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非遗保护的思考——以怀化学院图书馆服务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2013-08-15付雪平田维民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

付雪平, 田维民

(1.怀化学院图书馆; 2.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怀化418008)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德国人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服务与教学、科研一道,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作为我国高校体系主要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在认真完成好教学、科研任务之同时,也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和建设这一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文化记忆,也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灵感。但在当今时代,一个令人不容乐观的形势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呼吁: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和抢救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由此,参与所在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就成为了地方高校践行服务地方职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对于学校的其他部门或者位居中心大城市重点大学的图书馆而言,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所驻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自当起到主力军之作用。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

所谓地方高校,具体指的是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此类学校约为2 500多所)。与那些位居中心大城市的部属重点高等院校不同的是,地方高校与所驻区域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之状况也更为了解,因而也使得其在服务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上具有了明显的地缘优势:第一,利于本区域民众就近前来查找、咨询有关非遗及其保护的文献、信息;第二,便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本馆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快捷地输送到各类需求者的手中;第三,便于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适时调整服务策略。

(二)资源优势

作为学校文化高地的标志,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及电子版文献、信息资源。以怀化学院图书馆为例,其通过专家荐书、网上荐书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荐书方式尽量满足读者需求,不断加强资源建设的针对性。通过一批自建数据库的建设,让一些隐性资源变为显性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这样,不仅丰富了馆藏内容,而且优化了馆藏结构。现在该图书馆各类型纸质文献馆藏总量达108余万册,电子图书200余万种;每年征订中外文纸质报刊2 000余种,并拥有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超星学术视频》为主体的各类数据库50余个,形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程技术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文献体系。在这些资源中,自当包含着诸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资料,从而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材料支撑。

(三)人才优势

近年来,地方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其职工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都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如依据怀化学院图书馆所制定的 “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引进硕士8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力争达25人。[2]这些高职称或高学历人才大都经过专业化的训练,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较高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与咨询之能力。特别是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开发了多种富有特色的信息产品,在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锻炼出了一批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熟悉地区产业布局的富有经验的信息服务人才。”[3]此外,高校本来就是人才云集之所,图书馆还可凭据本校其他部门的优秀学者开展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所有这些人力资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四)技术与设备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图书馆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建设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通过标准化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通过网络链接,实现了与国内乃至国外其他图书馆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摆脱特定时空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检索、查询所需信息资料,提高了各个图书馆文献资料使用的效率,其价值也因此得以最大化地实现。所有这些,都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或者工作人员迅速掌握外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及时吸取和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武陵山片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武陵山片区区域范围依据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及经济协作历史沿革而划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区域总面积为17.18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 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乡村人口2 792万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片区的各族人民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第1款之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它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记忆与宁静的心灵栖息所。

(二)武陵山片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武陵山片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千百年来,苗、土家、侗等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独自或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湖南省怀化市,至今已有10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体包括起源于印度佛教目连地狱救母故事的溆浦辰河目连戏,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辰溪辰河高腔,“原生态民族音乐活化石”之称的靖州苗族歌,全用侗语演唱、对白的新晃侗族傩戏 “咚咚推”,流传三百多年、富有宗教色彩的沅陵辰州傩戏,堪称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奇葩”的辰溪茶山号子,花瑶族人世代相传的溆浦花瑶挑花,流传两千多年的侗族传统民间乐器——通道侗族芦笙,编制工艺独特的通道侗锦,突出说、唱、奏、打、舞等方面统一的通道侗戏。有10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会同傩戏 “杠菩萨”,会同民间手工艺竹编技艺,沅陵传统龙舟赛,沅陵山歌等。另外还有通道的侗款、侗族大歌,辰溪双唢呐,麻阳花灯戏等21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如湖南省湘西州,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至2008年底,以口传心授、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类1 056种。其中有国家第一、二批保护名录项目15项,省级第一、二批保护名录项目50项,各县市级保护名录400多项,拥有国家级和省、州级民间艺术之乡40多个”。[1]此外,同属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一样具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2009年9月30日前的公布情况,该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0项。[4]上述这些凝聚着武陵山片区苗、土家、侗等少数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这座大观园中的一朵亮丽奇葩,值得去认真加以保护与传承。

(三)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成与传承的基础条件(包括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及文化条件)不断消失或者发生易变,致使其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例如,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民间文学、民间歌舞和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解放初期在湘西北约有30多万人用土家语交流,但在今天,能流利地用土家语交流的人大约只有3-4万人。[5]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民族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6](P47)世代居住于武陵山片区的苗、土家、侗等民族创造出数量繁多、精彩纷呈的节日以满足人们在情感、社交、信仰以及娱乐上的需要,但时至今日,许多在历史上曾热闹非凡的节日已经灭失或者濒于消亡。或者,有些传统节日虽然保持了下来,但其中所本蕴涵的原生态仪式、歌舞及竞技表演等,已是难觅踪影。特别是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兴娱乐项目的出现,使得传统娱乐活动受众正在减少,观看民间传统戏曲或者竞技表演、聆听老人讲摆民间故事以及山歌独唱或对唱等已渐渐成为一道再也没能重现的风景。湘西的地方戏,上世纪80年代尚存7个剧种,现在只剩下2个。[1]

