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四真”状况调研分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13-08-27欧世平汪青松

关键词: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欧世平,汪青松

(1.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咨询部,安徽 合肥 230059;2.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把思政课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重要标志[1]。笔者所在学校思政课课程组以“四真”为目标开展“创新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开拓第三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创新第一课堂,使用“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式”十种教学方法;丰富第二课堂,成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在校报上设立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专栏、建QQ群、飞信和电子邮箱等交流平台;开拓第三课堂,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笔者近两年针对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四真”情况,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和10次学生座谈会。第一次调查时间是2010年11月,以大学生对《概论》课“真学、真懂”状况为调查主要内容,共发放问卷120份,要求正在修此课程的同学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其中有效问卷111份,问卷有效率为93%。同时,我们又在5个班(都是在修《概论》课的班级)分别召开了小型座谈会,每班随机抽取15位同学参加,会议首先请每位同学发表对《概论》课总体学习印象,然后就问卷内容和座谈会主持人的提问进行回答,并提出相关建议。针对第一次调查和座谈会结果,我们课程组充分吸纳了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对教学进行了改进。为了检验改进后的教学效果,2011年11月,我们又以大学生对《概论》课“真信、真用”状况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调查对象也是在修《概论》课的同学,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为95%。与此同时,我们对上次开座谈会的5个班级的同学仍以座谈会形式进行了回访,内容是对《概论》课“真信、真用”状况的问卷进行现场回答,并请他们就思政课修完后如何进一步促进“真信、真用”提出建议。

一、关于“真学、真懂”的调研分析

(一)学生们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认真

问卷设计了“你认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目的主要是”,在5个备选(可多选)答案中,被选频次居前四的是“丰富知识”“坚定信念”“加强品德修养”“提升本领”,共有349人次,只有不到5%的人把“应付考试”当作学习《概论》课的目的之一(详见表1)。从学生对《概论》课教学的建议(问卷最后一题)与平时课堂教学情况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概论》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因此积极提出各种建议,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好《概论》课。

表1 你认为学习《概论》课的目的主要是(可多选)

(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较全面,但重点不够突出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概论》课的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多数学生对教材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掌握程度还不够深(见表2),有65位学生(占59%)选择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是“知道”,理解得很深很透或较深较透的仅有31人(占28%)。究其原因,据后来调查会上学生们反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社会时期的具体内容不同,且较复杂多变,又因历时较长,所以不容易掌握;另外,很多学生课后未及时复习也是掌握不够深的原因。

表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你掌握程度如何

问卷调查还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有时回答和分析问题不够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些教学内容不好记,二是未及时复习。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学中的复习巩固环节(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的复习巩固)。

(三)学生们对创新教学方法普遍欢迎

为创新第一课堂,我们采取了“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式”十种教学方法:①教师提问、学生自学后回答;②课件引导学习;③案例分析教学;④由多名教师在同一课堂进行专题讲授;⑤课堂讨论、学生和教师点评;⑥让学生讲课,教师指导;⑦开展小组自学讨论;⑧教师在BBS论坛设置议题,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专题讨论;⑨教师利用E-mail、QQ、微博等与学生建立常态化联系,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⑩点评学生读书笔记与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问卷请学生们对这十种教学方法做出评价,有100位学生(占90%)选择了“很好”或“较好”,没有学生选择“很差”(表3)。可见,这十种教学方法已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反映了大学生们乐于接受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表3 本课程课题组总结了10种教学方法,你认为怎样

在教学语言上 (表4),学生们普遍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用通俗化语言、启发式语言、故事化语言教学(选此三项的共270人次),而选择喜欢“学术化语言”和“书面化语言”讲学的合计仅有12人次。由于《概论》课属于公共课,学生们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品德修养、坚定信念、提升本领、丰富知识,用通俗化语言、启发式语言、故事化语言既能提高兴趣,又能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比书面化语言和学术化语言更受欢迎。

表4 在语言教学方式上,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用哪些方式教学(可多选)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学生们喜欢联系国内外实际、身边的人和事、大学生中的人和事进行教学(见表5)。学生们认为,通过联系这些实际进行教学,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所学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理论;又能提高对抽象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表5 在教学内容上,你喜欢联系什么样的实际进行教学 (可多选)

(四)对《概论》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良好

问卷调查表明,86%的学生对《概论》课教学效果总体印象较好。概括起来,原因有:1.课程理论性强,条理清晰,内容紧凑;2.老师教学形式活泼,讲课逻辑性强;3.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4.与中学所学内容对接,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回答“本学期《概论》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时,学生们觉得自己的收获颇丰,主要是政治素养和品德得到了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丰富了社会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见表6)。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表6 本学期《概论》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可多选)

在每学期之初,我们都组织一次社会实践(参观烈士陵园、考察城市变化等)。问卷调查反映,学生们对实践活动反响强烈:71%的学生认为深受教育,感觉今天生活来之不易;28%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精神上受到震撼。

(五)对教学考核改革评价不一

在课程考核方面,课程组实行改革,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由30%和70%改为各占50%。学生们对这样的教学考核改革评价不太一致,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占43%,认为一般的占37%,认为较差和很差的有20%。

