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2013-08-20禹婷婷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禹婷婷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510430)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对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适应形势,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迅猛,进入到21世纪,全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甚至专业方向的高校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百来所上升至七百多所[1],90%以上的国内高职院校业已争相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增。而由于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加之各校不同的办学经历和教学背景,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因此,学校需在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向上进一步贴近市场,既紧扣就业岗位,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又保证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有的放矢地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国际商贸人才。

考虑到商务+英语复合型学科的特点,若要保证其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将学生培养成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能通晓各种国际商务环境和商务知识,并善于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进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时,有必要对学生的需求和企业对商贸人才的要求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

二、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属于ESP即特殊用途英语,其专业下的课程门类多样,纷繁复杂,且各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Strevent[2]提出,ESP教学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课程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课程重点应该放在努力使句法、语篇、语义等与那些特定专业、职业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可见,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都有必要首先考虑教与学的一般需求——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法等。Nunan[3]也认为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和执行的出发点。他指出,通过需求分析,学生和教师可以充分地沟通,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在目标上保持一致。因此,在设计课程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而全面的需求分析。通过收集有关学生情况、授课情况、未来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使得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满足学习者需求。通过需求分析,也使得学生更强地意识和澄清他们的学习需求,从事有目的的学习[4]。

三、《商务英语》需求分析的开展

(一)理论依据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和教材选取及编写的基础,具体就《商务英语》课程而言,它应以调查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工作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根据Dudley-E-vans and Tony[5]的观察,仔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大致包括如下几点:1.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即学生开始学习该课程之前的情况,包括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和商务知识、学习动机、对课程的期望和要求等;2.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即未来目标职业对学生将来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通过对目标和目前的情景分析,找出目前与目标的差距,即找出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和商务知识之间的差距。而如何缩短差距是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院将《商务英语》课程设在专科第三学期,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必修课,共开设三个学期。笔者对本院商务英语专业2010级在校生和2012届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课程的认识、学习者需求、企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1.目前情景分析

表1 :“您学习商务英语主要是为了”

从表1的问题看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结果显示72.7%的学生意识到在现代国际商务背景下学习商务英语的重要性,但也应注意,仅20.3%的学生真正对商务英语感兴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表2 :“您对下列哪方面最没自信”

表2主要调查在校生对自身目前的商务英语技能掌握程度的自评。就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英语技能在商务环境中的运用而言,55.2%的学生表示最怕与外商面对面交流,这点也提醒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尤其重视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表3 :“您希望通过商务英语类课程使自己哪方面的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调查学生对商务英语类课程的期望中得出,他们均看重两点:一是“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在商务环境中的灵活运用,二是“商务操作能力”即实操能力,学生对这两点的重视程度说明他们对目标工作环境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

2.目标情景分析

通过对2012届毕业生所在实习单位的调查,主要想了解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在被问及 “您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商务技能有哪些”时,66.4%的企业认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最为重要,其次为“商务操作能力”(58.8%)和“商务专业知识”(57%)。在问题“您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哪些”的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商务环境下的口语交际技能”(97%)、“外贸流程及信用证知识技能”(92%)和“商务函电写作能力”(91%)。可见,只有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一定的商务知识和较为娴熟的商务操作能力才真正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商务英语》课程是将词汇、、口头交际、听力、写作、阅读等语言的单一技能的训练放置于具体的商务情境下。因此,该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将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上文的需求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之后,《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过长期的英语训练,在大学期间继续修读英语相关专业,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缺乏新鲜感,自然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降低。第二,大学的英语学习,其课程设计不宜再停留在中学阶段的模式。在大学期间,英语学习应由一般英语(general English)逐渐过渡到特殊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第三,《商务英语》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英语技能的学习,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有效地运用英语语言技能开展商务活动。

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目标设计

商务英语教学不只是语言教学,而且还是技能教学,其强调的是一种在特定商务环境下的特种交际[6]。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英语词汇,但学生面对如何在所需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英语时常常力不从心。因此,本课程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帮助学生在商务情境中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技能。

(二)内容设计

《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ESP)课程,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运用,与以语法为基础、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语言体系上的一般英语(general English)区分开来。因此,在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组织上,应从各情景以及技能出发,旨在提高学生的表意能力。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根据情景化的特点要求,把教学内容按照具体的商务情景组合成独立的知识和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可分为商务话题和商务技能两部分。商务话题主要涵盖了商务交际的各种情景和商务背景知识,如职业规划、企业文化、产品与服务等。商务技能则包括了安排约会、接待外宾、电话记录、会议组织、产品介绍等在不同情景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按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在特定的商务情景中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性表意能力。这点依靠单一的语言技能是做不到的。因此,将四种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即通过听(listening)来训练说(speaking),通过读(reading)来理解写(writing)。将听、说、读、写的训练围绕着特定的商务主题来组织和开展,着力培养学生在商务情景中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模式设计

基于《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的设定,笔者提出“二环式”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环是商务情景下的语言技能实践部分;第二环是运用语言完成具体的商务活动部分。概括来说,采用“二环式”的教学模式,把复合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有步骤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环设计具体的商务主题,将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贯穿于整个主题的学习活动之中。在第二环商务技能实践部分,目的是基于第一环商务知识的累积和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开展具体的商务活动,可以采取游戏、小组展示、短剧模拟等形式。《商务英语》课程一半时间用于培养在国际商务情景下所必须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另一半时间让学生运用这些技能来模拟正式的商务活动。

五、结语

《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分析,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水平、对课程的期望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来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实现培养学生用英语开展商务活动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的课程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面上课题: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0A174;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课题:基于需求分析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TXYQ1006)

[1]陈准民,商务英语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几对关系[A].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第八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Strevent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M.Tickoo(Ed.).ESP:State of the Art[C].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1-13.

[3]Nunan D.Syllabus desig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4]GRAVES K.Teachers as course develop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Dudley-Evans T.&St.John,M.Development in Enghlish for Special Purpo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阮籍智.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语界,2005,(3).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中秋明月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