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语言学视域下的英汉音形义对比研究
2013-08-15王莎莎
王莎莎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以便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及异同的学科。比较语言学中语音比较是其研究语言发展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语音比较法是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差别的比较,找出相互间的语音对应关系,确定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和这种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然后拟构或重建它们的原始形式。
语言是音(单词读音)、形(词汇拼写)、义(词汇和句法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Indo-European family)和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两种不同的文字。汉语是象形语言,采用表意或意音文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和绘声四种造字法,人们既可以从字形上辨出字的意义,又可以从读音上辨别字的意义,例如酷像实际事物的“日”、“人”、“羊”、“刀”;英语则是分析语言,采用拼音文字,运用26个拼音字母相互进行任意组合,生成词语,词语内部结构复杂多变,与表达的客观事物间没有理据性可言,所以英语词语中极少具备事物的形象性(除少数拟声词如“coo-coo”、“woof-woof”“ding-dong”、“tick-tock”等外),如“sister”,其书写形式与表达的“姐妹”这个意义间没有内在的联系。[1]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受华先发教授讲座启发,下面笔者试图从比较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语音、书写、词义、句法等作一比较,以揭示其中的某些规律。
一、英汉音义比较
(一)音位比较
1.英汉语音系统的共同点:1)二者都是封闭的。一方面,构成这两个语音系统的音位数量都是有限的(英语共44个音位,汉语共31个音位),另一方面,这两种语言的音段音位组合方式(音节的构造方式)也是有限的。2)音段音位系统都具有结构上的对称性。在这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处于聚合关系的音位绝大多数都形成对称结构。
2.英汉语音系统的不同点:1)音位的数目和种类不同。英语有20个元音,其中前元音4个、中元音3个、后元音5个,辅音24个,共44个音位;汉语有6个单元音,其中前元音2个、中元音2个)、后元音2个,辅音25个,共31个音位。2)音位变体的构成不同。英语leap/li:p/与feel/fi:l/中的两个不同/l/是音位/l/的不同变体;speak和 sport中/p/读音是 peak和 port中/p/的变体。汉语“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3)各有不同的区别性特征。英语的辅音多是清浊成对的,如/p,b/,/t,d/,/k,g/等,而普通话的辅音多数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辅音,如 b,p,t,d,k,g,j,q,x,zh,ch,sh,z,c,s等,浊辅音只有 r,m,n,l,ng 5个。4)音位组合方式和条件不同。汉语中,复音不能组成复音组.只能单个的与元音组合,而英语的一个音节内,元音前后可以出现2个或2个以上连缀辅音组成的辅音组,如desks/desks/。5)语调和声调之别。英语属于语调语言,语调在口语中的作用很大,音节词根本没有声调;汉语则是声调语言,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a/。6)节奏与重音之别。英语的节奏讲究轻重搭配,而普通话的节奏讲究声调搭配;英语以重音为节拍,强弱、轻重分明,汉语以音节为节拍,音节分明,声调抑扬顿挫。
总之,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系统上存在的不同点远多于共同点。尤其是音位空缺和因读音相似所引起的意义冲突往往会给语音学习带来麻烦。如:英语中有[v],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辅音,这就形成了音位空缺,所以翻译时往往靠近汉语的[w]或[f],如 vitamin维他命,Virginia弗吉尼亚。再如,因读音相似所引起的意义冲突:干杯!——Bottoms up!(Bottom’s up屁股朝上);戴松(人名)——die soon(英语习惯姓在后,成了“马上死”),游方克(人名)——fuck you([美][粗]“滚你妈的蛋!”)。
