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视野下《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分析

2013-09-03戴剑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框架

戴剑平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2012年11 月7日,随着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胜选演说宣布连任第45任美国总统,举世瞩目的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每次都会吸引全世界媒体的目光,这次也不例外。有关选举的报道引发了民众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同时媒体的选举报道本身也显示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本研究拟采用框架分析理论,以国内主流媒体代表《人民日报》的美国大选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主流媒体在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报道框架,以及这些报道框架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大选问题什么样的关注等问题。

一、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早来源于认知心理学,用以解答人们在建构社会现实中如何交往的问题。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框架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认为“框架”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图示”。他指出: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事件和信息。戈夫曼强调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依据;人们通过框架整理信息、了解社会,其形成与存在均无可避免。

20世纪80年代早期,框架理论被运用于媒介研究。研究者认为: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新闻媒介中存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传播者在环境中选择某些素材加以重组而建构社会真实的过程就是框架。正如李普曼所说的那样,“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我们从新闻报道中接触到的事实,正是经过大众传媒“框架”式筛选与重构之后的新闻事实,媒介通过不同的框架选择使媒介现实具有呈现多样性的可能。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题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

(一)抽样与样本

1.事件样本:选择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事件样本。之所以选择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是因为今年的大选日是11月6日,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京隆重召开,同样选举出中国新一届最高领导人,可以说两者都为举世瞩目的大事。那么国内的主流媒体在铺天盖地宣传十八大的前夕,将会如何报道今年的美国大选,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2.媒体选择:《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说,《人民日报》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的代表再合适不过。

3.时间样本:美国大选程序复杂耗时较长,6月份预选结束,11月6日为美国大选日,这里我们选择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所有关于美国大选的报道,即选择1月1日—11月8日《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为分析样本。

(二)类目构建与说明

本文根据两家媒体关于美国大选的报道内容,构建了5个研究所需的主要变量类目,分别为:报道时间、报道主题、报道体裁、稿件来源、报道倾向性。

1.报道时间:指每篇关于美国大选新闻报道的时间。考虑到1~5月大选报道较少,故前5个月划为一个类别,6~11月分别划为一个类别,共7个类别。

2.报道主题:即新闻报道的焦点。通过对所有报道的通读,我们将《人民日报》的美国大选报道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为大选进程、大选影响因素、参选双方相互攻击、选举政见、大选的意义、涉华因素。

3.报道体裁:划分为5个类别,消息、通讯、分析性新闻(包括新闻分析、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其他。

4.稿件来源:划分为4个类别,本报驻外记者、新华社、国外媒体、其他。

5.报道倾向性:指新闻分析和评论的主观色彩,也即新闻报道的取向,是媒体倾向性的一种鲜明体现。划分为正面(支持、肯定)、负面(质疑、批评)、中间(两者皆有或难以判断)3个类别。

三、研究发现

1.新闻体裁分析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的美国大选报道共计18篇,其中分析类新闻11篇,是采用最多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采用第二多的新闻体裁,有5篇,加上2篇消息。可以看出,分析类新闻和新闻评论是美国大选报道中运营最多的新闻体裁。

2.报道主题与新闻报道量分析

根据前文划分的6个主题类别,各主题的新闻报道情况为:以涉华因素为主题的报道有6篇,占总数的33.3%;涉及大选进程主题的新闻报道有5篇,占27.8%;涉及大选影响因素主题的报道有3篇,占16.7%;涉及大选意义主题的报道有2篇,占11.1%,此外,涉及参选双方相互攻击、选举政见主题的新闻报道各有1篇。(如图1)

经分析,《人民日报》的美国大选报道中,涉及中国元素、大选进程和大选影响因素三个主题是报道的主要侧重点。另外,美国大选引发的其他话题,如政治制度、中美关系等也是国内媒体的重要报道话题,而单纯的选情报道只占报道总数很小一部分,对大选引发的话题的关注几乎超过了对大选本身的关注。

图1 报道主题的分布情况

3.新闻报道量与报道时间关联分析

《人民日报》从1月到5月共有2篇美国大选报道,从6月到11月的篇数依次为4篇、0篇、3篇、1篇、7篇、1篇。从时间分布来看,10月份的报道数量最多,其次是 6月份,而大选日的当月只有1篇,整个7月份则没有一篇大选报道。(如表1)

表1 《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篇数时间分布表

经分析,6月和10月为两个报道高峰期,其中6月为美国总统选举的预选结束时间,因而关于大选的报道数量偏多。而为何在11月初大选竞争白热化的时间节点上相关报道只有一篇,这值得我们深思:11月初的《人民日报》正承载着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传任务,大篇幅各种宣传报道主题与迎接十八大相关,而原本较受关注的美国大选在此时被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所掩盖。

