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线性周期微分方程的解和小函数的关系
2013-08-16袁舒婷陈宗煊
袁舒婷,陈宗煊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1 引言与结果
本文使用值分布理论的标准记号[1-4],并用λ(f)、(f)、σ(f)和 σ2(f)分别表示亚纯函数f(z)的零点收敛指数、不同零点序列的收敛指数、增长级以及超级,deg P表示多项式P(z)的次数.另外还使用(f-φ)表示亚纯函数f取小函数φ的点的收敛指数.陈宗煊[5]研究了4种类型的整函数系数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不动点及超级问题.GUNDEREN 和 STINBART[6]、陈宗煊[7]研究了关于二阶线性周期微分方程的次正规解的存在性、形式以及该方程所有解的增长性.
陈宗煊[7]证明了:
定理A 假设Pj(z)和Qj(z)(j=1,2)是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 Q1+Q2≢0.那么方程
没有非平凡次正规解,且其每一个解满足σ2(f)=1.
定理B 假设Pj(z)、Qj(z)及Rj(z)(j=1,2)是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Q1+Q2≢0,那么
(i)方程
最多有一个次正规解f0,且 f0具有形式
其中S1(ez)和S2(e-z)是z的多项式.
(ii)方程(2)的所有其他解f满足σ2(f)=1除去(i)中可能出现的次正规解.
定理A和定理B得出关于二阶线性周期微分方程的非次正规解的超级为1.文献[8]-[10]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一些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以及它们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微分多项式取小函数的收敛指数都等于无穷.徐俊峰和仪洪勋[9]证明了:
定理C 假设Aj(z)(≢0;j=0,1)是整函数且σ(Aj)<1,假设 a,b是复常数且满足ab≠0和a/b{1,2},如果φ(≢0)是级小于1的整函数,那么方程
的每一个解f(≢0)满足
定理D 假设Aj(z)(≢0;j=0,1)是整函数且σ(Aj)<1.假设 d0(z),d1(z),d2(z)是不全恒等于零的多项式,a,b是复常数且 ab≠0和 a/b {1,3/2,4/3,2,3,4},φ(≢0)是级小于 1 的整函数.如果f(≢0)是方程(3)的一个整函数解,那么微分多项式 g(z)=d2f″+d1f'+d0f满足(g-φ)=∞.
对于方程(1)和方程(2)的解以及它们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微分多项式与小函数之间的关系将如何?这里得到如下结果:
定理1 假设Pj(z)和Qj(z)(j=1,2)是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 Q1+Q2≢0.若设φ(z)(≢0)是级小于1的整函数,那么方程(1)的每个解f(≢0)满足(f-φ)=(f'-φ)=(f″-φ)=∞.
定理2 假设Pj(z)和Qj(z)(j=1,2)是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 Q1+Q2≢0.设 d0(z),d1(z),d2(z)是不全恒等于零的多项式,φ(z)(≢0)是级小于1的整函数,如果f(≢0)是方程(1)的一个解,那么微分多项式g(z)=d2f″+d1f'+d0f满足(g-φ)=∞.
定理3 假设 Pj(z),Qj(z),Rj(z)(j=1,2)是 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Q1+Q2≢0,R1+R2≠0.若设 φ(z)(≢0)是级小于 1的整函数且φ不为常数,那么方程(2)最多有一个次正规解f0,f0=S1(ez)+S2(e-z),其他所有解满足(f-φ)=(f'-φ)=(f″-φ)=∞.
定理4 假设 Pj(z),Qj(z),Rj(z)(j=1,2)是 z的多项式.如果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且 Q1+Q2≢0,R1+R2≠0.设 d0(z),d1(z),d2(z)是不全恒等于零的多项式,φ(z)(≢0)是满足0<σ(φ)<1的整函数,如果f(z)是方程(2)的非次正规解,那么微分方程 g(z)=d2f″+d1f'+d0f满足(g-φ)=∞.
2 定理的证明
本文假设
其中 ajmj,…,aj0;bjnj,…,bj0;cjlj,…,cj0(j=1,2)是常数,mj≥1,nj≥0,lj≥0 是整数,ajmj≠0,bjnj≠0,cjlj≠0.
引理 1[11]假设 A,A,…,A,F≢0 为有穷
01k-1级亚纯函数,如果f(z)是方程的一个无穷级亚纯函数解,那么f满足(f)=λ(f)=σ(f)=∞.
引理2[8]假设 f是无穷级整函数,d(z)(j=j0,1,2)是不全恒为零的多项式.那么w(z)=d2f″+d1f'+d0f具有无穷级.
定理1的证明 假设f(≢0)是方程(1)的解,由定理A可知σ(f)=∞及σ2(f)=1.令 g0(z)=f(z)-φ(z),那么σ(g0)=σ(f)=∞φ).将f=g0+φ 代入方程(1),得到
若 φ″+(P1+P2)φ'+(Q1+Q2)φ≡0,那么 φ为方程(1)的解,则σ(φ)=∞与φ的级小于1矛盾.故式(4)的右边≢0.由引理1可知,(g0)=σ(g0)=∞,即(f-φ)=∞.
