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郑板桥的廉政思想
2013-08-15张树俊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225300)
郑板桥(1695-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泰州兴化人。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诗、书三绝的艺术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正廉洁的好官。他崇尚自然,非常自信,但又时时自警,注意慎小防小;他从来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为官清正,不沾不贪。他心思旷远,一心于为民助民;他时警他人勿忘寒士家风,教育人洁身自好,安享清贫。郑板桥为官十二年,留得的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一 自警之律与慎小防小
强调自警之律,主张慎小防小是郑板桥的一贯思想。一般认为,郑板桥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是郑板桥真正的性格特征,就个人性格来说,郑板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郑板桥认为,“小处不可随便”。[1]他非常重视“小”的作用。在他的故居,有一幅兰竹石图,图的两侧有一副木刻对联,联曰:“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2]这副对联写的是季节变换的征兆,拓展到社会生活的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什么变化,也是从“小处”的细微变化开始的。
“小”对于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很大。事实上,郑板桥在范县、潍县为官十二年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郑板桥所做的“小事”却让百姓感恩戴德。如郑板桥的感恩、助贫善举,都是一些小事。他当了县令以后,仍不忘贫贱的故旧,要他的堂弟郑墨一一访之;在县衙遇到贫寒的人来求告,郑板桥就先请来人吃碗热粥,再问来意等等,都是“小事”,然而这些“小事”塑造了一个为人称道的一代清官形象。当然,这是从积极方面说的。从消极方面来说,一点“小事”会影响人的整体品质。郑板桥是把慎小防小看着防止恶变基础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有好的形象,沾不得一点恶气。他在对画石不点苔解释时所说的“石不点苔”,表面看说的是点苔“惧其浊吾画气”,而实际上说的是人不要因受了小小的污点而影响自己整个的形象。[2]此外,有时候“小事”也会误了“大事”。郑板桥是讲包容的,他认为,“无奸不直,无浅不深”。 但包容小人并不是不要防备小人。宣瘦梅在《夜雨秋灯录》里就曾记有郑板桥因好吃狗肉而被一扬州盐商骗画的故事。郑板桥中了人家的“狗肉计”之后,十分后悔,并以此为戒,轻易不肯为“名流”作画写字了。[4]事实上,人心难测,社会是复杂性的,稍不注意就会上了别人的圈套。为此,郑板桥曾专写一诗,诗曰:“为折桃花屋角枝,红裙飘惹绿扬丝。无端又坐青莎上,远远张机捕雀儿。”[3]诗中明写的是一种捕雀的游玩活动,而实际上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社会到处设有张开捕雀器具的机关。所以做什么事件,都要小心谨慎,防止小人的侵害。
当然,慎小防小也必须注意自我检点。一个人如果不注意自我检点则就会出大问题了,他说:“检点岂不施,涛澜浩无浚。”[3]一般人认为,郑板桥是个风流人物,如在扬州卖画时,他“花映红灯开绣幔”,“镂枕重衾春梦暖”。[2]但郑板桥风流不下流,自我检点、节欲防淫这是他生活的准则。正如他自己所说:“节欲防淫,曲终归于静正。”[2]为官期间,郑板桥的业余生活主要是种种豆、题题诗、逛逛市场、喝喝酒。事实上,在生活问题上,郑板桥是有底线的。如他对于“春去花枝老”的饶氏始终感情甚笃,不离不弃。此外,郑板桥还认为,在注意自我检点的同时,还要有知错即改的精神。他所说的“立朝何必无纤过,要在闻而遽改之。”[2]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 心思旷远与止足之欲
郑板桥认为,人不能为眼前的名利所囿,应该心思旷远。他曾在诗中说过:“灵芝不是凡夫采,荷得乾坤养得闲。”[3]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真正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不能做一个“凡夫”或饱食之徒。对于眼前的利益要拿得起放得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荷得乾坤”之志。郑板桥自己就是一个心思旷远的人,如在画画的问题上,郑板桥曾坦言:“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2]郑板桥一生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竹是他抒情言志的载体,竹的劲健孤高,其实就是郑板桥心思旷远人格的化身。在官场上,郑板桥能够做到横而不流,“眼底浮云真幻化,杖头芒屏自迢遥。”[2]其原因也在于他有这种心思旷远之志。
