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3-08-21李红星罗利敏
李红星 罗利敏
鹤壁市鹤煤总医院康复科,河南鹤壁458000
当今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针灸治疗该病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探讨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2008—2013年,该研究运用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为该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 25~72 岁,平均(44±17)岁;病程 13 d~13 年,平均(12.8±5.8)个月。对照组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26~71岁,平均(43±15)岁;病程最短 12 d~12 年,平均(12.5±67.3)个月。
1.2 诊断依据
①有腰部损伤史;②该病多见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CT检查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2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取温针灸脐周四边穴[2],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脐周四穴,刺入1寸,得气后,在针柄上穿置2 cm的艾条施灸,以患者有温热感沿针体传人腹壁深层为度,每隔4 min去除燃过灰烬,以防余火掉落烫伤皮肤;脐中穴位采用灸架熏灸,距离皮肤4 cm处,以熏至穴位局部皮肤微红,深部组织有温热感为度,患者感觉暖意传布小腹。施灸30 min/次,灸1次/d,15 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取患侧肾俞、阿是穴、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局部常规消毒,刺入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每10 min行针1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1次/d,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观察
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临床治愈:平卧位坐起,腰腿疼痛消失,腿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可达70°以上,CT或MRI检查示突出椎间盘部分回纳。改善:需侧身坐起,但腰腿痛明显减轻,腿活动无明显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可过60°,CT或MRI检查示突出椎间盘部分回纳。无效:需要双手帮助撑床坐起,腿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无明显改善,CT或MRI检查示突出椎间盘无变化。
1.5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针灸脐周四边穴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腰腿痛的发病原因并非单纯机械性压迫,尚有其它原因[5]。该病多由感触风寒湿邪、外伤致淤血阻滞、或久病劳伤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不通则痛"。治疗上多取"温补肾阳、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大法。该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观测到,腰突患者,在其脐部及周围部位皮温明显低于身体其它部位,个别患者在脐周可扪及结块或条索状物。
研究证实[4]温针灸能够调节外周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发挥镇痛作用。治疗中采用温针灸,在针刺疗法发挥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的基础上,结合艾灸的温通元气、散寒祛湿、通经止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治病求本,固本达源。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针灸脐周四边穴组总有效率96.2%,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85.1%,温针灸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应用本法治疗腰突症,治疗机理更切合腰突发病机制,值得临床通道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2] 杨甲三.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45-1467.
[4] 吴成举,刘伟志,刘建平,等.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与 P 物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8):35
[5] 李国建.综合治疗腰椎键盘突出症 128例[J].中医学报,2010,30(2):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