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女生节”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2013-08-15曾珍

关键词:心理特征危机现象

曾珍

(华侨大学 招生处,福建 泉州362021)

大学“女生节”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曾珍

(华侨大学 招生处,福建 泉州362021)

大学“女生节”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一度受到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的热议与支持。但近年来“女生节”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低俗、媚俗和庸俗等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担忧。立足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和“女生节”现象的分析,提出对于大学“女生节”等高校“造节”行为应进行必要且科学的危机管理。

女生节;社会心理学;危机管理

关于大学“女生节”的由来,网络上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有的则认为最早见于山东大学。无论在何处发起,不可否认的是女生节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潮流和高校普遍流行的校园节庆文化中的亮点。[1]其“关爱女生,展现女生风采”的活动主题以及各类体育、文化、艺术等形式的庆祝活动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并由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男女平等、尊重和关爱女生的社会思想而受到了专家学者特别是女性主义者的好评与支持。

近些年,这个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时尚节日依旧保持强大的发展势头,并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得社会公众对这一大学校园文化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思考。今年,各高校学生肆意张贴横幅、海报,争相比拼雷人标语,各类低俗、媚俗、庸俗的露骨表白,以及节日当晚的私自外宿,酗酒狂欢等不当行为时有发生。不少网友和高校教师不免感慨当今大学生只知道三月份有女生节,对于“3·8”妇女节和学雷锋活动都不甚关心与重视,甚至有高校出现个别学生将“女生节”和“雷锋同志”进行恶搞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在“女生节”活动总体发展良好的主流态势中,“娱乐至死”、庸俗化、虚无化等不良现象已悄然发生,如何重新审视和分析大学“女生节”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高校教育管理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虽然是由每个成员的心理构成的,但不等于个人心理,也不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个人心理特征的综合和概括,是成员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2]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将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群体心理具有复杂性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社会思潮涌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多样性并日趋异质化。具体落实到某个高校,由于办学历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分化。因此,无论是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还是个别高校的学生群体,乃至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均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特征。

(二)大学生群体心理具有不稳定性

正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复杂性,才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心理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学习生活环境的相对单一和封闭,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受到外界的煽动与诱导,由此外显出来的社会认知与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冲动型特征,群体心理的稳定性较差。

(三)大学生群体心理具有可塑性

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群体心理的亚健康,实际上群体心理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与大学生群体所处于的青春期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心理特征恰好是大学生群体心理可塑性强的动因与条件,换言之,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可塑性对于我们改变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偏差,不断提升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女生节”现象的理论分析

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发现大学“女生节”现象实质上是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外显的一个缩影,是大学生群体成员行为模仿和情绪感染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女生节”的产生来源于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总是有由于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动力,而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由此可见,个体的心理需求和外部诱因是构成动机的基础。就个体心理需求而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即在倡导男女平等(现实中依旧存在很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的新时期,在“3·8”妇女节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创造性地提出“3·7”女生节的节日概念,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于自身群体归属感和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一方面女大学生对于“妇女”概念的敏感与排斥,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妇女权益维护方面的尊重与关爱,所以从个体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理论层面来考量,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女生节”会在大学校园如此盛行。

(二)“女生节”现象是群体心理效应作用的结果

群体心理的存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诱因。各高校“女生节”活动横幅标语充斥校园,横幅内容花样万千,各类庆祝活动甚至超过了“3·8”妇女节和学雷锋活动,似乎不举办“女生节”就是落伍,就体现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这类现象和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相互模范和攀比,各高校大学生从中似乎在寻找一种大学生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或者是彰显一种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时尚标签。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的“符号”互动过程中,“女生节”的各类千奇百怪的招式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因为在寻求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女生节”现象已经发展成为彰显成员个性和所属群体活力、追求流行与时尚潮流的一种群体行为。

(三)“女生节”现象是组织行为与集群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存在制度化和组织化的组织行为,同时也存在的非常规和无组织化的集群行为。集群行为一般具有“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三个特征。观察当今各高校的“女生节”现象可以发现,目前大学“女生节”现象就存在着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为主导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庆祝活动,还有以宿舍、或者某一两个人带头拉横幅,从而引起整栋宿舍楼或者整个班级、乃至整个校区的模仿行为。如在学生会举办“女生节”的活动现场,突然发生某男生利用活动现场人流量众多的客观条件,对女朋友的表白、献花甚至亲吻等亲密行为,即刻在现场产生心理共鸣和从众效应。不久将会更多的情侣纷纷效仿,严重影响学校既定的庆祝活动,即集群行为在组织行为的制度化外衣下,产生了“群体欢乐”的结果。对此,可能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促进组织行为的活动效果,另一种则是对组织行为造成干扰,可能发生人员踩踏、肆意拉扯条幅,张贴大字报,甚至发生性骚扰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而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三、社会心理学语境下的大学“女生节”危机管理

高等院校危机管理,是指在学校运行常态下,因受外界重大事件影响或由于学校自身突发原因,突然爆发的、严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秩序,对学校日常工作造成严重干扰或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对这类事件的处理均属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3]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高校环境的区域性特征,使得高校危机管理与一般的公共危机管理不同,其更加注重对群体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的关注与预警,较之一般公共危机管理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思路,高校危机管理更侧重于以“学生为导向”。换言之,在社会心理学的语境下,应着力从大学生的人格培育、社会感情调适和集群行为引导等方面对诸如“女生节”等高校“造节”行为进行高校危机管理。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女生节”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就高校而言,对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女生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形成,离不开高校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组织和班集体的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大学“女生节”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会恶化为高校危机事件,关键在于高校校风是否和谐,教风是否严谨,学风是否端正,班风是否文明。因此,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对“女生节”活动保持一种较为理性的认识。

(二)积极的社会感情调适,有利于规避“女生节”出现的“三俗”现象

社会心理学将人的情感和情绪称之为社会感情,搭建个体情绪宣泄和群体情感表达的良好渠道和平台,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女生节”当天进行适当的庆祝活动,而不至于过度的狂欢带来诸多的校园安全隐患。如校方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社团,自觉主动的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倡导尊重女生、关爱女生、维护女生正当权益的良好校园风气。即对于“女生节”活动的预警应该坚持“宜早不宜迟,宜疏不宜堵”的原则,掌握“女生节”活动的话语权和主要阵地,努力规避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发生。

(三)及时合理的集群行为引导,有利于降低“女生节”等高校“造节”行为带来的破坏程度

以上关于大学生人格培养和社会情感调适的论述重点在于危机管理的预警环节,一旦“女生节”等高校“造节”行为突然发生,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人身伤害和不良社会影响,则有赖于高校对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及时、合理引导。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从制度层面不断加强高校危机管理的各项保障,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1]朱峰,杨卫华.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高校女生节现象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5.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6.

[3]武宇清,王余丁.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7,(5):66.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危机现象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危机”中的自信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