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高校帮扶新体系
2013-08-15范晓锐
范晓锐
摘 要:以人为本,是现今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贫困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帮扶相济新体系的措施,主要有: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完善贫困生帮扶育人体系政策;加快思想教育工作正常化,发挥帮扶相济体系的育人功能;延展帮扶相济覆盖面,净化环境,加大德育工作宣传力度;以人为本,务实为先,助力高校贫困生发展与成才。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工作;体系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46-02
随着中共十八大和两会的相继召开,从不同方面又体现出我国在政策上不断地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财政支出上也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中对贫困生体系建设的关注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如何让高校进一步更好更快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助力贫困生体制建设,仍然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首要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任务。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高校帮扶相济体系,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发展的方向,是教育工作者努力尝试的方向,就此进行初步研究与探讨。
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完善贫困生帮扶育人体系政策
1.多级注重贫困生育人工作,全局正常健康发展
在温家宝同志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同时,《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总结到,2012年国家教育支出3781.5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5.7%。其中健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约1596万名学生受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我们教育投入在去年第一次达到GDP的4%,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教育支出,国家每年用近1千亿经费来解决8千万学生的家庭生活资助问题。从中我们也看出,贫困生帮扶育人体系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了一步。
2.进一步探索合理科学贫困生界定标准和认定体系
贫苦生资格的认定工作,对于各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是做到公平、公正地完成帮扶工作首要任务。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体系及建立比较权威的政府证明部门;其次,减少民主评议过程中的主观性偏差;此外,后期的监督运行体制应常态化。同时,应该吸取国外有关贫苦生判定研究的经验,借鉴完善现有体系,以家庭经济调查为主要工作重点,然后再用一些合理指标去衡量,但由于我国现有体制的限制,需要教育工作者多方努力,推动贫困生认定工作质的提升。
3.优化现行实施方案,弥补存在不足之处
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并逐步建立起以“奖、贷、助、勤、减”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实施方案的资助体系。其中,每种实施方案都有自己所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在弥补不足的基础上,部分高校不仅加强了贫困生信息化管理水平,而且在实施方案上,增加贫困生就业的机会,不断补充完善以适应当前贫困生工作的务实性。其次,资助工作资金仍存在缺口。虽然国家每年的教育投入是很大,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来源,但是不能完全覆盖到高校的每位贫困生,学校在资金上也在引入社会力量去帮扶贫困生,以加大工作面的辐射范围、推进体制的完善。
二、加快思想教育工作正常化,发挥帮扶相济体系的育人功能
1.德育工作正规化、常态化,提高教师思想教育水平
贫困生帮扶工作的后期实施程度的好坏、受助人的事后表现、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能不能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德育工作是否能正规化、常态化,将贫困生的德育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不能突击式开展工作,这样学生不能从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上进一步的提升,相反会达不到形成和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高校帮扶相济体系的目的。此外,教师应在做此类工作之前,接受德育工作的培训,意识到德育工作的成败直接会影响体系的形成和受助人的成长成才,成为一种潜意识,将其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2.心灵关爱,以德报恩,全方位深入贫困生
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还积极注重总结,及时发现新时期贫困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产生与“低人一等”、“愿望无法实现”、“长期背负心理压力”等思想和行为。高校应责成学生工作负责部门组织贫困生所在班级党员,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以缓解贫困学生思想矛盾,走出“讨厌出身,世道不公”的死胡同,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社会美好,感谢他人”的主流思想上来。例如,将校园内“自强之星”事迹发掘出来,对学生进行受众面比较广的“面教育”。其次,由学生辅导员、所在班级党员干部主动与贫困学生进行约谈,这种受众面相对较小的“点教育”。再次,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将感恩教育融入日常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题材丰富的活动让贫困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开展正面引导和教育活动。
三、延展帮扶相济覆盖面,净化环境,加大德育工作宣传力度
1.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
就目前来说,民政相关部门的相关证明,是高校贫困生资格和困难程度认定判断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碍于情面或一些利益开具不属实的证明,这样不仅影响国家机关部门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的影响学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的正常健康运行,削减其公平性、公正性。使有困难的学生无法得到应有的资助,心理产生不平等的想法,同时也会造成资助款项浪费,使学生、学校和国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政府应该适时地考核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作风建设,让其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要尝试优化证明体制,为更好地为开展工作带来方便。
2.发掘资助人正能量,避免功利化资助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高校的贫困生带来新的希望,让其正常地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早日成为国之栋梁,回报社会。我们也发现,这些社会爱心人士,有着自己在事业和生活中奋斗、拼搏的经历,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去感染受资助的学生,使爱的正能量不断传播,让贫困生怀有感恩之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社会的浮躁情绪,也带出一些想靠资助他人提高自身知名度的企业人士,这种功利心会使贫困生的自尊受损,感受不到真正的社会温暖,反而适得其反。
3.打造良性非贫困思想环境,构筑帮扶相济体系
贫困生在高校中不是独立生活的,他们需要生活在高校这个小社会中,将来会走向社会,与人交往,其中大学期间,其接触最多的是其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往往,这两类原本不应区分的学生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隔阂。原因有可能出于非贫困生的嫉妒或没有其享受贫困生待遇的名额;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贫困生自我自尊意识敏感或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别人不满。基于以上两方面使教育工作者和工作实施者必须意识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对非贫困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工作。
四、以人为本,务实为先,助力高校贫困生发展与成才
1.关注贫困生精神家园,多阶段进行思想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首先,高校应加大心理辅导教师的团队化、专业化的培养,重视心理和德育教育应双管齐下,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影响力,使学生能从理论上得到正确引导。其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长期为贫困生开设流动式心理访谈室。抓住入学早期的真空期进行整体式教育,利用多种校园活动间接影响;班级为单位的小范围长期针对性诚信等德育教育;对于已经享有贫困生待遇的同学进行后期关注,对生活和学习上给予雪中送炭,减轻贫困生的自卑意识的负担,感受社会和学校的温暖。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忽视贫困生自尊为代价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不仅之前的思想教育成果失去意义,而且更会加重对贫困生负面影响。
2.呼吁动员社会力量,营造优良道德教育氛围
如今的校园,越来越开放自由,加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加了难度,导致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高校校园里,而是让其走出去,要求社会和政府一同去营造社会大氛围,让贫困生们意识到社会在关注并关爱他们。同时社会也应为贫困生搭建更多的锻炼平台,让其在社会中找到自信、希望,学会感恩、回报,这样和谐社会才能铸就优良的道德教育氛围。
3.搭建良好就业实习平台,增加贫困生自助成才筹码
教育在高校的阶段性目的是让更多的优秀青年在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就目前的来看,就业形势的严峻无疑又对贫困生的产生相当大的压力。早在2007年天津市就出台并实施了有关贫困生就业见习相关文件,例如《天津市人民政府服务基层奖励金暂行办法》。同时各大高校也在为不同需求的贫困生搭建学习、就业平台,让贫困生在人生规划上选择自己的道路,成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就如同教育部部长袁贵平所说,他有一个中国的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梦:贫困生工作在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前提下会优化地更加实用、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3-03-19.
[3]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DB/OL].[2013-03-18].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9/c_115084251.htm.
[4]廖金萍,张雪萍.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