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013-08-15李慧慧
李慧慧
摘 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努力抓好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01-0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在宏观意义的社会概念基础上展开的。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进行猛烈批判后,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预测。他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结合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建设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具体实际,总结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毛泽东领导全党结合国情实际,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建设、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在深入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思想。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使中共十八次代表大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推到一个历史新高点。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的理念认识社会建设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逐步完善。在党的十八大上,根据新的形势,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建设给予更大的重视,并对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为下一步的社会建设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
一、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广大的工人农民为主题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但如果不能实现对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就谈不上在社会结构中的“各得其所”,也就不是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曾经在1992年指出,对于贫富差距,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达到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共享成果也要坚持身体力行,从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做起。从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到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社会建设全过程
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正在经历着从阶级的政治职能和经济的社会职能的转变,阶级矛盾弱化而社会矛盾凸显,政治革命让位于社会发展。执政党必须代表阶级的利益,同时又代表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作为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的工具的政府,必然要顺应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政府管理以公共行政的方式表现,更多地体现出“善治”而非“统治”,政府的服务色彩和本质必须得到明晰和确立。与此相适应,政府的职能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力改善民生,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社会建设健康和谐的发展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建设各项具体工作的整体推进。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既包括组织建设,也包括制度建设;既要有原则指导,又要有具体规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整体推进;既要坚持利益原则,也要坚持价值向导;既要体现时代要求,又要符合基本国情。总之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原有的利益主体开始分化,新的利益主体逐渐产生,二元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原有的两大阶级和一大阶层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三、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此,报告指出从以下六点出发,改善民生。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为整个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十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七千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在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依然存在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突出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贫困家庭子女失学辍学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不公平既是过程的不公,更是起点的不公。起点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公平的发展环境。因此,应当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党的十八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事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社会建设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需要公正的收入分配。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和要求,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民生之盾。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这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就是健康。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在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重申的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我党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规划落实,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步伐,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
必须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融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谭元敏.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