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代第一套通用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体育教授细目》

2013-08-15崔鲁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细目教科书课程标准

崔鲁祥,刘 斌

(1.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全国通用教材”是指在全国各地都可以使用的教材。从清末开设体操课开始,政府一直试图编写一套可以在全国通用的体育教科书,1907年学部编译局出版的《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它是当时清政府试图在全国使用的体育教科书,但是由于这套书从第一册出版后就开始遭到社会的诟病,所以这套书也没有在全国得到推广使用,整套书也没有编写完整[1]。国民党统治时期,随着政局的稳定,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教科书的编写水平逐步提高,编写体育教科书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1935-1936年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勤奋书局负责出版了教育部主编的《体育教授细目》,它是有体育课以来第一套全国通用的自编体育教科书。它的编写出版在我国体育教科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这套教科书的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

一、《体育教授细目》的编写出版

1923年6月教育部颁行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学校兵操被彻底废除,体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体育教科书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1928年后党化教育,强化思想控制,通过教育立法及制度建设来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到1937年抗战前,中国教育体制日趋完善,中小学体育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新学制后,国民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有关学校体育制度的文件。如1928年5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1929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总说明》、《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说明》、《高级中学普通科暂行课程标准说明》。1932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总纲》、《初级、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总纲》。1936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总纲》、《修正初级中学课程标准》、《初中课程标准变更之概况》、《修正高级中学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变更之概况》等等,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体育教授细目》是其中编写比较好的教材之一。

“193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聘请国内专家,编印出版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为中国近代第一套较完备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①这套书是上海体育学院第一任院长吴蕴瑞先生主编的,每分册的作者各有不同,它包括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年级的体育教科书,有男生和女生教材,一共24册,包括《初小学体育教授细目》(3册)、《高小学体育教授细目》(3册)、《初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3册)、《初中女生体育教授细目》(3册)、《高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6册),《高中女生体育教授细目》(6册)。各个阶段的教材内容相互衔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系统教材。

在教科书的序言中,编者说明了编写这套教科书的目的,“吾国体育,比较落后,各级学校之体育教授细目,至近年始有由教育部主持编辑之建议。在各省教育厅体育股未设之前,此议末始不可见诸实行。然以吾国幅员之广,人口之众,各省体育程度之不齐,南北气候之差别,以及地势高低之迥异,欲求—适于全国之教授细目。则又戛戛乎其难矣,故本书编辑之宗旨:其一在供给新颖之教材;其二在树立体育教授之标准,使小学至高中有由浅入深,循序前进之教材,以免从前漫无标准之弊;其三在于全国以试验之材料,俾主编者他日依据各方试验之结果,逐渐修改,以得一全国适用之本。初非敢谓此即全国适用之书,各级学校须一一照教也。”[2]可以看出,编者力图将此书作为全国通用的教科书,事实上这套教材在全国各地都有学校在使用。

从清末正式设置体操课以来,一方面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教学环境、师资等因素不同,很难采用统一的教科书;另一方面《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之时也正是清朝政府风雨飘摇之时,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辛亥革命后民国的建立,国家一直处于政权更迭频繁的年代,政权不统一,所以统治阶级也无暇顾及统一教材。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后,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政权比较稳定,教育也有很大的改观,因而他们也有时间和精力编写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

二、《体育教授细目》的特点

1.从现代体育项目到军事训练内容,教科书内容全面而完整

教材内容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主,从教科书的内容安排看,现代西方体育占了比较大的分量,如初中男生的教材安排,第一学年游戏约占30%,以后逐减,球戏约占16%,以后渐加,田径运动约占20%,以后略加,器械运动(包括机巧运动,活泼器械运动及木马,双杠等)占27%,以后渐加,护身活动第三学年始编入,国术约占六分之一。女生教材第一学年游戏占15%,球戏占30%,韵律活动占25%,垫上运动及机巧运动各占3%,体操占14%。随着年级的增长,现代西方体育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小学教材主要包括体操和游戏。女生教材主要包括游戏(15%)、球戏(30%)、韵律运动(25%)、田径运动(10%)、垫上运动(3%)、机巧运动(3%)、体操(14%)及附录内容之和缓运动与游戏9类。高中教材包括田径、游泳、健身操、游戏、垒球、器械操、篮球、手球、举重、攻守法等。所有的教材国术未列入,而是另外单独编写了国术教材。

