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心理学的缘起发展与意义

2013-08-1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研究

宋 岩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511450)

一 女性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独立的心理活动,并影响着相应的行为。但在女性心理学产生之前,人们对女性心理的了解一知半解,对其研究徘徊在主流心理学的外围,总是从男性的角度来分析女性、解释女性的心理活动,女性的心理问题从未受到充分的、科学的关注。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现代心理学,从此心理学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许多分支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但它的产生远非一帆风顺,因为冯特建立的现代心理学并未为女性心理打开研究之门。而女性心理学是在妇女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女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虽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人们对它的兴趣和探索却有着很长的历史,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一)早期的研究

开创了心理学新纪元的冯特在其构造主义体系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女性心理学的内容。19世纪下半叶,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在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机能中曾涉及过性差心理学,但最早把达尔文进化论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创立了个体差异心理学。在《人类的才能及其发展研究》一书中,他对男女的各种身体和心理特性进行了定量研究,这是女性心理学研究的萌芽阶段。后来,蓬勃发展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学者们运用测验的手段,使女性的心理特性得到了完备的描述。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是零散的,没有明确提出女性心理学这一研究课题。他们只是在其他研究中间接地谈论过女性心理学的有关问题,研究的目的不是以客观的科学态度来探求女性心理的发展规律,而是把科学方法当成了论证传统观念中男优女劣的工具,如颅相学家关于女性大脑比男性小的理论,变异性假说理论所认为的男性在智力等特性上比女性更多地偏离常态,天才是男性的特质等都未能打破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定型看法。而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比较系统、最具影响力的要属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是典型的“阳物中心论”,非常强调男性器官的优越性,同时弗洛伊德还认为女性有自恋、自卑、虚荣、嫉妒、被动等人格弱点,而这些弱点是由缺乏阳具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有明显男性偏差的表现。他套用男性的发展模式,认为由于女性的早期发展中,未能成功解决“爱勒克屈拉”情结(出自于索幅克勒斯的一个剧本,该剧描写了爱勒克屈拉如何驱使其弟兄们杀死谋害了父亲的母亲的故事),最终导致缺乏成熟的自我,缺少公正、良心、社会正义感和对社会问题的兴趣等人格特征。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的探讨主要是为其男性偏差很重的心理分析理论服务的,而并非为了女性进行研究。该理论完全抹杀了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对科学认识女性心理的特征与规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见,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女性心理学研究,仍徘徊在主流心理学之外,女性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

(二)女性心理学的产生

女性心理学是在许多相关学科所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兴起的。其中生物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男女两性在遗传、解剖、生理活动等方面的同异,而且通过其对医学的推动,使人们在妇女月经、怀孕、分娩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阐明了女性的社会属性、女性问题的历史根源以及不同文化中女性的性别角色适应等问题,最终为女性心理学的产生打下了间接的理论基础。

