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进互补

2013-08-15李朝阳

学理论·中 2013年6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

李朝阳

摘 要:一次由辅导员承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表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进互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一次实践教学课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同进互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12-02

在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进互补,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方面,天津师大走出了一条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目标、同对象、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的新路径。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由该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徐志勇老师组织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课,对此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并受到一些启迪。

一、本次实践教学课的简介

本次实践教学上课地点为天津市河西区军休所,学生为生物科学班全体同学,军休所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斗的老军人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活动。在徐志勇老师的组织下,本次课分五部分依次展开。

1.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尾“毛泽东天安门城楼讲话”,提出问题,并引入课程主线——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30年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2.两名同学演出自排小剧“历史的天空”,从毛泽东、蒋介石作为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角度初步说明为什么共产党成功而国民党失败?

3.把同学分为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和老战士一起讨论,结合课下查阅资料所得认识,比较国共两党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历史选择共产党、选择新中国的原因。

4.邀请老战士以自己亲身经历讲解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同学一起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5.学生代表发言和教师总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本次实践教学课的特点:全员参与、同进互补、共同育人

第一,保证了学生全员参与,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如何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全员性,是一个影响其教学实效性的重点问题。这也是多数高校教师感到难以克服的难题。该次实践教学课,在几周前就把所有同学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小组搜集相关材料,然后各组汇总搜集整理所得的材料,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甄选,提取有重要意义、比较集中反映国共两党差异的材料,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整个准备过程为期四周。每一名同学不仅要参加实践教学课,还必须参加实践教学课准备过程,完成实践教学作业。实践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作业水平等因素给出实践教学成绩,而这一成绩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本课程总成绩。这样就从各方面保证了每一名同学必须参加到每学期至少3次、共9课时的实践教学中来,并力争以优良的表现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进互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但片面地理解灌输,导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课内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等问题会影响教学实效性。学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发扬德育一体化的优良传统,探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目标、同对象、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克服了以往实践教学覆盖面有限、与理论教学联系不紧密、随意性大等弊端,符合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要求,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学生欢迎。

本次实践教学课所对应的理论课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教学单元“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其教学目标是要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本次实践教学课以理论课教师拟定的实践教学大纲为依据,遵循教学目标等基本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搜集材料、讨论等工作的基础上,从观看电影《开国大典》“毛泽东天安门城楼讲话”作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回顾六十多年前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通过历史小剧“历史的天空”让同学们回到历史现场。全体同学与军休所的老军人一起,认真讨论、比较在三大战役的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差异,得出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完全符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主动性,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并通过观影、自编自演历史话剧、与军休所老军人座谈、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学习,使他们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巩固了在理论课堂上已经得出的历史结论,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由于化生学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抓得紧、搞得活、效果好,理论课教师发现该学院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课学习主动性强,接受度高,整体效果好。

第三,调动了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育人的局面。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都是理论课教师负责的,这支队伍虽然理论水平高,但与学生联系少,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不够强。学生工作队伍虽然了解学生,组织活动能力强,但理论水平往往不够。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途径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队伍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天津师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理论课教师根据各门课程要求提出实践教学总体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再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他们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各班级特点,制定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具体贯彻执行。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的备课、授课、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互相支持,取长补短。这既提高了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也提升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含金量,从总体上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本次实践教学课在教学准备、正式授课的过程中,实践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理论课教师拟定的实践教学总体方案为基础,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学院、班级的特点,制定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具体贯彻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到实践教学课堂上观摩、指导等工作,也为保证本次实践教学课取得切实成效付出了努力。可以说,包括本次在内的每一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都是两支队伍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本次实践教学课中,河西区军休所的老军人以实践教学兼职教师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一生的体会进行现场教学,发挥了理论教学教师和专职实践教学教师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三支队伍各有优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保证了本次实践教学课取得良好效果。

三、本次实践教学课给我们的启示

本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的成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不断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天津师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密切合作,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与专职辅导员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合力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创新密切联系。本次实践教学,较好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求,并在聘请老军人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加教学活动等方面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使本次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领导重视,两支队伍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本次实践教学课得到了校党委、团委和化生学院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河西区军休所领导的支持,并为此提供了各种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不断沟通,齐心协力,保证了教学过程顺利展开。这既是本次实践教学活动课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前提条件。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本次实践教学,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同进度、同要求、同目标。学生利用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为基础,准备实践教学所学材料,研究实践教学教师布置的问题。实践教学延伸了课堂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同了课堂教学要求认同的政治观点。二者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提高实践教师组织能力、理论水平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本次实践教学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实践教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这也又一次印证了实践教师水平高低是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大小的基础的结论。为提高实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如每学期初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师的培训,组织实践教学协作组,进行实践教学优秀教案和“精彩一课”的评比,实践教学教师相互观摩,实践教学教师可随时到理论课课堂听课,鼓励实践教学教师学习、深造等,这些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