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08-15郁国瑞王恩亮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郁国瑞,王恩亮,韦 宁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一、目前职业教育遭遇到空前的尴尬局面

(一)招生困难与就业顺畅的尴尬

今年,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经历了空前严峻的考验,有的院校甚至出现了第一志愿0 报考的尴尬。从全国来看:山东,高职院校4 万余招生计划落空,部分院校甚至无生可录;湖北,有的院校只录到计划生源的不到一半;陕西,2013年有5 万多达到高职录取分数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弃报志愿。

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有明确表述: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这意味着,高职招生权力将逐步下放。

今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相比严峻的招生形势,我国近几年的高职就业却一路顺风。

今年,我国遭遇了“699 万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严峻局面。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季节临近,诸如此类关键词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大学生总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职校毕业生却成为企业抢夺的“香饽饽”。前不久发布的“201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稳中有升,2012 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其他的学校都在其之后。从多所高职校反馈的信息看,除非自己不愿意,学校都能帮他找到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大学生和职校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能力方面的差距。比如大学生总认为中小企业发育不足不想去,可是大型企业用人要求过高去不了,于是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技能+学历”教育模式,让学生既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又学习到了完备的理论知识,有效规避了大学教育经常遇到的眼高手低现象,能吃苦,上手快,使用成本低,就业定位与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吻合度高,最终出现了高职生“逆袭”最难就业季。

(二)舆论上承认职业教育重要与现实中职业教育被忽视的尴尬

过去,一个八级工可以享受大学教授的待遇,工人、农民与解放军战士是令人崇敬与向往的职业。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其他制度没有及时改革,以至于现在年轻人越来越重金钱,乐意当白领,而不愿意当工农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各种人才的科学评价,其跨越时空的价值不亚于《论语》的一些重要论断。到当下社会,能有一百行出状元就不错了,其他行业似乎都出不了状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条。

首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不断地在强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这可以从领导讲话,到新闻媒体,再到社会公众,经常在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鲜有提及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导向。

其次,国家考试录取制度“一棍子”把职教打入底层。中考时,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优先录取,剩下的去读中等职业学校;高考时,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录取结束后,才轮到高等职业学校录取。久而久之,职教在社会上是一个什么印象呢。

第三,是职教毕业生就业的歧视性政策。比如,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不准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户籍制度不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大城市落户。

第四,是人为隔断的职业晋升制度。比如,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以后,从初级工、到高级工,最高只能升到高级技师。可高级技师享受什么待遇与地位没有下文或执行不到位;从工人技师职称序列向技术员、工程师职称序列转,外语考试卡死你;企业技术岗位能手聘任到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人事编制制度不允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纪宝成认为,国内职业教育现状已陷入“很重要、离不开、瞧不上”的尴尬境地。“不能就教育来谈职教的问题,而是要从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从制度设计、改革政策做起。”

二、影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

应当承认,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存在差距。公众过分偏重于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催发了“普高”热,许多学生家长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一味地鼓励、支持、帮助子女读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用人单位存在着严重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盲目追求高学历,不看职业资格证书,客观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二)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与普教相比,专业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比例很大,各级财政主要是“吃饭财政”,学校经费除“人头费”外,设备投入严重不足。生源减少,学费收入随之减少,更使职业学校经费捉襟见肘。有的职校甚至出现学生上计算机课,要到社会上租用网吧的现象。基础设施不足和档次低,还集中体现在学校实验实习设备设施方面。一些学校现有专业学生实验实习不能高质量完成,想开辟新专业,也受到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制约。

(三)我国劳动人事制度不尽完善

虽然国家、省、市为规范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如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许多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的用人单位单纯从降低劳动力成本目的出发,招收未经培训的人员务工。这样就由不合格的人员挤占了有限的用工份额,致使许多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无法就业。

(四)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

理论上讲,职业教育的诞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直接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基础上的,及时为用人单位培养输送适用人才和劳动者,是其根本特色和生命力之所在。可是,有一些学校习惯于用办普教的模式和思路来想问题、做事情,忽视了当地经济类型、经济特点和人才劳动力需求实际,关门办学。造成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学校缺乏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初级和中级实用技术人员,而当地无处可寻。长此以往,学校的社会信誉出现了危机,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应有的力度

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职业教育由于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联系更紧密、更直接,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更重。但是,有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应有的力度,使学校发展失去了动力源。仅以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为例,有的学校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社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固守传统专业,课程设置陈旧,缺乏创新意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对社会、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特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理想,毕业生质量也受到影响。

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的分析

(一)亟需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注册入学”

生源危机的来临,从教育部门到高职院校都在采取应对的措施。比如:提高对口单独招生的比例;试行注册入学;提高中职生直接升入高职的比例;政府强制本科院校退出高职招生等。这些措施中,高职“注册入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注册入学”彻底去除了学生入学的门槛,使高职院校拥有了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又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招生的压力。其实,国外许多职业院校早就实行了“注册入学”的制度,效果都不错。但是,在我国,目前高职“注册入学”仅仅在个别省区开展试点,需要尽快在全国推广。

(二)优化教育资源,创新职教管理体制

在保持并逐步扩大职业教育整体规模的前提下,调整学校布局,把规模小、效益差、重复设置的学校合并或组建集团。调整专业结构,保护传统名校的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积极引导开发新专业,开辟新市场。鼓励支持联合办学,提倡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

强化基础,确保质量,塑造职业教育新形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引导职业学校引进、吸收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管理上档次,质量保一流。管理手段、方式、内容要实现现代化,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都要达到高水平。建立质量标准和考核体系,把学校各项工作与质量挂钩、与教职工及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并严格奖惩,提高管理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毕业生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首先学院要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当“双师型”教师的意识,进而形成争当“双师型”教师的风尚。学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其次学院要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点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结合所学专业在二到五年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既负责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又负责相关的实习实训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教学中。

第三,学院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工作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多优势:通过合作,学科专业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可以锻炼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突出特色,围绕市场,办好职业教育

各类职业学校要把握自身的服务功能,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过程都不能偏离正确轨道。与之相适应,办学条件的改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教法的改革等,都要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面对市场多元化和变化多端的需求,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要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以变应变。正规专业特长班是稳校之基,校企联合办学等新的办学模式可作为活校之策,短期培训则是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积极探索建立初、中、高三级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服务上去了就会有社会效益,也会有经济效益,学校就能够发展。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集高职、中职、成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多种办学层次于一体的企办院校,具有鲜明的“校企一体、产教相融;学培并举、集团发展”特色。

(五)严格执行就业准入控制,强化就业管理和服务力度

从事非技术职业的,必须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从事技术职业的,必须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的,未经过劳动预备制度培训或未取得相应证书者,各级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合同签证,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工商行政部门不予办理开业登记手续。

各级劳动保障、计划、教育、财政、物价、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贯彻和实施《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加强配合,协调联动。规范劳动者的求职行为、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和职业介绍机构中介行为,每年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定期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

(六)鼓励和引导高职生自主创业

随着高职就业形势的严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力法宝。2010年,教育部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创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2012年7月17 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可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然而,教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只有3%左右,并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指导我们的高职毕业生学会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梁国胜.高职教育改革要直面存亡之境[J].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2] 王长江.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关键因素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7).

[3] 曹国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8).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