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水散外敷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2013-08-24霍志刚武纪生魏玉芳贾震宇齐姗姗王旭旭

环球中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葶苈子胸腔西药

霍志刚 武纪生 魏玉芳 贾震宇 齐姗姗 王旭旭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其中位生存期仅为3~12个月[1]。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产生的主要原因,约占24% ~42%[2]。目前国内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较多,但总体疗效不佳[1,3-4]。恶性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临床症状常难以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晚期肿瘤合并胸腔积液者,控制胸腔积液生长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中医中药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内外结合,可提高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并可减低西药的副反应和并发症。笔者使用中药消水散外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为石家庄市中医院肿瘤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25例、西药组25例和中药+西药组25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原发病、基础治疗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经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2)经B型超声、CT、MRI等其中至少一项影像检查提示有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者;(3)卡氏评分≥60分,预计生存时间>90天者;(4)治疗前未接受胸腔内化疗,心电图正常,全血细胞分析及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者;(5)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胸腔积液。

表1 三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一般资料

1.3 排除标准

(1)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化疗禁忌证者;(3)晚期危重患者,预计生存期<90天者;(4)有药物过敏史者。

1.4 治疗方法

西药组:患者在B型超声定位后,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下置入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首次放液量不宜超过600 ml),经B型超声或X线证实引流干净后,经导管向胸腔内注入顺铂30~60 m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嘱患者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以使药物与胸膜腔广泛接触,3日后视积液情况,可再次引流胸腔积液。每周注药1次,连用4周。

中药组:消水散外敷(由石家庄市中医院肿瘤科自行制备),组成:葶苈子20 g、甘遂5 g、大戟 5 g、肉桂 5 g、干姜 10 g、桂枝10 g、白芥子 10 g、莪术10 g、冰片5 g、黄芪60 g、茯苓30 g。使用方法:洗净患者胸壁,将上药研粉加蜂蜜外敷于胸部,用保鲜膜覆盖,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每周使用5天,休息2天,连用4周。

中药+西药组:患者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共4周。

治疗期间可视情况给予止吐、镇痛、升高白细胞数及补液等药物对症处理。

治疗时间:4周。

1.5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5.1 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以KPS评分标准[5]为指标对各组患者进行评分,即凡在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临床获益率=提高+稳定。

1.5.2 胸腔积液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周行B型超声或X线检查以了解胸腔积液情况,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癌性渗液疗效判定标准[6]分为:(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胸腔积液完全消失,维持28天以上;(2)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胸腔积液显著减少≥50%,维持28天以上;(3)无效(no change,NC):胸腔积液减少<50%,或胸腔积液继续生长。CR+PR为有效。

1.5.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用药后各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后即复查全血细胞分析、肾功能。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程度按NCI毒性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退出率、临床获益率、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观察过程中,西药组有1例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而退出,中药组、中药+西药组无患者退出。

2.2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3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中药组、中药+西药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与西药组比较,经χ2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中药组、中药+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药+西药组具有相同的作用。见表2。

表2 3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比较[例(%)]

2.3 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复查,中药组7例达CR,13例达PR,有效率(CR+PR)为80%;西药组10例达CR,12例达PR,有效率(CR+PR)为88%;中药+西药组9例达CR,12例达PR,有效率(CR+PR)为84%。3组间两两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控制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面,3组治疗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见表3。

表3 3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2.4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中药组患者出现1例外敷中药处皮肤瘙痒,症状可耐受,未予治疗;西药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NCI评估为Ⅲ度,对症给予止吐药物可缓解,1例白细胞减少,NCI评估为Ⅰ度,未予治疗;中药+西药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NCI评估为Ⅰ度,未予治疗。

在本临床试验研究中,中药消水散外敷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过敏,程度较轻,未用药物即可缓解,安全性较高,可评估为Ⅱ级;化疗药物顺铂行胸腔内灌注后出现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需要止吐药物对抗缓解,且出现白细胞减少,安全性可评估为Ⅲ级。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意义重大。