下面证明λ(f'-φ)=∞,令 g1(z)=f'-φ,那么σ(g1)=σ(f')=σ(f)=∞对方程(1)两边进行微分得
由方程(1),得到
把式(6)代入式(5),得到
将 f'=g1+φ,f″=g'1+φ',f‴=g″1+φ″代入式(7),得到
其中
现证h≢0,只需证(Q1+Q2)h≢0,化简成
这里的M0以及后面出现的Mi(i=1,2,…,6),Nj(j=0,1,2,3)都是不影响讨论的含 ez和 e-z的函数.
令deg Q1=n1,deg Q2=n2,deg P1=m1,deg P2=m2.由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可知 n1≠m1,n2≠m2.故可分成3种情况来讨论:
(i)当 n1>m1时,取 z=r,则式(9)的左边中含e的最高次项在-Q1φ中,即含e1这一项,故
(ii)当 n2>m2时,取 z=-r,则式(9)左边中含e-z的最高次项在-Q22φ中,即含e-2n2z这一项,故
(iii)当 m1>n1且 m2>n2时,取 z=r,则式(9)左边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 -P1Q1φ'+(P1Q'1-P'1Q1)φ中,即找出含e(m1+n1)z的项,再合并它们的系数,故
如果 φ'/φ =n1-m1,那么 φ =c e(n1-m1)z(c≠0).则 σ(φ)=1,与σ(φ)<1矛盾.故由 φ'+(m1-n1)φ,a1m1,b1n1,b2n2都不恒为零,推出(Q1+Q2)h≢0.即 h≢0.
微分式(5)的两边,得到
由式(7)得到
将式(6)、(11)代入式(10)得到
这里
其中
(φ2≢0),显然,H1,H2,φ1,φ2是亚纯函数且 σ(Hj)≤1(j=1,2),σ(φk)≤1(k=1,2).
将 f″=g2+ φ,f‴=g'2+ φ',f(4)=g″2+ φ″代入式(12),得到
令 H=-(φ″+H1φ'+H2φ),化简
(i)当 n1>m1时,取 z=r,则 φ2(Q1+Q2)H 中含φ的ez的最高次项在-Q31φ中,故
φ2(Q1+Q2)H=(1+o(1)).
(ii)当n2>m2时,取z=-r,则φ2(Q1+Q2)H中含φ的e-z的最高次项在-Q32φ中,故
φ2(Q1+Q2)H=(1+o(1)).
(iii)当 m1>n1且 m2>n2时,取 z=r,则找出式(14)右边中含e(2m1+n1)z的项并合并它们的系数得φ2(Q1+Q2)H=(n1-m1)[φ'+(m1-n1)φ]×
由于 φ'+(m1-n1)φ,a1m1,b1n1,b2n2都不恒为零,推出φ2(Q1+Q2)H≢0.即 H≢0.
对式(12)来说,H≢0.由引理1知
定理2的证明 先设d2(z)≢0,假设f(≢0)是方程(1)的解,由定理A可知σ(f)=∞.令w=d2f″+d1f'+d0f-φ,由引理2可知 σ(w)=σ(g)=σ(f)=∞.为证,仅需证
将f″=-(P1+P2)f'-(Q1+Q2)f代入 w(z)中得到
对式(15)的两边微分且用 f″=-(P1+P2)f'-(Q1+Q2)f代入w(z)替换f″得到
则令
先判断 h≢0,根据 deg Q1≠deg P1,deg Q2≠deg P2,要分成3种情况讨论.
(i)当n1>m1时,取 z=r,则h中含ez的最高次项在-d2Q21中,即找出含e2n1z的项,故
(ii)当n2>m2时,取 z=-r,则 h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d2Q22中,即找出含e-2n2z的项,故
(iii)当 m1>n1且 m2>n2时,取 z=r,又要分 3种情况.
(a)当d0≢0时,则 h中含ez的最高次项在-d0d2P21中,即含e2m1z的项.故
(b)当 d0=0,d1≢(m1-n1)d2时,则 h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d22P1Q'1-d22P'1Q1+d1d2P1Q1中,即含e(n1+m1)z的项.故
(c)当 d0=0,d1=(m1-n1)d2时,则 h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d2Q21中,即含e2n1z的项.故
综上可知h≢0,由式(17)得到
其中
微分式(24)的两边
将式(24)~(26)代入到方程(1)得到
其中Φ0和Φ1是级小于或等于1的不影响讨论的整函数且
这里
其中A1是不影响讨论的关于ez和e-z的函数.
现讨论F,α0h是否不恒等于零.
(i)当n1>m1时,取 z=r,则 F 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d2φQ21h这一项中,再结合式(19).即找出含e4n1z的项,故
(ii)当 n2>m2时,取 z=-r,即含 e-4n2z的项.故(1+o(1))(1+o(1)).
(iii)当m1>n1且m2>n2时,取z=r,观察F 中的ez的最高次数的项又要分3种情况.