认为这种改革好的学生觉得,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可激发学生们积极参加课堂互动(计入平时成绩)、各种形式的作业、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利,对“四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考核也更全面。但由于问卷调查是在学期前半段进行的,很多平时考核活动还没有完全开展,有些学生对此评价低是因为担心自己参加活动的机会少从而影响平时成绩;还有很多学生适应了中学时被动接受型教学方式,对学生参与型甚至完全主动式的教学方式还不适应,所以给予的评价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的考核方法要向学生做全面的宣传和解释;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考虑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积极鼓励并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学生参与型教学活动。

二、关于“真信、真用”的调研分析

(一)“走出校园”“参加实践”是大学生们普遍认可的促进对思想政治理论“真信、真用”的途径

“真信、真用”的问卷设计了三个问题调查大学生,运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促进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真信、真用”。

问题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坚定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仰,你认为以下哪些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真信’(可多选)”,选项分别是“在课堂上多组织讨论与辩论,真理愈辩愈明”“多组织学生们外出参观考察,增加切身感受”“播放有关影像资料,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撰写专业论文,加深理论水平”。

有85%的学生(171人)选择了“组织学生们外出考察”,84%的学生(168人)“播放有关影像资料”,选择“在课堂上多组织讨论与辩论,真理愈辩愈明”的占54%(108人),而选择“撰写专业论文,加深理论水平”的最少(有54人,仅占27%)。这说明,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真信、真用”教育,效果更好。

问题之二是“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真用’(可多选)”。

学生们普遍认为课外实践效果最好。162位学生们(占81%)选择参加“社会实践(如演讲、征文、知识竞赛)”,选择“社团活动”的共有144位学生,占72%。而选择“讨论”的不到50%。据学生们反映,“讨论”依然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真正做到将理论在工作、生活实践中“真用”。

问题之三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哪些方式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可多选)”。

大家选择最多(共有119人,占59%)的是“参加环保宣传和植树等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是选择“努力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让自己和社会都充满活力”,有97人,占48%。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创新意识都十分强烈,而且愿意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综合大学生们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普遍认可的促进“真信、真用”的途径。

(二)通过课程学习,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真信、真用”调查问卷的第四题是“通过《概论》课的学习,你是否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指引当代中国实现国强民富?”此题是要了解学生们在理想信念上的学习效果。

181位学生回答了“是”,比例高达91%。这充分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坚定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真信、真用”调查问卷的第五题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你认同下列哪些评价(可多选)”。此题是要了解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学习的效果。

193人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84人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繁荣而奋斗”,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182人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76人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当代大学生十分认同党对自身历史的评价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

在回答“如何看待毛泽东本人的功过及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时,学生们的看法非常一致,都认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功大于过,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

在回答“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粗放增长、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协调等,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发展?”这个问题时,92%的学生认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当代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自身的学习和人生规划之中

当问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你的人生规划以及学习、生活有用吗?”时,139名学生认为“很有用”,占70%;54位学生认为“有用”,占27%。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能够将这一精髓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人生实践之中。

当问到“学生们是否能够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实际”时,46人(占23%)选择“能”,141(占 71%)选择“有时能”,只有 12人(占6%)选择“还不能”。这些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联系实际来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学生的教学建议

在两年来的两次调研中,围绕如何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1.在如何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方面,学生们建议:希望老师在上新课前或每次课结束后,留下一段时间,带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复述,特别是难点以及较深奥的理论,既要结合实际详细分析,又要强化认识。

2.可在课间或课余甚至上课时间,利用多媒体或其他教学工具放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或其视频,如历史片或记录片。

3.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等,使大家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

4.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多开展课堂提问,让每个学生有参与机会。

6.引导学生自学,使大家都参与课程内容讨论,交换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以上这些建议,也是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综合体现。

四、结论与对策

(一)大学生“四真”状况的调研结论

综合调查结果和学生建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真学、真懂、真信”上总体较好;第一课堂、第二和第三课堂共同发挥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四真”。

“真学”表现为学生们认识到位,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认真,对当前《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普遍认同,学习兴趣浓厚。“真懂”表现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能正确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等。“真信”表现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对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真学、真懂、真信”的效果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中也能反映出来。在课堂发言、撰写小论文和观后感中,学生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抗震救灾、战胜非典、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神九飞天等重大事件中,更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勤奋学习,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真用”表现为学生们在实践中积极应用政治理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上台讲课、表演、写小论文、参加社会调研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2]。但在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向社会积极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还不多见。而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更重要的是能够固化于魂。

(二)坚持以“学习”为主体——促进大学生“真信”“真用”

增强大学生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命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难在“进学生头脑”[4]。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重在“真信”“真用”。为引导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正当性,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价值理念,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必须从以“教学”为主体转向以“学习”为主体,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用”。

“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式”十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包办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大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中,仍存在少数学生不带教材、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课、不积极发言、看其他书或做其他作业、听不懂课、不会联系实际应用理论等学习问题。要解决这些课堂学习问题,关键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目前我们已针对性地提出“十种学法”:①看教材找关键词;②课前五分钟演讲;③根据章后的思考题学习;④课堂上读经典篇目;⑤开展小组自学讨论;⑥学生角色扮演;⑦根据教材内容办手抄报;⑧串写作业;⑨撰写课程小论文;⑩开展专题调研等。“十种学法”是“十种教法”的延伸和转换,对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学习问题、促进大学生“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焦新.努力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0-05-14(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6).

[3]张丽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焦作大学学报,2011(2):21-22.

[4]艾四林.着力在“真信”上下工夫——清华大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1(9):79-80.

猜你喜欢

概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