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思考
2013-08-23冯小兵
冯小兵
(山西通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45)
信息化浪潮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工作方式,IT技术在建筑领域同样已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应用。我们常听说,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显著加强企业管理决策的客观性,但是其实现的前提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信息采集的广度与深度合理、信息完整、全面、更新及时。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涉及到的信息主要包括:工程概况信息、公共信息、施工技术资料信息、施工记录信息、计划统计信息、目标控制信息、商务信息、现场管理和工程协调信息、交工验收信息等。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归并、整理、录入系统将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在这个时间周期里,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只是发挥报表作用,如,提供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支持决策;能针对不同的管理层给出不同要求的报告,这会引起企业对施工管理信息化效果的质疑,但这却是正常的,可以视作是一个较长的企业与系统间的磨合期。而进入成熟阶段的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在基于全面的信息提供丰富报表的基础上,其重心必将转到综合研究、综合管理与综合协调,事前控制和预防上来。其中一个关键的内容即是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一直就被各个企业所关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目标即是通过应用各种现代安全管理手段,达到保障建筑施工生产过程和后台管理过程安全最大化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1)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2)在此基础上,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事务的有序化、系统化和自动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括诸多内容,但其核心的、最具价值的内容笔者认为是基于危险源识别的事故控制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管理两大部分,以下就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1 基于危险源识别的事故控制
这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功能,也是一种简单易行、较适合我国企业情况的安全管理手段,其前期工作大致均按如下方式进行:1)搜集、发现、辨识来自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事故隐患点,经过汇总、分析、编码后进入系统。2)各个不同岗位的标准安全检查表通过电子或纸质形式发送至各生产岗位。3)由工作人员依据标准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4)发现事故隐患后,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分级汇总,建立当前事故隐患档案。其在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1 危险源辨识环节
危险源辨识是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时,不仅要分析以往发生的伤亡事故资料,还要参照来自系统外部的其他有关信息资料,把各种危险点的事故隐患收集、录入、编码。
建筑施工企业常见危险源辨识工作内容示例见表1。
表1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清单示例
1.2 安全合规检查环节
标准安全检查表依据从危险源辨识中得到的事故隐患档案确定。因而其内容要全面、客观,形式统一且不同岗位内容各异,同时要融安全检查和设备点检的要求于一表,以减轻一线人员负担。此安全合规检查表的内容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标准、检查结果,以及检查人和检查日期。各个危险岗位的工作人员和安全员应严格按照此检查表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所发现的各个点的事故隐患通过系统反馈给安全管理部门。
1.3 安全隐患整改环节
安全隐患整改环节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质价值的体现,前述所做的危险源辨识、安全合规检查都是为实施安全隐患整改圈定工作对象,在此环节中,应根据本企业的组织架构情况,建立以安全、设备动力、生产、运输等多个专业部门为主体的隐患整改机制,如凡属于设备、电气方面的信息,直接由设备动力部门解决,交通车辆事故隐患由运输部门解决,这种按系统管理,分部门负责的方法有利于明确部门和人员责任、提高整改效率。
2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管理
这属于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中的扩展功能,基于前述事故隐患档案形成分析依据,根据实际需要,提前梳理和定义多个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场景。规定红橙黄蓝等不同的应急管理级别,制定不同级别的相应预案,面向事前、事中、事后的一体化处置、管理要求,以多种手段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级管理和维护人员就绪,快速实现信息发布、应急资源调度和指挥协同,并可管理相关的会议培训、练功比武演练等活动,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指标进行对施工企业全员定期施行考核,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点,因篇幅所限本文对此不再详述。
毋庸置疑,一个成功的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将对企业的施工安全起到很大的支持保障作用,但是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统在很多企业应用效果都不太好,甚至在一些企业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出现了较为重大的安全事故,但是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统中并未监测到或者说未给出预警信息,那么,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这种尴尬情况的出现。根据笔者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1)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中的一个子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存在着与其他MIS类系统一样的共性建设规律,主要包括:a.意识和认识应先行:所谓系统,不只是软件,更是硬件+软件+信息+相关的企业生产过程、人员等的联合体,如果没有这个认识,那系统肯定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因为系统中的要素需要共同协调运作,良性交互,才能产生合力。b.系统功能建设应与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相匹配:系统的角色划分及流程必须要与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其他实际情况相一致,市场上有很多看起来相当成熟的相关产品,但是拿回来都必须有一个按需定制的过程,为什么,就是首先要通过组织结构和角色参数配置、流程及规则配置,使其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相适应。c.基于工作岗位划分角色、基于角色定义需求,基于需求构筑系统功能:什么是角色。角色对应到计算机系统,就是一组权限的集合。企业的总经理和企业的某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的权限集合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同工种可以查询的企业信息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规划建设时应以角色(这里指系统的实际使用用户)为中心,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和领导层在规划建设阶段充分参与、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建设出切实可用的、符合本企业实际需求的系统功能。
2)作为建筑施工领域当前正在发展的信息化新领域,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又存在着具有自身特点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包括:a.做好基础安全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筑施工属于室外作业,作业点分散、作业情况复杂,如何将最前端的信息,如混凝土质量信息、安全生产危险源信息等实时地、动态地传送给后台系统,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关系到建筑施工相关系统的最终使用效果。需要重视与之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即是安全信息的收集过程应规范化、流程化,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可以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完整、更便于分类汇总、共享、信息实时性更强。b.做好安全信息的共享,信息技术给信息的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如何将合适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给合适的人或部门,需要在系统规划之初就形成明确的需求。同时,要让安全信息的检索更方便,此外,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将越来越开放,其将与各类视频、语音及传感技术等相集成,以支持安全生产过程中人员、车辆设备的调度、实时沟通交互、指挥等。c.注重安全成果信息转化率,也即安全预警的有效性,提高安全信息的渗透性,即确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率降到最低。d.重视对安全合规标准数据的生成和合规检查过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要管理日常信息,还要建立和管理安全生产基线信息,所谓基线就是动态的门限,如,每天企业的电力负载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个出现高峰及波谷的过程,且电力负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上限和下限变化曲线,如果通过系统与最前端的相关传感器件互联,就能随时发现当前的动力负载可能存在超出容忍线的情况,尽早发现可能动力环境出问题的情况,并及时提出预警及相关整改意见。
坦率地说,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之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企业领导重视的前提下,必须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为目标;以系统使用者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关键安全管理需求的梳理和分析为抓手;以信息的规整录入和整合关联落实为手段,统一规划、分阶段有序进行。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取得好的成果,技术手段、管理和意识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能唯IT技术至上论,也不能对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持怀疑乃至抵制的态度。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建筑施工中信息管理尤其是安全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充分集成专家、系统、数据,通过人机结合提高对施工安全工作的认识及管理能力,清查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