这套教材涵盖的内容多而全。我们对出现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统计,全套书涉及到的球类中有篮球、排球、足球、垒球、网球、手球、棒球;体操有单杠、双杠、木马、跳箱、垫上运动、柔软体操、健身操、机巧运动等;田径中有跳高、跳远、铅球、短距离跑、长距离跑、撑杆跳高、接力跑、标枪等;还有舞蹈、游泳、举重等,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现代体育项目。并且为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安排了专门的教材,“一部分学生因身体有特殊缺点,而不宜做某项运动时,则以附录内的和缓运动代替。”[2]项目内容非常丰富,面面俱到。

为了准备战时需要,这套教材增加了部分军事训练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和民初的兵式体操不一样,主要是战时的一些自我防护、自我救助的技能,以及适应战争时期需要的身体锻炼的方法等。在教科书的例言中说:“护身活动第三学年始编入。”[3]主要介绍一些战时遇到对手入侵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高中阶段安排的“攻守法”也和这个类似,“攻守法是和敌人争斗的时候,不拿武器能救全自己生命的一种方法,利用自己的机巧力量和手法,去诱用敌人的力量,并且使自己的力量发生最大的功效,藉以战胜敌人而求得自身的安全。”[4]“本教材所列垫上运动及攻守法等,均为增加勇敢及国防之工具。”[4]在1929年公布的《教育宗旨实施方针八条》中就规定:“各级学校及社会教育,应一体注重发展国民之体育。中等学校及大学专门,须受相当之军事训练。发展体育之目的,固在增进民族之体力,尤须以锻炼强健之精神,养成规律之习惯为主要任务。”[5]这套教科书也基本贯彻了这一规定的精神。

2.从封面到内容,插图丰富,编写规范

教材包括封面、序言、例言、按星期排列的教学内容、附录、考试标准、封底。初中阶段的序言和例言都相同。除了小学是按照项目来编排外,初中及高中都是按照学年、学期、星期来分配教材。教材的编写非常规范,编排体例和现在的教材几乎一致,例如:《初中女生体育教授细目》,它也是参照《初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的格式编写,除游戏、球戏、韵律活动及和缓运动外,其余均采用男生教材及教法,只是数量有所不同。各项教材根据需要的轻重,每学年分量有所不同,如球戏及田径运动,第一学年较少,以后逐渐增加,其他则相反。一部分学生因身体有特殊缺点,而不宜做某项运动时,则以附录内的和缓运动代替。游泳一项,可按各地气候及设备之情形,在可能时,用附录内的游泳内容。该教材各项内容,每学年按季节排列,除游戏外,均由浅入深。大部分的练习都配了插图,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3.从直线式排列到混合式排列,教材的编排形式多样

体育教材有两种基本的排列方法,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直线式排列是某项教材教过之后,基本不再重复的排列方式。螺旋式排列是指教材在各年级反复出现,但逐年提高要求的排列方式。这一套体育教材有些内容是采用直线式,如球类中足球、篮球、垒球、排球等项目,尽管在不同的年级都穿插了这些项目,但是所学习的内容并不相同,其排列方式属于直线式排列。以篮球为例,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高中都开设了篮球项目,小学阶段和初中一年级,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在《初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这套教材中,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有“掷篮球比远”、“人篮球游戏”、“篮球掷篮比赛”三个教材内容,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介绍投篮(掷篮)技术,主要有:单手掷球、胸前掷球、腹前掷球、掷篮比赛以及传球练习等。初三年级介绍了篮球向前(后)转身的练习、篮球的正式比赛以及中圈跳球、球出界时之阵法以及五人联防等简单的战术。《高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中高一年级开始介绍区域防守、近掷进攻法和个人防守步法、个人防守姿势以及团体进攻法等,高二、三年级只是设计了一些比赛练习。可以看出,其排列方式采用的是直线排列法。其他一些内容是采用螺旋式排列法,如舞蹈、游戏、健身操、垫上运动等项目。但是大部分内容是采用混合型排列。两种方式都混合使用,这比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通过游戏传授知识,体现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思想

