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彭水县肉牛市场调查

2013-08-25吴国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彭水县彭水养牛

吴国林

(重庆市彭水自治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409600)

重庆市彭水县肉牛市场调查

吴国林

(重庆市彭水自治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409600)

养牛业是一个高投入、低风险、低繁殖、见效慢行业,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重庆市彭水县牛肉价格一路飙升,再创2009年以来新高。为摸清底细,准确掌握辖区肉牛养殖情况、牛肉各个流通环节等,2012年10~12月,彭水县畜牧兽医局派专人对辖区内的养牛状况、牛肉市场等进行了调查。

1 肉牛养殖现状

1.1 存栏数、出栏数减少,小型养牛户发展后劲不足

2012年,彭水县牛存栏13.7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6.07万头),出栏5.5万头,同比下降2.2%、5.2%。据调查显示:目前,彭水自治县出栏5头以上的规模户248户,与2011年相比,大、中型养牛户基本稳定,但小型养殖户与散户有所下降。

1.2 劳动力的转移和机械化耕种增多,散养户减少

2011年以前,彭水县的肉牛养殖主要依靠散户,因为彭水地处山区,农民世代以耕种为生,散户牛存栏量占整个彭水县牛存栏的75%左右,而存栏的牛45%以上都是用作役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增多,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加上农机的大力推广等因素,导致整个辖区内牛的存栏量下降。

1.3 牛肉价格持续走高,饲养周期决定盈亏

据彭水县郁山镇、桑柘镇、普子镇、鹿鸣乡、汉葭街道、绍庆街道等畜禽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中后旬,县内牛肉均价58元/kg,同比增长45%,详见表1。据测算:以散养户为例,每出栏1头牛需要养1~3年,以现在的原料等价格核算,平均亏损1101.5元,若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平均只盈利210元左右。加上散养农户饲养技术较为落后,母牛繁殖率低,一般为3年产2胎,繁育户很难盈利。

图1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牛肉及饲料周价格、环比价曲线图

1.4 短期育肥明显增加,总存栏量减少

2012年,彭水县规模养殖户明显增加,年出栏肉牛5头以上的248户,其中,2012年新建或改建肉牛规模户126户,建圈18 517m2,新增存栏牛1 412头。但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户65%的都选择了短期育肥,均选择从本地中小型养殖户、散户收购淘汰耕牛、架子牛等育肥,从外地购买良种肉牛育肥的大型规模户只占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户的35%。从而导致辖区内存栏牛同期减少。

2 影响牛肉市场行情的因素

2.1 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加给养殖户带来的压力

养牛成本过高抑制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这是造成牛肉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料价格的上涨,2012年年初以来,玉米平均价格2 300~2 500元/t,与去年相比上涨11.5%,玉米秸秆平均价格160~210元/t,同比上涨14.85%。二是人工费用的上涨,随着社会各行业人均工资的上涨,养殖行业也不列外,据调查:2011年饲养工人平均每月1 600~1 700元(包吃住)的工资,而2012年上涨到每月1 700~1 900元。三是运输成本的提升,随着油价等的上涨大幅增加了饲料原料的价格,据调查:2012年东北玉米批发价2 100~2 300元/t,运输到本地,每吨以2 400~2 500的价格成交。与此同时,因牛饲养周期较长、生长缓慢,一般要养到2年半以上才能成为商品肉牛,一些好品种的牛最少也要1年半以上才能成为商品肉牛。

2.2 需求量的增加冲击着牛肉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彭水县2011年总人口68.55万人。据统计,2011以来,县城人均消费牛肉不到2 kg,农村人均消费牛肉不足0.5 kg。可见,牛肉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肉牛市场现已呈现腹背夹击的态势。

2.3 其他畜产品等价格的上涨对牛肉价格的影响

由于春节的临近,外出打工人员的陆续返乡以及季节性消费等原因影响,除猪肉以外,羊肉、兔肉、土鸡蛋价格均在不同程度上涨。以羊肉价格为例,羊见图2。这些畜禽产品价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牛肉价格,带动了彭水县牛肉价格的上升。

图2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羊肉及饲料周价格曲线图

2.4 周边牛肉市场对彭水县牛肉价格的影响

据秀山县、酉阳县、石柱县、黔江区、武隆县等部分牛肉市场价格显示,2012年10月以来牛肉价格分别为56元/kg、46元/kg、44元/kg、58元/kg、56元/kg。同期相比均有所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彭水牛肉市场。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肉牛养殖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能赚钱的基本上是规模养殖户,规模养殖户中能赚钱更多的又是短期育肥户。彭水县历来经济基础薄弱,加上近年来畜牧发展的重点更多放在了巩固发展生猪和重点发展黑山羊和中华蜜蜂等产业上。政府对肉牛的补贴力度和干预力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规模养殖户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影响,目前全县肉牛规模养殖率不足10%。

2.6 养殖户赢小利,中间商等赢大利

因牛的饲养、贩运、屠宰,牛肉的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分配不均衡,获利不一样,养殖户辛苦养2~3年的牛,商贩以较便宜的价格将其购买,通过短期育肥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卖给屠宰厂,屠宰厂又以最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最终获利较多的就是商贩和屠宰厂。

2.7 品种改良力度对牛肉市场的影响

因牛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所以缩短牛的饲养周期和提高牛的品质等是养牛能否盈利的关键所在。本地牛虽耐寒、抗病力强,但育肥慢,屠宰率低。只有通过地方品种改良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环境,提高其屠宰率。彭水自治县已实行黄牛改良多年,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需继续加大力度。

3 应对措施

3.1 使用饲料可替代品,适当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户可合理利用现有的本地资源,如秸秆青贮、酒糟等代替部分精料,以减少养殖成本。

3.2 积极指导企业组织外调货源,保障供给,平抑价格

由于牛肉价格及变动基本是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为了维持消费市场的供需平衡,相关部门应加强与本地屠宰加工企业、中大型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大户等协调,在货源不齐的情况下,适度外调,以保障短期内消费者需求,抑制牛肉价格继续高歌猛进。

3.3 转变肉牛养殖方式,鼓励适度规模养殖

因散户养牛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疾病防治技术相对较差,鼓励支持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个人或企业搞规模养殖。提倡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3.4 加大肉牛政策扶持力度,以点代面全面发展

地方政府应继续出台措施扶持肉牛养殖产业。如加大对肉牛养殖业在补贴、圈舍设计、养殖技术、保险、防疫等方面的优惠帮扶;帮助养殖户提高养牛积极性。

3.5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促进本地品种提档升级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养殖户改良品种。将品种改良作为一项考核的硬性指标督促各乡镇、街道完成指标任务,促使养殖户品种改良。

3.6 进一步完善乡镇基层兽医站服务体系建设,为肉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基层兽医站人员老龄化是一个普遍问题,目前急需招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大中专生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保障肉牛以及整个畜禽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彭水县彭水养牛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彭水县黑洞河水库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调研报告——以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为例
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彭水实践
《绿色中国大讲堂》彭水开讲
苗乡放歌须纵酒 彭水青山恰故乡
苗乡彭水邀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