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3-08-15唐春波周武兵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全球化公民

唐春波, 周武兵

(1.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2.赣州卫校,江西赣州341000)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成员中掌握了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特殊群体,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目标的生力军,其公民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并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全球化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影响

(一)全球化为大学生公民教育带来了机遇

首先,全球化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时机。目前,我们国家的各项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全球化浪潮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烈社会责任感。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意愿,提出了到2020年在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一目标的提出,极大地振奋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报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地把握好这个有利的时机,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这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其次,全球化推动了互联网快速地向前发展,为大学生公民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崭新的途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原有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地域界限已被互联网打破,互联网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生态、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较少陈旧观念,善于创新,特别关注信息、网络等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了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互联网,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能够形成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这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今世界的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西方国家由于公民教育研究的历史比较长,积累的经验也较为丰富,因而一直引领国际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这不仅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人们的相互交流和了解,而且为我们创新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要树立开放意识,大胆地学习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大学生公民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便创造性地做好我国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工作。

(二)全球化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冲击和挑战

任何事物都包含两面性,全球化在给大学生公民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首先,全球化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空前的密切,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在不断的增多,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渐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 “超民族主义”、“大同世界”、“没有国界的世界” 等西方社会思潮纷纷传入中国。部分大学生在这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认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惟一出路就是全球化,当今世界已经变成了大同的世界。少数大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国际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界限,世界资源已经为人类所共享,以后不要再提及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了。他们认可西方国家所标榜的“世界公民”、“公域生活”等错误理论观点,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注度日趋削弱,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受到了较大的挑战,爱国主义的情感渐渐淡化。

其次,全球化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条件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向其他国家的人们宣扬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力宣扬他们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极力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认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青春不乐,一生白过。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很容易侵蚀青年大学生的纯洁心灵,不利于他们形成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大学生甚至用世俗和功利的眼光来选择价值目标,无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存在。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部分大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个人利益,却忽略了对社会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全球化淡化了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并且日益地走向削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在操纵全球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的优势,打着所谓 “学习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幌子,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大肆地推行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标准,力图把他们的所谓文明变成为全人类的行为楷模。部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他们错误地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生产力是由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越以及文化的先进所造成的,因而非常向往西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已经过时,民族文化观念在无形之中进一步丧失。

最后,全球化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最大的赢家,他们依仗其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雄厚实力,通过不平等竞争、垄断价格等手段获取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虽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也可以获得一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不小。面对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残酷现实,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受住考验,最终放弃了曾经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转而实行资本主义。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只能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全球化进程的行列,而且还要受到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规则的束缚,在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明显地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所削弱,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容易发生动摇。[1](P9-10)

二、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用正确的思想来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过程。全球化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地创新大学生公民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构建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体系。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当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重点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对全球化浪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始终凸显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教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全球化推动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视国家主权的教育。我们应该教育当代大学生,虽然我们加入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时需要让渡一部分国家的主权,但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得到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更好地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2]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在全球化条件下,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不多,盲目地追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缺乏理性的思考,以至于对其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因此,全球化背景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与现实状况,辩证地看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民族心态和爱国情怀。[3](P35)在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重点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环境能陶冶和感化人们的心灵。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时代下,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失范现象对大学生的冲击很大,部分大学生在理论上否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但在具体的行为上却明显地表现出贪图安逸,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大学生公民教育应抓住振奋人心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与我们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大力传播了正能量有关。重大活动多数是目的明确、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活动,它为大学生公民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载体和良好的时机。例如建国、建党周年庆典、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神州九号”和“天宫一号” 首次实现载人交会对接、“蛟龙号”创造载人深潜新记录等都能大大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重大事件是一种带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的事件,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也许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但是,大量的事实充分地证明,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正确地加以引导,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良机。高校应抓住一切有利于振奋人心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来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让大学生增强对公民教育内涵的理解,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延续不断的发展活力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它本身作为一个系统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对公民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它作为几千年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发挥着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作用,对培养具有中国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公民非常重要。[4]在全球化条件下,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引导他们兼收并蓄地吸收世界文化的积极成果。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我们要特别注重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性内容,并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方式和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可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有关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学术报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多放映一些经典影片,介绍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名人,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在大学生中开展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考察活动;定期举办文化沙龙,为大学生研究、探讨文化现象提供平台;在校园网上设置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栏目,介绍和宣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5]

(四)强化阵地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全球化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就包括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新问题,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首先,要加强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地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和明确方向。其次,要借鉴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应紧紧抓住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时机,大胆地借鉴世界各国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来充实和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再次,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构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阵地。全球化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网络社会,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占领网络教育这个主阵地。最后,要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现有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产生了矛盾。[3](P35-37)所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也就是说,要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才能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1]贾淑瑛.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2]徐雅芬.经济全球化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55.

[3]于永梅.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 [D].西安:长安大学,2007.

[4]徐志远,崔 蕤.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12.

[5]苗卫红.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4):124-125.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全球化公民
论公民美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