(a)当 d0≢0时,由式(21)得
这里再分成2种情况:
(1)当 φ≢cd0时,将式(21)、(29)~(32)代入到式(28)找出含e(n1+3m1)z的项,合并它们的系数得
(2)当φ=cd0时,则 F中含 ez的最高次项在-d2φQ21h这一项中,再结合式(21),有
(b)当d0=0,d1≢(m1-n1)d2时,由式(22)得
将式(22)、(29)~(31)和式(33)代入到式(28)找出含e2(n1+m1)z的项,合并它们的系数得到
其中(c≠0),此时σ(φ)=1 与 σ(φ)<1 矛盾.故A2≢0.(c)当 d0=0,d1=(m1-n1)d2时,由式(23)得
将式(23)、(29)~(31)和式(34)代入到式(28),找出含e(3n1+m1)z的项合并它们的系数得到
这里若2(m1-n1)d2φ +d2φ'-d'2φ =0,则 φ =cd2e2(n1-m1)z(c≠0),此时 σ(φ)=1,与 σ(φ)<1矛盾.故2(m1-n1)d2φ +d2φ'-d'2φ≢0.综上可得
即对方程(27),由引理2,σ(w)=∞和式(35),可得(w)=σ(w)=∞.
下面假设 d2≡0,d1≢0,d0≢0.使用类似于上面的证法,能得到(w)=σ(w)=∞.
最后如果 d2≡0,d1≢0,d0≡0 或 d2≡0,d1≡0,d0≢0,那么对w=djf(j)-φ(j=1或0),可以考虑w/dj=f(j)-φ/dj.由于(w)=(w/dj)(dj是多项式).类似于定理1的证明和 σ(w)=∞,可得(w)=σ(w)=∞.
定理3的证明 设f是方程(2)的非次正规解,由定理B可知σ(f)=∞.类似定理1的证明得到(f-φ)=∞.
其中h1,h2和定理1中的相同,
化简
对于式(37),因为φ不为常数,同理分析得(Q1+Q2)h3≢0.即
化简
因为φ不为常数且σ(φ)<1,所以φ≢R1+R2.同样分析可得φ2(Q1+Q2)H3≢0.即
定理4的证明 先设d2(z)≢0,假设f是方程(2)的非次正规解,由定理B知σ(f)=∞.同样用定理2方法得到
这里的 α0,h,Φ1,Φ0和定理 2 中的相同而
其中
对于F1中的
此时当φ=d2(R1+R2)时,R1+R2可分成2种情况:
(1)若 R1+R2=c,则σ(φ)=σ(d2c)=0;
(2)若R1+R2≠c,则σ(φ)=σ(d2(R1+R2))=1.
但这2种情况与0<σ(φ)<1矛盾.故下面仅讨论φ≠d2(R1+R2).
(i)当n1>m1时,取 z=r,则 F1中含 φ 的 ez的最高次项在-d2(Q1+Q2)2[φ-d2(R1+R2)]h中,再结合式(19)找出含e4n1z的项.故
(ii)当 n2>m2时,取 z=-r,即找出含 e-4n2z的项.故
(iii)当 m1>n1且 m2>n2时,取 z=r,观察 F1中的ez的最高次数的项又要分3种情况:
(a)当d0≢0时,仅需讨论F1中d0d2P21R1h含ez的最高次数的项,再结合式(21)找出含e(l1+4n1)z的项.故F1=
(b)当 d0≡0,由式(42)得
把式(43)~(45)代入F1得
若d1≢(m1-n1)d2,结合式(22)找出式(46)含e(l1+2n1+2m1)z的项再合并它们的系数得到
若d1≡(m1-n1)d2,仅需讨论式(46)中d22R1Q21h含ez的最高次项,再结合式(23)找出含e(l1+4n1)z的项.故
综上讨论可知 F1≢0,α0h≢0.且由引理2,σ(w)=∞得到
[1]HAYMAN W K.Meromorphic function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4.
[2]杨乐.值分布论及其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仪洪勋,杨重骏.亚纯函数的唯一性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LAINE I.Nevanlinna theory and complex differential equations[M].Berlin:Wde Gruyter,1993.
[5]陈宗煊,二阶复域微分方程解的不动点与超级[J].数学物理学报,2000,20(3):425-432.
[6]GUNDEREN G,STINBART M.Subnormal solutions of second order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eriodic coefficients[J].Results in Math,1994,25:270-289.
[7]陈宗煊.关于二阶线性周期微分方程的次正规解[J].中国科学:A,2007,37(3):361-374.
[8]陈宗煊,孙光镐.一类二阶微分方程的解和小函数的关系[J].数学年刊,2006,A27:431-442.
[9]徐峻峰,仪洪勋.微分方程的解和小函数的关系[J].数学学报,2010,53(2):291-296.
[10]安蕾,肖丽鹏.一类2阶微分方程的解和小函数的关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3):233-235.
[11]CHEN Zongxuan.Zeros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higher order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J].Analysis,1994,14:42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