造成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人们或者政府依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没能做好长远的规划。第二,缺乏政策法规支持。长期以来,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及法律层面上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有些地方也制定过相关的政策或法律,但总体上来讲都显得粗糙、零散,根本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三,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来,靠得的是口传心授和祖传绝活加上社会需要,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传承人培养体系,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第四,保护经费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一是传承人保护,二是文化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三是非遗传承活态保护,这都需要大笔的经常性开支。”[7]而对于经济、社会本来就落后的武陵山片区来说,要想确保这笔开支足额到位,无疑是难以上青天。第五,缺乏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并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相应工作热情的专业人才。但在武陵山片区的各个地方,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数量有限、青黄不接之现象,这就极大地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怀化学院图书馆服务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断为人们所认知与关注,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对其实施保护的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界定,所谓保护 “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 (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如此,对于怀化学院图书馆而言,应当在公约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之下,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现状,采取积极措施,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有效推进。而作为理性的人之所以愿意花费一定的成本(包括物力、人力、财力及时间上的成本)去做某一件事情,必定以认为该事项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为前提条件。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向人们灌输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以及保护该项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将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豪感,促使其自觉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上来。就怀化学院图书馆而言,一方面可以在校内组织、策划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活动,如图片或者影视展示,或者邀请已经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及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新晃侗傩 “咚咚推”之传承者到校园进行传习、表演活动,从而激发广大学子关注、认知并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走出校园,独自或者与相关文化管理部门或文化团体合作,利用节日活动、现场表演以及实物展示等形式进行宣传,以吸引广大民众的注意力,加深其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感情,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二)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是对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记录,是该地区社会历史沿革的原始记录和历史见证,它能够从各个角度、多方面地反映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历史与现实情况。[8]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是无形的:一方面,它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物质;另一方面,它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具有稳定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获得有效、真实地传承下去,需依托一定的文献资料作为载体。在武陵山片区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及口头中以外,其更多的资料则是记载在相关的地方文献中,因而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具有了紧密的联系。就怀化学院图书馆而言,除了对已有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入档以外,还可派出工作人员去民间查找、搜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如文字、古本及图片。此外,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用具、傩祭用具、服饰等实物,同样承载和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气息,也应当属于挖掘、搜集的对象。条件成熟时,可在馆内设立专门的特色馆——如武陵山片区传统节日博物馆,通过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的展示,以及在某些重大节日来临之时举行庆祝活动,从而把对传统节日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起来。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

人类遗产的本质是人类的前代遗留因被后代认为具有价值而享用和传承,所以传承性是人类所有遗产的共同特点。[9](P34)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并且历史久远、历经数代,对于其本身的真实内涵、社会作用以及历史变迁,传承人限于知识或者视野上的缺陷,并不能做到完全了解。而上述这些基本信息,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离开了它们,所有的工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或者无的放矢。因此,进行科学研究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探求其变迁历程、价值意义以及有效的保护途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怀化学院图书馆而言,除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他人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或者自己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之外,还可以与校内其他的机构——如“湖南省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基地”等就一些关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进行合作研究,共同为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力上的支撑。

(四)为非物质文化保护提供信息服务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认定、研究、保护等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支撑与佐证。地方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保有大量对当地历史、习俗记录比较详实的馆藏文献,同时还可以利用合作关系借阅到其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此外,该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链接分享到校外其他地方、部门网络上的资料,从而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于怀化学院图书馆而言,一方面可以组织那些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本馆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学者对馆藏地方文献进行发掘、梳理与研读,从中探寻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信息——如记载在此类文献中的一些重大民族传统节日的最初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历史流变等等,从而为当地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本真性的信息服务,防止其核心精神被误读或者异化。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对有关极具研究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起数据库,以便快速地查找、阅读。该数据库除了满足本校内部师生的需要外,还可对外免费开放。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的实施,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年难逢的大好机遇,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发展文化产业、创立文化品牌所必须加以依托的宝贵资源。目前,在整个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全面展开,有许多任务需要去完成。怀化学院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自身的优势为该项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2]发展中的怀化学院图书馆 [EB OL].http: tsg.hhtc.edu.cn contents 53 463.html

[3]袁代蓉,陈诗琴等.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探讨 [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104-106.

[4]朱华松.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J].民族论坛 (学术版),2011,(10):78-82.

[5]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51.

[6]萧 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7]王淑贞,王文明.湖南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困难 [J].怀化学院学报,2010,(6):4-6.

[8]金文坚.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7):90-92.

[9]牟延林,谭 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
武陵山歌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