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2013-08-27朱丽芬夏胜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因子民族

朱丽芬 夏胜利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他们的教师之间所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师生关系作为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情感生活、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1]。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也存在其独特性,须专门研究。遗憾的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民族地区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师生关系极少有人关注,所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很有必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依据民族及学校的城乡分布情况,采取分层、随机、按比例的抽样原则,抽取云南省大理的 8所中小学校 26个班级的在校学生 1257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1030份。其中男生 500人,女生 530人;平均 14.8岁;汉族155人,傈僳族 104人,白族 517人,彝族 79人,纳西族 175人。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该问卷主要了解被试的性别、年龄、民族、所在学校、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完整性等信息。

1.2.2 学校适应性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 kenneth W.Merrell.编制,包含 65个题目,2个大的维度 (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社会能力维度包含人际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学业技能;行为问题维度包含敌意、攻击和破坏。该量表分为 5级评分,把学校适应性总体状况及各维度分为高功能、一般、危险和高危险水平。问卷 6个维度的α值分别为 0.96,0.94,0.95,0.96,0.94,0.94。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1.2.3 中学生师生关系评定问卷 该量表是张磊参考 Pianta的问卷,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的问卷。该问卷包含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 4个维度。量表各维度内部的一致性系数在 0.57~ 0.84之间,Spearman分半信度为 0.81。

1.2.4 研究程序 ①根据大理地区中小学生的人数、性别、年级、分布、学校性质等选定测查的学校和人数;②实施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让选定班级的学生填写问卷。

1.3 统计处理 对回收的问卷,除当场检查外,以目测的形式筛查废卷。根据问卷内容和变量建立数据库并用 SPSS 12.0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 见表 1和表 2。

表1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n(%)]

表2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校适应性各维度的总体水平[n(%)]

从表 1、表 2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反社会行为大多数处于一般水平,只有少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处于高功能水平、危险水平和高危险水平;有少数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处于危险水平和高危险水平,而没有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处于高功能水平。从百分率来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社会技能要好于小学生,中学生的反社会行为低于小学生。云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反社会行为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2],但仍要积极关注少数处于危险和高危险水平的学生。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类型以及民族种类上的差异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女生的人际技能、社会技能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反社会行为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中学女生的学业技能显著高于男生,而敌意-易怒,苛求-破坏及反社会行为总分显著低于男生。说明中小学女生的学校适应能力高于男生。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人际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学业技能和敌意-易怒因子上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说明六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五年级学生强;初二学生的社会技能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而反社会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说明初二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好,初三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差;高中生的社会技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反社会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高一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好,高三学生最差。中小学生学校适应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另外,不完整家庭学生的社会技能显著低于完整家庭的学生,而反社会行为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学生,说明家庭完整的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比不完整家庭的学生强。汉族学生的人际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学业技能和社会技能总分最低,而彝族和纳西族学生的得分最高;汉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得分最高,而彝族和纳西族学生的得分最低并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汉族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显著低于彝族和纳西族。

2.2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状况 见表 3和表 4。

表3 民族地区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差异比较(±s)

表3 民族地区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差异比较(±s)

注:**P <0.01,下同

因 子 男 女 t冲突性 3.3385± 0.974 3.3704± 0.978 -0.525依恋性 2.4389± 0.789 2.3879± 0.748 1.061亲密性 2.3956± 0.841 2.3849± 1.008 0.186回避性 3.0650± 0.729 3.1931± 0.671 -2.91**

通过差异比较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男女生的师生关系在回避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回避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民族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具有显著差异,彝族学生冲突性得分最高,藏族学生此因子得分最低;傈僳族学生的依恋性最高,彝族学生此因子得分最低;傈僳族学生的亲密性得分最高,彝族学生此因子得分最低;纳西族学生回避性的得分最高,汉族学生此因子的得分最低。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中生在冲突性和回避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和小学生,而在依恋性和亲密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和小学生。随年级的升高,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冲突性和回避性上的得分逐渐降低,小学生则差异不显著,小学生在依恋性和亲密性上差异显著,有随年级的升高依恋性和亲密性增强的趋势。城市学生的亲密性显著高于乡村的学生(表略)。不同家庭类型中小学生在师生关系冲突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略),完整家庭的学生冲突性得分显著高于不完整家庭的学生。

2.3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见表 5。

表4 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差异比较(±s)

表4 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差异比较(±s)

因 子 汉 族 傈僳族 藏 族 彝 族 纳西族 F冲突性 3.4231± 0.9903 3.3344± 0.9678 3.2615± 0.9306 3.8392± 1.1650 3.3886± 0.9718 6.13**依恋性 2.4675± 0.7522 2.5080± 0.7746 2.3554± 0.7156 2.2947± 1.0443 2.4880± 0.7857 2.11亲密性 2.3791±0.8240 2.4250±0.9551 2.4222± 0.9804 1.95720.6981± 2.4243±0.897 4.41**回避性 3.0348± 0.7890 3.1625± 0.7030 3.0828± 0.6840 3.2401± 0.6357 3.2843± 0.6809 3.92**

表5 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的相关(r)

表5显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冲突性、回避性因子与社会技能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反社会行为呈负相关;依恋性、亲密性因子与社会技能各个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反社会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冲突性和回避性得分越高,社会技能越低,反社会行为就越高;依恋性和亲密性得分越高,社会技能越高 ,反社会行为越低。

2.4 师生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 以师生关系 4个维度为自变量,学校适应 2个维度的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见表 6。

表6 师生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回归

由表 6可知,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能显著地预测学校适应,其中回避性因子和冲突性因子对社会技能的预测是正向的,对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是负向的;亲密性因子和依恋性因子对社会技能的预测是负向的,而对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是正向的。说明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育方式等对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讨 论

通过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大理自治州)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和师生关系的研究发现:大理地区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处于一般水平,而且存在部分危险和高危险水平的学生,说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不容乐观。我们要重视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问题,更要关注这些适应技能处于危险和高危险水平的同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本研究显示了师生关系和学校适应性有着极为显著的相关,师生关系越积极良好,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就越好。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相互理解、信赖、尊重、认同、情感相容,因此,建立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制约,要靠师生双方的努力,但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3]。云南省是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做为当地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教师不仅没有歧视自己,而且还尊重自己,增加他们的自信,同时教师也得到学生及村民的尊重和信任。要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我接纳和学生同伴间的相互接纳,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0(1):87-90

[2]刘万伦.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5-116

[3]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85-200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因子民族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们的民族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影响因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