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除全身化疗外,还有放疗、热疗、手术治疗、胸腔内灌注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上述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应用条件,因此考虑综合两种治疗方法,是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观察就是基于此而设。

胸腔积液属中医“悬饮”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饮后水流于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其病因多为癌症日久失治,正气亏耗,肺脾肾三脏受损,三焦不利,气道闭塞,水液停聚而发病。因此采用温阳益气,利水消饮法,同时可根据恶性胸腔积液的标本缓急、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辅助治疗,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消水散中用肉桂、干姜、桂枝振奋阳气,通经活络,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茯苓健脾益气,上述5种药物共同达到提升正气、温补肺脾肾三脏、畅通三焦的作用;葶苈子泻肺逐水,《药性论》:“味酸,有小毒,能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葶苈子有强心、利尿、平喘及抗肿瘤作用[7-10];甘遂、大戟为十枣汤中君臣药,功专于峻下利水;肉桂、干姜、桂枝、黄芪、茯苓与葶苈子、甘遂、大戟,形成一补一泻,补不留邪,泻不伤正,寒热同用,辛开苦降,和畅枢机;白芥子味辛性温,温肺豁痰利气,善治胸膈痰浊及皮里膜外之痰饮,与甘遂、大戟配伍应用,则长于祛痰逐饮;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谓“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冰片为龙脑、异龙脑混合消旋体,具有芳香开窍,止痛消炎的功效,能引药由肌表直达凑理,是很好的透皮药物,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11-14],诸药合用,能够泻肺逐饮,利水平喘,扶助正气,达到祛邪利水而不伤正的功效。

组方各药物相互配合,通过药物透皮吸收,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体,增强组织抗御能力,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达到扶正、抗癌、消炎、止痛之疗效,或消除或控制或减少胸腔积液,进而减轻患者因胸腔积液导致的咳嗽、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患者因胸腔积液出现的消极情绪,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患者在控制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性,可能与研究病例数量较少,观察周期较短,研究目的侧重于观察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有关。可通过继续收集病例,适当增加观察周期,进而再次观察近期疗效。

仅就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中药组、中药+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其中中药+西药组达到提高例数又高于中药组;近期疗效方面,中药组与中药+西药组之间虽无明显差异性,但中药+西药组达到完全缓解的例数多于中药组。因此,可以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单一治疗方法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目前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终点目标,中医药在此方面显现出较好的作用,外用中药由于方便、无创、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更具有独特优势。因而,进行外用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相关研究,将是中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领域的发展方向。

[1]Antunes G,Neville E,Duffy J,et al.BTS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J].Thorax,2003,58(S2):29-38.

[2]Musani AI,Haas AR,Seijo L,et al.Outpatient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with smallbore,tunneled pleural catheters[J].Respiratino,2004,71(6):559-566.

[3]Olden AM,Holloway R.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Pleura catheter or talc pleurodesis?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J Palliat Med,2010,13(1):59-65.

[4]Rahman NM,Davies HE,Salzberg M,et al.Use of lipoteichoicacid-T for pleurodesis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a phaseⅠtoxicity and dose-escalation study[J].Lancet Oncol,2008,9(10):946-952.

[5]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48.

[6]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33.

[7]郭娟,陈长勋,顾伟梁,等.葶苈子水提液对压力负荷大鼠左室心肌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3):284-287.

[8]张晓丹,范春兰,余迎梅,等.葶苈子水提液对CHF大鼠利尿作用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27(3):210-213.

[9]周刚,龚勋,张蓉,等.葶苈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影响的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0,9(11):844-845.

[10]王妍,贡济宇.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39-40.

[11]朱健平,王宗锐,吴宋夏.龙脑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2):104-106.

[12]许碧莲,王晖,许卫铭.冰片对盐酸川芎嗪促透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2001,23(12):864-867.

[13]王灿.冰片对中医眼科外用药促渗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54.

[14]樊岚岚,唐由之,卢景芬,等.冰片对角膜上皮细胞膜促渗透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9,8(2):67-69.

猜你喜欢

葶苈子胸腔西药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