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探究
2013-08-15邹永平
邹永平
(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15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体系中,通过《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传授,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引入思政教育,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端正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是人的终生职业经历,而职业生涯规划是在正式进入职业岗位之前,从个人的主观因素和周围环境的客观因素出发,对未来的职业经历做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可能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总体设计,也可能是对近期、近阶段学习环节的设计,在制定相应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培训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前期,学生在对自身心理、性格、特长等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我、掌握客观优劣条件,科学的树立职业目标,合理选择职业岗位。通过设计准备过程,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辨别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
(二)我国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我国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不少高校开始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加强对职业生涯辅导队伍的建设。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了大量理论上的探索,这为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职业教育体系近几年才初步建立,各级教育中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在萌芽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学生方面分析,90 后的孩子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的影响,他们对自身的了解、未来职业方向等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职业生涯是长期的、动态的、发展的,拥有一份具有成就感和能自我实现的职业,是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把不同层次的思想教育内容统一于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和基础层次的教育融为一体,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一体化。同时,将思政教育引入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操作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职业生活的回归、学校教育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合理就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中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生活需要进行调节,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性人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政教育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一)以职业目标为基础端正学生思想
职业目标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学生人生目标、职业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的。职业目标教育的内容可演化为职业生涯的设计理念,而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则是人生理想、职业目标内容的折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长廊、广播站、校园双选会等活动,大力宣传职业发展教育的理念、方法、功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
(二)以创业实践活动拓展素质发展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进行专业师资设置,加大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组建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拓展活动,依托各级竞赛活动,组织有效的职业技能训练,邀请知名企业人士来校举行创业讲座,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假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强化认识,通过职业体验过程形成职业目标。
(三)以心理教育为载体提升就业自信心
当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空的延伸与扩展,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同时也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与烦恼。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对家长、老师的依赖性较强,遇到挫折、困难时,往往不能正确的排解情绪,易形成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职业生涯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者通过心理测试,广泛应用各种心理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逐步明确和适时调整职业路径,调节心理情绪,恢复自信心,全面开发潜能,树立健康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强化校内体验
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学生个人对环境资源有全面的评估与掌握,校园文化则是社会环境资源的一个缩影。高校应该在认真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和学生活动特色,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要制定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课外文化活动的有关制度,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别,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用优秀毕业生、校内模范典型事迹影响学生,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吸取养分,彰显个性,茁壮成长。同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预演,缩短大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期,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明确社会需求,着力发展个性、增长才干。
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就业以及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新途径。
[1] 张宝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5(3)
[2] 许曙青.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7(2)
[3] 刘建东,苏娟,张旭鹏.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J].华章,2011(36)
[4] 林丽萍.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生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5(30)
[5] 毛玉梅.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