当然,要做到心思旷远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利益观,能够常怀止足之欲,正确对待名利问题。常怀止足之欲就是说人不应该为个人的名利而盲目追求。郑板桥是对名利大彻大悟的人,他说:“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晴和。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2]所以人对于名利应该能够自觉地约束与节制。对于名,郑板桥的基本观点是“胸中锦绣要模糊”、“不求闻达只烟霞”。[3]他认为,人的欲望不要过高,他在一首《七绝》中写道:“四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2]诗中“不计功程得便休”,就是要对名的欲望控制。郑板桥之所以最看不起那些借读圣贤书极力钻营以追求个人富贵权势的人,就是因为这些名欲太高。对于利,他的基本思想是:“既已蔬食没齿无怨”[2]郑板桥认为“富贵足以愚人”,能够戕害人们勤劳奋发的天性,而使人懒惰,所以,“知足常乐”应该是郑板桥的重要心理特征。“知足常乐”,就是对利益不要贪求。他对自己的生活就很满足,如有了“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2]“笋脯茶油新麦饭”[3]也就心满意足了。他自己也习惯于过简朴的生活。在他故居天井南面的下屋门上方写有“聊避风雨”四字,正是他这种止欲的心理写照。
由此看来,心思旷远关键是控制好自己对名和利的欲望。郑板桥年过五十之后有一首《止足》诗,他在诗中写道:“讼庭花落,扫积成堆。时时作画,乱石秋苔。时时作字,古与媚皆。时时作诗,写乐鸣哀。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图书在屋,芳草盈阶。昼食一肉,夜饮数杯。有后无后,听已焉哉!”[3]这首诗写的内容很多,人自己的业余绘画、家庭欢乐、已经后代传承方面反映了他的“止足”之乐和平衡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视。郑板桥一生清贫,但他并不为自己清贫的生活所苦恼,他说,尽管别人“笑我笔花枯已尽,半生冤枉作贫儿。” 但他仍然有颜回淡泊之乐。郑板桥是个著名书画家,但他富有却无积存,他所追求的是精神生活和乐趣。晚年的郑板桥虽然与与黄慎等人欢聚扬州他们都只是“各携百钱”而已,但他们玩得高兴,玩得畅快。[2]
三 为政廉洁与警示之嘱
郑板桥清廉的道德基础是从政为民。应该说,郑板桥当了县令之后,经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一方面,郑板桥有了相对较高的官俸,另一方面他平时卖字卖画,收入也相当可观。但实际上郑板桥一生都要是个贫者。因为郑板桥除了平时寄一些家庭必须的银两回家之外,其余的钱大多用到了贫困者身上。郑板桥出门时,每当知道别人有困难,就“橐中数千金,随手散”。[3]平时寄回家的钱,也嘱咐他的墨弟挨家挨户分送。当百姓遭受天灾的时候,他拿出自己的薪俸救灾。回家时两袖清风,“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3]“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2]他去世以后,曾有小偷盗其墓穴,结果只见几块朽骨,一瓦罐纸灰而已。
从政期间,郑板桥严格要求自己。在他初次到范县上任时,自己骑着毛驴,带着书僮,一捆行李,几包书,一张琴。上任以后,他打破常规,简化礼仪,出门办事,不搞排场,轻车简从。他“芒鞋问俗”,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由于郑板桥不摆官架子,办事公道,廉洁爱民,范县百姓都很敬重他。郑板桥从政不贪不沾,不收礼,也不爱巴结上司。他在给饶氏的信中所说的“扪心尚堪自慰”,讲的就是他不贪不沾之事。任职潍县期间老家改建房子,郑板桥叮嘱“只需将新购地筑墙牵连,辟作园林”,正屋不改,需费较省,“少授人口实”,“恐招摇耳目,惹启悠悠众口,以贪名污我。我纵不能只饮民间一文钱,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我则岂敢。”郑板桥退官离开山东潍县时,脚上不肯穿鞋,只着一双布袜,为的是不带走潍县一丝泥土。郑板桥从政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他赞颂龚遂和况钟“安人龚渤海,执法况青天。”[2]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期间,他的堂弟郑墨来信,请郑板桥在衙署中安排族人供职,郑板桥一律拒绝。并向他解释:“人必有才艺,始可出为世用”。宗族中人,“无一艺之能,署中位置无多,上封介绍者,尚且无从安插,岂能为私人谋枝栖。嗣后遇有人托我弟谋事者,即以此言告之,不必通函告我也。”[5]这看起来郑板桥是乎没有一点人情味,其是郑板桥是以公自约,以廉自律,也是他廉洁从政、一身正气的品质体现。
郑板桥还经常警示他的朋友与弟子:“束云归砚匣,裁梦人花心。”[2]意思是要结束追逐富贵的生活,抑制自己对奢侈生活的追求。他的“得福常廉祸亦轻,坦然无畏复无惊”[2]、“会得幽人怀,山居意已足。”[2]等诗句都有警示或教育他人的意思。郑板桥所写的《道情十首》也是用来教育人洁身自好,安于清贫的。他在《跋》中说:“人于贫贱时,好为感慨;一朝得志,则讳言之,其胸中把鼻安在!西峰老贤弟从予游,书此赠之。异日为国之柱石,勿忘寒士家风也。”[3]郑板桥不仅自己非常注意勤俭,而且要求子女不要奢华浪费。他在给弟弟郑墨的家书中再三叮嘱其勤俭持家,他画兰嫁女,也是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生活,勤俭持家。
[1]豪爽.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特点[EB/OL].(2010-01-24)[2013-01-07]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4803909.html.
[2]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3]郑燮.郑板桥文集[M].刘光乾,郭振英,编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4]李林林.郑板桥[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5]郑板桥.郑板桥集[C].长沙:岳麓书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