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五年制高护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3-08-15周汉锋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五年制课程体系高职

周汉锋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什么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课程体系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目前,通过对我国五年制高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发现我国五年制高护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定位与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有偏颇

五年制高职涵盖了普通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学习阶段,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这两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既要保证高中文化基础课又要保证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的定位和安排上难免会出现偏颇,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也不例外。加强五年制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认识其本质特征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根据其“内涵”进行合理定位,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职教育之间的差别。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是一种基础性、高等性、职业性并举的特殊层面上的高等教育类型。五年制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产学合作为途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卫生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上要区别于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下要有别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培养出的护理人才,应该比中职教育具备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比普通高职教育具备更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懂技术的人才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一定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二、课程体系缺乏地方特色

职业学校要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青睐,需要建立自己的logo,产生品牌效应,除了挖掘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外,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只有狠抓内功,办出特色,尤其是地方特色。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一样,各地均有各自的特色,五年制高护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防止“特色学术化”和“特色理想化”,要依据地方特色,积极参与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现实岗位需求,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医疗资源、护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当地的病患特点、学校条件、师资力量等诸方面定位和指导自己的护理专业和课程体系,开设出特色专业方向和特色髙护课程,也要分析市场的未来发展动向,主动接受市场的调控,从而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体系服务地方的功能。

三、课程体系的理念未充分关注个性化教育

课程是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服务的,其宗旨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再到教学方法与过程上,应多增加人文关怀因素。但我们“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大多体现在尊重、关爱学生人格上,由死板的知识形态走向鲜活的生命形态,开始由知识本位向学生的情意、能力本位转移,这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大家做得相对比较好的地方。由于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不能再把学生作为一种工业原材料制造出统一的标准件产品,因此我们要把“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重点关注在学生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中要让护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课程内容、专业方向、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课程开发的主体相对单一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市场运营机制的影响,国家、地方、校本职业类课程遍地开花,同一门课程也会出现较多版本,这本无可厚非,但同质性、劣质性课程难免泛滥,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有可能部分课程会流进学校和课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目前,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编写大多是一线教师,即使他们来自不同兄弟院校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但要编写出完全契合的课程并非易事,要考虑到国家方针政策、市场需求、工作实际、学生情况、配套资源等各种因素。笔者认为,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要在护理行业专家、课程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相关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同行教师及工作一线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完成,还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最后在大家的共同研讨中加以改进完善。国内知名出版社对于护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编写要求一般都很高,但其他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在开发的时候,主体一定不能单一,应该集思广益、通力协作,真正让课程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载体,更是学生接轨和融入社会的桥梁。

五、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高职护理教育分为普通文化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包括理论与实践)三大块,按3∶3∶4的比例分配课时。内容上,普通文化课偏深、偏难,应用性差;医学基础课知识过细、过繁、过于强化学科;临床专业课偏重于医疗,忽视护理专业特色,而且各门学科之间未能很好融合。比例上,医学基础课比例偏大,人文社会学科和临床实践课比例偏小;必修课多,选修课少;重知识的传授,轻良好医德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构上,各门课程都为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各自形成体系,忽视了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必要重复的现象较多。因此,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应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市场特点等方面构建独特的课程体系,打破壁垒森严的学科界限,适当压缩普通文化课和医学基础课的理论课时比例,增加护理实践课时比例。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除了传统的临床护理方向外,还会生出许多分支护理方向,如涉外、社区、老年、围产护理等方面,要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护理事业做出相应的变革。

六、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关性低

五年制高职护理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应该以职场化环境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追求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课程的实施中,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中,更应关注与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根据护士职业素质和能力需求设置课程门类,根据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的内容序列。目前,理论课还占着非常大的比重,实践性课程比重还不够,实践性课程所占比重要达到总课时一半以上,甚至高达三分之二。为此,必须增加实验、实训、见习、强训、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尤其是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护理认知见习、卫生保健见习、护理实践实训、专科护理见习、护理实践实训、护理技术强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还要重视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养成。

七、课程实施中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尚待加强

职业教育的教学应突出就业方向,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学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五年制髙护专业的教学虽然改变了以往讲授法这一单一的授课方式,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教学素养的参差不齐,教学情境是否贴近临床,授课内容是否契合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教学效果是否培养了必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明确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创设临床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包含大量工作任务且题材新颖的案例、项目、问题,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八、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2004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了“双师素质”的概念,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2)近五年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己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对照条件,我国五年制高护专业的“双师型”师资数量和占比普遍不高。校内教师虽然有了中级职称,但普遍缺乏企业的工作经历,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中,有了丰富实践经验,却有可能缺少教学经验。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把校内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将学校待聘企业技术人才送到师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从中选出真正兼具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合格“双师型”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去。

鉴于我国五年制高护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病患特点,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个性需求,以“必需、够用、实用”为指导,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上群策群力,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关性高的课程,力争做到内容和结构的科学合理性,采用与工作过程相契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辅以合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强有力的管理队伍作保障,做到通识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一定能培养出“专深型”和“宽专多能型”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1] 周汉锋.卫生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1-12.

[2] 张龙禄,祁义霞,冯小君,王丽.高职护理教育核心能力课程整合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8):133-135.

[3] 蒋培余,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护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06-508.

[4] 袁晓初,张利.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7-118.

猜你喜欢

五年制课程体系高职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