整套教材中没有对每个练习的技术细节进行过多的说明,大多是通过设计的练习来传授知识,如在教授足球的内外侧踢法,教材通过一个游戏使学生掌握踢法的要点,教材分4点说明这个游戏的方法,试图通过游戏使学生体会足球的内外侧踢法,然后对足内边踢法和足外边踢法的技术动作稍作描述,并且说明足内边和外边踢法的作用(在盘球、短处、接侧而递之来球,及射门等场合多用之)。这里看教材的文字虽然很平常,但是在内容的设计方面还是比较科学的,先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觉、体会,使他们有一定的感受之后再学习理论,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5.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内容,政府对教科书的调控日益加强

这套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1932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来编写的,能忠实地反映课程标准。以《小学体育教授细目》为例,教材目录:“第二编作业要项说明,第一章游戏……第二章韵律活动……第三章体操……第四章运动……第五章其他……”[3]193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体育》,各学年作业要项,类别包括游戏、舞蹈、运动、其他。课程标准对教材类别的规定和《小学体育教授细目》的作业要项说明大同小异。正如该书编辑导言中说的“本书系统,完全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本部所颁之小学体育课程标准”[3]。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编写教科书,也就是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材选编范围、教材选编标准以及教材组织要求来编写教材,这也是南京国民党政府对教科书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这套教科书编写的目的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力图通过各个学科的教材编写来达到其对人们思想控制的目的。

三、《体育教授细目》编写出版的意义

《体育教授细目》作为最早的、最完备的通用体育教科书,在我国体育教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这套教科书的成就得到很多同行专家的好评。

1.开启编写全国通用体育教材的先河

从清末开设体操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想编写一套适合全国的体育教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如愿,《体育教授细目》开启了编写我国通用体育教科书的先河。它成为全国各个学校上体育课的教材,使全国的体育课的教学和考核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为了达到全国通用的目的,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督学的郝更生也在各种场合推广这套教材,“193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国内体育专家着手编写中、小学体育教材,至1936年编印出版了24册《体育教授细目》。这套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有《高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初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初中女生体育教授细目》和《小学体育教学细目》等,是以美国和德国学校体育教材为蓝本编写的,按学生的年龄、性别,每学期、每周分单元排列教材,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这套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出版,使中国学校体育在教材方面初步有了可遵循的标准。”[6]从郝更生的话里也看出,这是教育部把它作为中国学校全国通用的体育教材来编写的。

2.促进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普及

1919-1921年杜威在访华期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盛行,“体操”改为“体育”也是在其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最初我国使用了麦克乐翻译自美国的《新学制体育教材》,这本教材体现了典型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但是国人自编的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体育教材并不多见。直到《体育教授细目》的出版,内容从小学到高中,从男生到女生的教学内容才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通过完成设计的练习或者游戏来掌握的,设计的练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索了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成套编写的规律,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系统

体育教科书对体育课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有体操课以来,我国的体育教材大部分是译自国外的,即使是自编的体育教材也不尽如人意。胡绍之在其编写的教材《初级小学体育教材》第一册的自序中就说:

今日小学体育之不发达,固由于教育经费之不独立,与办学者之无诚意,而适当教材之缺乏要知厥为一大原因。查坊间所处,理论者专于理论,实施者专于实施,分门别类,各将体育之一部,如“体育原理”也,“教学法”也,“游戏”也等等,从不曾融溶贯通,编为一彼此联络,先后衔接之体育佳本;且其编也,亦不过本其营业之性质,拉杂篡成,冀图获取余利而已;其于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也,好尚之兴趣也,气候也,环境也,正教风化也,虽部敢谓为以无所顾及,然却不能称曰群尽无遗;是以各小学之于体育也,因感教材搜集之困难,敷敷衍了事者,所在皆是。“稍息”“立正”“开步走”为惟一之体育资料,“猫捕鼠”“捉迷藏”乃不二之游戏法宝,今年如斯,明年亦复如斯。一体之发达,欲其有助于儿童身心之健康也难矣[7]。

作者认为教材是影响当时体育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有些人编写体育教材只是为了赢利,教材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考虑学生的兴趣,不考虑气候,不考虑环境,教材重复率高,编写者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当时编写的体育教材的不满。郝更生也表达了对中国体育教科书不满意:“至于中学的体育方面,也大概有几点,是亟应改进的,第一点,这是体育教材,应当积极改进的。一般中学体育教材是很陈旧的,而且是散漫的,特别是早操以及课间操的教材,更是觉得陈旧。这是应当积极改进的……”[8]

《体育教授细目》系列教科书包括了从小学到高中,从男生到女生的教学内容,教材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内容丰富,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使教材内容的编写更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编制体例比较完备,它有机地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衔接起来,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为其后通用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体育教授细目》是教育部编写的力图在全国推行的通用教材,但是由于其没有考虑整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而强行推行,其效果也难如人意。我们从当时的一些史料可以看出使用的效果。

教育部在1933年前后召集一些体育专家,参考了国外学校的教学情况,拟订出中、小学体育教授细目各一部。从此,体育教师总算有了依据,不像先前那样茫然无主了。但是,有了这样的教授细目,体育教学是否就真的没有问题了呢?不然。只能说情况稍微改观了一些。其原因很多,择要言之:其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部,对于教授细目的实施,并未采取适当的安排措施。例如,教授细目尽管规定了许多新的项目,但却未给学校配备规定设备,没有规定的器材,体育教师无法实施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其二,当时一般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只有一人,而教授细目中则洋洋大观,从我国的武术一直到西洋体育全部皆需教授,一个体育教师一般很少能具有这种全面发展的“通才”。其三,当时一般中学的体育课每周为两小时,个别有一小时的,但细目的教程却是按每周三小时来安排的,因而教学时间的安排、项目的衔接都大成问题,兼以各校操场遇到雨天,则更难完成规定[9]。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民党统治时期各个地方学校都开设了体育课程,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仍然能坚持体育课的教学。但是,多数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些老师教学不认真,他们教学中既没有教学计划,也不备课;虽然有了体育教材,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运动场地设备,或者教师的水平达不到要求,使得大多教材不能按规定执行,很多学校无法按教材上课。器械体操教材,由于学校缺乏设备,学生多不感兴趣,更不受重视。可见民国时编写的教材,仅仅只是文本,在大部分学校还是得不到全面的实施。

注 释:

① 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编辑.省市自治区体委领导干部培训班·体育科学专题讲座,第一辑.

[1]刘 斌.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启蒙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53-57.

[2]教育部.初级中学男生体育教授细目(第一学年上学期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教育部.小学体育教授细目[M].上海:勤奋书局,1936.

[4]教育部.高中男生体育教授细目(第一学年上学期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罗时铭,赵諓华.中国体育通史(第 4卷)(1927~1949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胡绍之.初级小学体育教材(第 1册)[M].太原:并州新报社,1930.

[8]郝更生.今后学校体育亟应改进之点[J].勤奋体育月报,1935,(5):20-22.

[9]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细目教科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双向细目表在财会理论复习中的运用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双向细目表统领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编制初中数学总复习双向细目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转载细目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