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对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治疗价值

2013-08-18陈江华

中外医疗 2013年5期
关键词:理筋腕关节桡骨

陈江华

茂名市中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桡骨下端骨折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腕关节的僵硬,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运用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对其进行联合治疗是很多医生学者认为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手段[1].为探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疗效,该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间采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对76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外伤病史,均为桡骨下端骨折,复位2~3个月后经X光片确认骨折复位已达到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但腕关节仍僵硬,活动功能存在障碍.所有患者屈伸活动复位均无法超过45°,旋后功能均无法超过45°,环转运动基本无法进行[2].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43.5±4.95)岁;治疗时距离骨折发生时间8~17周,平均(10.56±2.34)周;左腕关节僵硬13例,右腕关节僵硬15例,双腕关节僵硬10例;观察组38例患者,年龄25~76岁,平均(45.5±6.08)岁;治疗时距离骨折发生时间8~21周,平均(11.32±4.02)周;左腕关节僵硬14例,右腕关节僵硬13例,双腕关节僵硬1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1次/d,2周/疗程.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的联合治疗.

理筋手法主要步骤如下(以患肢为右肢为例):①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医者左手握住患肢前臂的下段,右手的拇指与其余4指在患肢腕部及各指间不断揉按,松弛腕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疏通局部气血,缓解关节疼痛;②医者用拇指的指腹顺着腕关节周围的上下肌腱不断弹拨,松解粘连组织;③医者左手握住患肢腕部,右手分别握住各指实现对抗牵引,不断松弛粘连挛缩的肌腱;④医者左手握腕部固定患肢,右手握手指,以虎口相对,逐个往复行极度的屈腕和伸腕活动,并顺、逆时针引导环转摇动;⑤医者左手握肘部固定患肢,右手以虎口对大鱼际的姿势握患肢腕部沿着前臂纵轴行来回旋转运动,并着重加强旋后运动[3].理筋手法1次/d,2周/疗程.其手法的重点为松解粘连,以被动的关节屈伸、旋转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并逐步恢复周围软组织的弹性.

在理筋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应鼓励患者多做"鲤鱼摆尾"、"云手"、"拧拳反掌"、"上翘下钩"等功能锻炼,在平时做好督促和指导,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使劳损痉挛的腕关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实现充分的牵拉和放松,利于修复.

1.3 疗效评定

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定两组疗效.治愈:僵硬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各项功能基本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80°,环转运动可正常进行[6];显效:僵硬症状基本消失,关节的功能活动大部分得到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65°,环转运动基本正常进行;有效:僵硬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部分得到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均可超过55°,环转运动可适当进行;无效:僵硬症状无改善,关节功能完全无恢复,腕关节屈伸复位、旋后功能仍无法超过45°,环转运动无法进行.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应用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桡骨下端骨折在临床骨科中非常常见,若治疗不当或者过分强调复位而忽视功能的恢复,导致关节周围筋脉、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受到损害,即便X线或临床检查证实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往往容易造成气滞血瘀、静脉痉挛、筋肉障碍、肌力减弱、周围软组织粘连等不适症状,最终导致腕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到上肢关节的灵活运动[4].针对此类患者,我们常见的中药热敷,起到镇痛,解除肌筋痉挛和分解粘连组织的作用,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这种方法起效较慢,且疗效无保证[5].

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的运用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主要是考虑到桡骨下端骨折后腕关节的僵硬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固定和局部的血肿机化,而采用手法治疗来改善腕关节及其邻近组织的血液供给,加速腕关节渗出物及其周围组织病理产物的吸收,从而加快肌肉关节的气血流通,主要起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和松解粘连等作用[6].在应用理筋手法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功能锻炼,可以更好地松解肌肉和软组织粘连,缓解腕关节附近肌肉紧张和痉挛,消除局部组织中的非特异性炎症,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极大地提高疗效.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患者运用中药热敷方法进行治疗,有效率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运用理筋手法联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疗效较好,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许英杰,张文龙,林晓燕.功能锻炼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障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8):2891-2892.

[2]赵颖,孙倩希,代飞.功能锻炼联合自拟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58例[J].临床医药,2009,17(7):60-61.

[3]孙倩,周萼秋,刘伟,等.综合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僵硬5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40.

[4]刘裕忠,周秋伟,储文华.浅析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J].吉林医学,2010,31(30):53-54.

[5]黄殷,叶涛,王启琴,等.中药熏洗结合理疗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僵硬[J].现代骨科,2009,19(23):113-114.

[6]许腾,张力华,周小红.功能锻炼联合传统理筋手法治疗废用性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骨科杂志,2010,11(1):80-81.

猜你喜欢

理筋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