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可能性评分在评价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护理应用

2013-08-28林晓非孙文瑞陈玲飞王海治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预见性白血病血流

林晓非 孙文瑞 陈玲飞 王海治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 温州325000)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是引起免疫受损人群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由于高强度的化疗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经常引起病人长时间的全血细胞减少,从而使卫生保健相关性的血流感染的风险增加[2],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血流感染常引起相当高的死亡率,高死亡率部分与引起BSI的微生物对广谱抗生素耐药有关[3]。目前,迫切需要一个方便的工具用于对感染尤其是对耐药微生物感染的预测和控制[4]。基于非培养方法的诊断技术在血液内科病人已经用于真菌血症的早期监测,但是并没有作为临床常规[5]。本研究以血液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系统预测血液内科病人罹患血流感染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肿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18~84岁,平均(57.8±19.3)岁。基础疾病主要为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超过48h。

1.2 血流感染的诊断 所有病人自进入病房至出院或死亡均要监测有无BSI的发生。BSI的诊断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的标准[6]:出现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收缩压低于12kPa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同时有病原学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血液细菌培养同时做需氧和厌氧的培养。

1.3 IPS评分 所有病人在化疗前进行一次IPS评分。IPS评分系统是一个评价病人感染可能性的简单的评分工具,总分范围为0~26,具体为体温0~2,心率0~12,呼吸频率0~1,白细胞计数0~3,C-反应蛋白0~6,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0~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或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作为诊断BSI的金标准,计算IP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找出ROC曲线上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加最大时对应的最佳诊断值,计算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点

表1提示,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人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多(37.9%)。IPS评分平均为(11.8±6.5)分,BSI的发生率为11.6%。与未发生BSI病人的IPS评分(10.6±5.9)分相比,发生BSI病人的IPS评分(13.8±7.0)明显较高(t=1.659,P=0.042)。IPS评分系统诊断BSI的最佳预测值为13,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76.8%,AUC为0.73,PPV为65.8%,NPV为91.3%。

3 讨论

3.1 随着化学治疗方法日趋完善,血液内科恶性肿瘤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有了很大提高,但化疗后骨髓造血受抑制、黏膜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受损,使感染尤其是血流感染成为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王欢等[7]报道,急性白血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9.2%。在本研究中,BSI的发生率为11.6%,较前面的研究结果略高,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并不完全一致以及近些年BSI的发生率确实增加有关。

3.2 应用IPS评分提高护理人员感染预见能力。在本研究中,IPS评分预测BSI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76.8%,诊断效率均较高。最佳预测值为13,IPS得分>13意味着该病人极有可能发生BSI,这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实践中,IPS得分较高或经评分诊断为BSI病例者,应该高度警惕,及时向医生做出汇报,同时加强护理工作,遵循预见性护理的理念,有助于预防BSI、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病人,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和医疗质量。将IPS评分运用于预见性护理,能够对发生血流感染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进行动态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提高血液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从而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还可减少盲目护理的可能性。另外,除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BSI之外,IPS评分还可以筛选那些不可能感染或感染可能性极低的病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用药。

3.3 加强IPS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IPS评分使用的变量通过常规检查即可获得,不需要额外的费用,不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于判断血液内科病人BSI的发病情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且IPS评分过程简单,护理人员应用方便,有助于增强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及时有效采取解决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每个护士真正学以致用。所以,IPS可作为一个筛选BSI的有价值的工具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Cherif H,Kronvall G,Bjorkholm M,et al.Bacteraemi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lood disorder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ausative agents and their resistance profiles during a 14-year period without antibacterial prophylaxis[J].Hematol J,2003,4:420-426.

[2]Madani TA.Clinical infections and bloodstream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fev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J].Infection,2000,28:367-373.

[3]Kirby JT,Fritsche TR,Jons RN.Influence of patient age on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s of isolates from hematology/oncology patients:report from the Chemotherapy Alliance for Neutropenics and Control of Emerging Resistance Program[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6,56:75-82.

[4]Coia JE,Duckworth GJ,Edwards DI,et al.Guideline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lylococcus aureus(MRSA)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J].J Hosp Infect,2006,63(Supl 1):1-44.

[5]Morrissey CO,Bardy PG,Slavin MA,et al.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fevers of unknown origin in adult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y[J].Intern Med J,2008,38:477-49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4):314-320.

[7]王欢,王惠涵,胡荣,等.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647-649.

猜你喜欢

预见性白血病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阅读理解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