性段落的呈现上,前面的36秒尽管叙事信息呈现较为破碎,但是因为有了后面接近1分钟的完整呈现,使得整个短片的过程性和现场性得以完整还原,影像叙事完整,新闻的真实性较强。这个短片也成为了后来新闻创作的一个优秀模板,像前文谈到的2010年的新闻作品《胡锦涛总书记同福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同胞共迎新春佳节》,在呈现总书记深入群众、慰问新年等信息中,短片完整保留了书记和群众一起包饺子、煎包子、敲大鼓等段落,因为影像画面和同期声的真实记录及展现,使得观众得以切身体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造型:找寻叙事“支点”,总结升华故事内容

摄影构图理论当中有一个“支点”的概念,认为在拍摄以表现规模、场面、气势、气氛为主的画面时,要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点或一个物体,使其在画面中起提纲契领、统帅全局的作用,使画面组成一个整体。借用到本文今天讨论的电视新闻影像叙事创作中来,笔者认为,在展现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除了纯客观地再现和还原外,我们还需要结构和布局,这样才能使叙述成立;而在单纯的叙事之外,我们还需要找到能够使得叙事成为整体的一个“支点”,透过这个点来凸显事件的主题,对事件本身做出客观公正的总结乃至于升华,因为电视除了是一个大众传播工具外,同时还是宣传教育的工具,而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只要立足于新闻事实本身,用活生生的现实来宣传、来教育,不属于超出客观真实的范围,但是一定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同时又不立足于新闻事实本身,难免就会显得刻意造作,使得主题先行,加工、伪造痕迹明显,失去新闻最基本的价值呈现。

比如上面《有困难找政府》的例子,片子本身因为同期声的原生态保留以及过程的完整性呈现,使得新闻的叙述不只完整而且可信性极强。但是在这个片子当中仍然有一些瑕疵,抛开刚才对于前36秒状态性画面呈现的不足的论述,此片中最后的一个抒情性镜头的造型做得并不到位,在这个镜头当中解说词和人物同期声已经消失,镜头主要呈现的是总理对于受灾孩子的怜悯以及关爱,塑造一位卓越的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的亲民品质,这些情感点通过人物拥抱孩子、与孩子脸对脸亲热以及依依不舍放下孩子等一系列动作就已经足够表现,但是这个段落当中却人为地减慢了画面镜头的展现,并且隐去了所有的现场同期声而让一段抒情性音乐突兀进驻,这些后期的加工使得这个段落人为渲染的痕迹十分明显,主题凌驾于客观的事实之上,反而使得叙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显得画蛇又添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保证叙事的完整和真实,而又能使事件主题得以凸显和升华呢?

这里还是拿上面提到的《胡锦涛总书记同福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同胞共迎新春佳节》的短片为例,在总书记探访一位古稀老人张长妹的段落中,谈到老人身体硬朗、四世同堂的时候,影像在展现书记看望老人、慰问老人的场面过程后,以一个拉镜头作为段落的结尾,这个拉镜头当中的构图别有深意:画面的背景是挂着大红灯笼、漆着红漆的崭新的房子的一个角落,前景是一棵开着大朵大朵红花的山茶树,取景极为随意和简洁,但其中对于老人幸福生活的象征意味不言而喻,此处看似不经意,造型意味却十足浓烈,对这个段落的总结和升华也落到了实处,是新闻造型当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新闻联播》中对最美乡村女教师欧正金的呈现,片中采用客观真实的视角叙述了这位女教师的事迹,至始至终没有超乎实际的主观抒情镜头的出现,但是在全篇的最末尾,片中采用了这么三个镜头,一是欧老师在空地上跟学生们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二是崎岖的山路上一只母鸡正带着小鸡们在觅食,三是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飘荡着的一面五星红旗,这里没有音乐,也没有解说词,但是片子的主题却一下子得以升华,正如短片标题所言,这是一个鸡妈妈和他们的孩子们的故事,平凡却又崇高。

诚如之前所讨论的,造型语言可以产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的效果,但却在新闻叙事当中点到即止,不可过于滥用和铺陈,以避免主次不分,使得主观抒情越过客观叙事。新闻的本质,不论是文字新闻还是影像新闻,保证事实的完整和真实是首要前提。

三、结语

自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以来,电视新闻就一直是电视最重要的样式陪伴人们左右,以客观、真实的视角在第一时间里传递着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真实,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和把握,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渐渐将整个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联系在一起,成为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其实是一种叙事文体,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在哪发生的,具体是什么时间,以及结果如何等等,要把这些新闻要素简单准确而又巧妙地传达清楚,显然也属于叙事学重要的研究范畴。和传统的报纸、杂志等传递新闻事件的文字载体不同,电视新闻需要用电视画面来结构故事,需要用可视的、动态的、同时也是单线的视听语言来传递信息,其信息传递的符号除了文字、图表以外,还增加了画面和声音等叙事符号,具有不同于纸媒的独特的本质属性。

诚如文章论点所言,电视新闻需要用影像来完成叙事使命,但是这一点一直没能引起新闻制作者的重视,在现实的业务实践中,沿袭文字叙事的惯性思维,通过用解说词来结构新闻事件,而将承担着八成以上信息传递功能的影像语言只是作为空镜头使用,起到铺陈画面,辅助解说词传达信息的功能,而本身却不断走向模糊化、碎片化,这在我国目前的新闻制作中比比皆是。对此,笔者使用理论加实际的方式,依托影像语言的基础,按照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造型语言三者在影像叙事当中的不同表现,分三种方式讨论了用影像进行叙事的方法。

本文以粗浅的学识探讨了几种电视新闻影像叙事的方法,但是本文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影像叙事语法就此成立,这单靠笔者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笔者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会继续完善对此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希望此课题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通过众人的集体智慧,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电视新闻影像叙事语法,为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1]电视进化论 22条:听电视[EB/OL].(2010-03-19).http://ent.sina.com.cn/v/m/2010 - 03 - 19/16272902810.shtml.

[2]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3]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国新闻奖评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G].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5]Shook F,Larson J.Tarsio J D.Television Field Production and Reporting[M].Allyn& Bacon,2008.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语言信息
语言是刀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订阅信息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我有我语言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