4.报道倾向性分析

必须承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经统计,在美国大选18篇报道中,负面色彩和中性报道均为9篇,各占50%,没有支持肯定的正面报道。

经分析,报道的倾向性与报道主题存在着密切关系:涉及大选进程、影响因素等基本选情的主题,以中性报道为主,基本不参杂负面的报道倾向;而涉及到中国元素、大选制度及意义等主题,则有较多的负面分析评论。

5.涉华因素分析

美国大选篇报道中,有8篇报道涉及到中国,占45%。经分析,这些“涉华因素”具体是指美国大选中的华裔选票、竞选时的对华立场、中美关系以及中美贸易等主题。有相当篇数的报道与中国有关,这也是《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

6.稿件来源分析

美国大选新闻报道中,稿件来源于本报驻外记者的有14篇,其余4篇来自于评论员文章,而没有来源于新华社与国外媒体的稿件(如表 2)。可以看出,对于美国大选的新闻报道,均为本报独立采制,而不依赖于他媒,显示出《人民日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独立品格。

表2 《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稿件来源统计表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民日报》美国大选报道的分析可以得出,国内主流媒体在美国大选新闻报道中,所构建的是一个体现党性原则的,相对客观的,有着中国视角的批评性框架,这个报道框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在注重客观报道的同时体现党性原则

真实、客观、公正地向公众报道新闻,是新闻媒体的义务,也是我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秉承的准则。在美国大选报道的主题选择上,《人民日报》的一系列报道比较全面的兼顾到大选进程、竞选政见、大选影响因素、中美关系等各个方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客观报道的体现,即广泛地选择新闻主题、全面地报道新闻事实,不以偏概全,不断章取义。此外在涉及到大选进程、影响因素等基本选情的报道主题时,能做到相对客观公正,基本不参杂负面的报道倾向。

但无论是任何媒体、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更何况美国大选属于国际新闻事件,国际新闻因其自身敏感性、复杂性,而不同于普通新闻事件。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首先就存在一个身份上的归属,这种归属性必然要求媒体站在本国利益和立场上报道新闻事实。正如阿特休尔所言,新闻工作者本身作为一种政治生物,其笔下的每字每句都与他们身处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相联系。《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在报道新闻事实时无时无刻不在恪守着党性原则。在美国大选报道中,《人民日报》对美国的金元政治、霸权民主以及种族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而在十八大召开前夕,减少对美国大选的报道篇幅用以宣传十八大,也体现了作为党报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引导作用。可以说在客观报道基本选情,尊重新闻规律的同时也体现了党性原则,并使两者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合二为一,既凸显了媒体的专业追求,又彰显了党报的舆论导向功能。

2.在体现中国视角的同时注重适度批评

在美国大选的新闻报道中,“涉华因素”是国内主流媒体关注极高的新闻价值因素,竞选人的对华政策、所打的“中国牌”、以及中美关系、中美贸易这些议题都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其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大选本身。国际新闻的报道不再是“天高皇帝远”,而是与国内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刻的体现着“中国视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剖析国际新闻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如在美国大选报道中深入分析竞选人的对华政策对中美关系、中美贸易产生的新影响;二是在进行国际新闻事件报道时,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性国际新闻事件,多采用本报驻外记者所采制的稿件,而尽量不用国外媒体的稿件。如本次《人民日报》的美国大选报道,稿件竟全部来自于本报记者,可以说是中国媒体独立的发出“中国声音”。

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从不讳言新闻的倾向性、阶级性和党派性。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代表,也作为党报的代表,《人民日报》在报道美国大选时也体现了鲜明的立场,对美国的大选制度、金元政治、竞选人之间相互攻击,以及拿中国话题制造“噱头”的现象进行了适度的批评。这种批评主要有三种表现方法:一是通过言论直接批评,即利用本报评论员发表社论和短评来进行批评。如8月1日的新闻评论《‘政治热瘫’何以成为美国热词》直接批评了美国的政治制度,10月24日的新闻评论《合作理应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流》,批评了美国总统竞选争相对华显示强硬立场而丧失了理性与客观的国际视野;二是通过编辑技巧暗示批评。如《美国大选成‘抹黑战’》、《‘钱主’政治万花筒》、《美国大选难掩决策不确定性》等报道均采用了具有倾向性的新闻标题,通过具有主观色彩的标题遣词才达到批评美国大选的目的;三是通过新闻报道中引用他人观点来间接批评。如在10月6日《‘美国需要面对自己的生活’》报道中,引用BBC主持人罗宾的原话来间接批评美国大选双方都拿“中国话题”制造噱头。

“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社会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新闻报道总是以特定的方式进行,通过报道主题的选择,以及记者的陈述用词等,在读者面前建构出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框架,进而潜隐的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当然,本文仅是对《人民日报》一家媒体进行分析研究,也仅仅选择了2012年的报道文本,因而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6.

[2]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框架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