女性心理学的兴起与女权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联。人们习惯把女权运动分为三个阶段,也称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18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这个阶段的女权运动与早期资产阶级争取人权,反对神权;崇尚科学;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的思想启蒙运动联系起来,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在法律、政治、受教育权等方面争取与男性的平等权利,在选举权、教育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选举权,女性教育广泛开展,女性就业明显增加。美国第一次妇女权力大会于1848年在美国举行,此时科学心理学尚未建立。第二次浪潮是指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妇女运动。这次浪潮就是要消灭性别差异,并把这种差异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在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还形成了一个女性研究的热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主体意识与女性意识不断增强,把这一社会政治运动推向文化界,集中体现在学院派女性主义所创立的女性研究这一学术领域上。其中,以性别分析为出发点的女性主义是直接促发女性心理学诞生的重要动力。第三次浪潮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后工业社会的进程而在后现代运动影响下的妇女运动,其特点是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传统女权运动据以存在的基础。它主张扩大社会性别的内涵,把其与种族、国家、阶级等问题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女性心理学是在女权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孕育、在第二次浪潮中生成与发展,并在第三次浪潮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女性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者活跃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内,她们开设了与妇女有关的课程,使心理学领域中对女性心理研究的兴趣日益高涨。1969年,美国心理学界第一个妇女学术组织——心理学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承认,美国的全国性心理学权威组织——美国心理学会于1973年成立第35分支机构——女性心理学分会,标志着女性心理学正式走上心理学的历史舞台。1976年秋创立并发行了两种专门讨论女性和性别议题的心理学期刊,即《女性心理学季刊》和《性别角色》。此外,有关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论文也出现在相当多的专业刊物上,对女性议题的关注也在心理学中逐渐突显出来。随即世界其他国家如苏联、英国、日本等也研究和发展了女性心理学。1980年10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女性心理学家丹玛克教授随美国心理学代表团访华,应邀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举行的学术会议,作了题为《女性心理学:一个新兴领域的概观》的学术报告,这是女性心理学第一次被作为一门学科介绍到我国。随后,国内的一些学者陆续出版了一批与女性心理学、性别差异有关的论著,一批国外的女性心理学专著、教材也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此外,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学者乃至妇女理论工作者对女性学包括女性教育学、女性伦理学、女性社会学做了大量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家研究女性心理学的自觉性。国内的许多大学也相继开设了关于女性或性心理的课程。这些都昭示着女性心理学已经成为主流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心理学领域。但是,我们应看到,女性心理学在我国毕竟刚刚起步,女性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二 女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女性心理学也同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女性心理学是研究涉及一切与女性心理有关的现象及这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是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妇女问题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是将性别与社会因素综合加以考察来研究女性心理问题的。它的研究结果必将作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帮助女性改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为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服务。具体地说,女性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两性的心理差异、女性的独特心理和女性的社会心理等问题。

(一)两性的心理差异

性别差异是女性心理学的母体,也是女性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性别差异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两性心理差异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核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性心理差异的方式、程度和性差内容的文化特殊性与普遍性,以及研究女性心理发展变化的年龄特征等。

(二)女性的独特心理

女性的独特心理主要研究女性在月经、怀孕、流产、分娩等特定时期的心理现象,这些是女性独有的、由生理现象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女性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女性的社会心理

心理现象不是孤立产生的,是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紧密相关的。女性社会心理是女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女性的婚恋与家庭心理、女性的人际关系心理、女性的心理健康、女性的犯罪心理和女性的领导心理等内容。

三 女性心理研究的任务

女性心理学既是女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心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女性心理学所研究、揭示的女性心理活动的规律,可以提高女性认识自身和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以便调整其心理活动方向,保护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女性的自信心,为开发自身潜能提供理论支持。女性心理学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一)帮助女性正确认识自身,提高女性的素质和潜能

人力资源是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具有的诸种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占人类总数一半的女性的参与。因为女性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与质量得不到全方位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因此让女性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按照女性心理规律去生活、学习和工作;把握性别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敢于竞争和勇于拼搏的勇气,以实现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一任务是女性心理学的一个特色。

(二)帮助女性有效地开展维护心理健康的工作

揭示女性心理活动规律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女性有效地进行调控心理活动和预防各种心理疾患,使之不断地提升心智模式,纠正心理偏差;建构完善的人格、健康的情绪体系;培育具有健全的意志、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素质,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一任务不仅是培养现代女性所必需的,同时也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一项综合措施。

(三)为女性领导者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

女性领导者在组织中处于重要地位,其自身的素质和影响力,关系到领导效能的高低,关系到组织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女性心理学研究和揭示有关规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女性领导者提供对人进行心理管理的理论依据,而其中,包括女性领导者对自身的心理管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女性心理学还专门对领导心理进行了研究,因为领导者在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完善女性心理学理论体系

女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发展历史还较短,可以说,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门学科目前还不够成熟,因而,它需要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完善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大量的实验,并在实践中验证已有的理论,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魏红权,冯江平.国内女性心理学研究轨迹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4):39-41.

[2]郭爱妹.女性主义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宋岩,崔红丽,王丽.男女有别的心理观察——女性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心理感受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