(二)英汉音义文化解读比较 无论表音文字的英语还是表意文字的汉语,我们都可以研究它们的音质特点。因为语音形成主要靠生理基础,而不同民族的发音器官及成音机制相同。下面借助英汉拟声词来分析其音义联系:
英汉音与义在有些情况下是有联系的,尤其是拟声词(echoic words)。如表示叫声:pa——爸,ma——妈,cuckoo 杜——鹃,owl——猫头鹰,moo——牛,mew——猫,quack——鸭;表示撞击、敲击声:pound,bang,tickle,tap,tick-tock,snack,creak;表示爆裂声:pop,crack;表示断裂声:snap,creak,squeak;表示水流、水泡声:babble,gurgle,bubble等。汉语表示撞击声、敲击声:乒乓、噼啪、扑通、滴答、叮当、哐、咔、咣;表示爆裂声:噼啪、嘣;表示断裂声:喀吧、嘎巴;表示水流、水泡声:汩汩。又如:嘻——模拟小笑声,吸——模拟吸气声,呼——模拟呼气声,呵——模拟呵气声,哭——模拟哭泣声,泣——模拟抽泣声,涩——模拟吃酸涩物引起的吸气声,酸——模拟吃酸涩东西时的吸气声,辛——模拟吃辛辣东西时的吸气声。
英语中含有-le的词常有“小”、“微”之意:needle(针),pebble(小圆石),little(小的),beetle(甲虫);含有sn-的词常表示“呼吸声”:sniff,snuff,snore;含有sl-的词常让使用英语为母语者联想到“滑溜”、“嘶溜”声响:slip,slide,sluice,sloppy,slump;含有fl-的词往往表示突然发出的动作:flap(拍动),flare(闪耀),flush(冲洗),flick(轻弹);以短元音加k结尾的单音节词常常表示突然发出的动作或声音:crack(劈啪声),kick(踢),peck(啄),prick(戳);“m”的读音经常出现在与女性相关的词语中:mother,mistres,miss,maiden等;发[Λ]的u常常出现在与各种模糊或不清相联系的词中,如:dull(模糊的),dusk(黄昏、幽暗),mud(泥浆),slush(雪泥),mumble(咕哝)等。
英语中以-ton,-tun结尾的词与汉语中以“屯”结尾的词几乎是同义的,都有有“地方”的意思,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城市名,“顿”有屯的意思),Millington米灵顿(地名,含义是“磨坊+圈用地”mill+enclosure),广埠屯(武汉地名);英语中以-burg结尾的词与汉语中以“堡”结尾的词也几乎是同义的,都有“地名”的意思,如:Hamburg汉堡(德国城市名),柴沟堡(河北城市名,)。
英汉都有叠词,如汉语:1)AA式——天天、看看;2)AAB式——毛毛雨、洗洗手;3)ABB式——水汪汪、亮堂堂;4)AABB式——认认真真、滴滴答答;5)ABAB式——雪白雪白、漆黑漆黑;6)A-A式——看一看、猜一猜;7)A了(一)A式——试了试(试了一试)、摸了摸 (摸了一摸);8)A呀/呵A式——游呀游、走呀走;9)A着A着式——说着说着、跳着跳着;10)A里 AB式——糊里糊涂、傻里傻气。此外,还有AABC式(楚楚动人)、BCAA式(风雪茫茫)、ABAC(一举一动)等。英语中也有叠词,如:bibble-babble(唠唠叨叨)、gibble-gabble(喋喋不休)、niddlenoddle(频频点头)、bokchoy(小白菜)。
由此可见,英汉音义在文化层面的联系是密切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词语中音形义三者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统一的一面,如:1)同音,异形,异义,例如:meet(遇见),meat(肉),two(二),too(也);2)同形,异音,异义,例如:excuse/ik'skju:z/v.原谅,/ik'skju:s/n.托辞,借口;record 记录/'rekɔ:d/n.;/ri:kɔ:d/v.登记;3)同形,同音,异义,例如:right/rait/n.右方,权利;adj.正确的,右边的;adv.顺利地,立刻;vt.扶直,纠正。[2]
二、英汉书写(形)比较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谱系,所以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英语属拼音文字系统,通称表音文字系统,是音节文字;而汉语属非拼音文字,通称字符文字系统,是象形文字,即表意文字。英语常常可以根据其拼写形式读出其音来,而汉语则可以根据其形体结构了解它们的意义,如:美(羊大为美),婪(夏娃偷摘树上的苹果为婪);还有日、月、水、山、鱼、鸟、火等。
英语的字母有着较强的视觉形象作用,其26个字母均可用来表达不同的象形意义或是起着某种特别的修辞作用。例如:A-tent(A形帐篷),C-clamp(C形夹),D-valve(D形阀),H-post(H形电杆),T-shirt(T恤衫),U-bend(U形急弯),U-bolt(马蹄螺栓),V-belt(V形皮带);英语网络流行语:B4——before;ICI——I see;R——are;U——you;Y——why;4C——foresee。象形是汉字的特色,有的汉字常用作象形字符,如:丁、十、品、八、乙、一、之、金等。这类汉字有的形状和英语的字母很相似,翻译起来有时可以互换:丁——T;山——水平 E;工——I;八——倒立V;人——倒立 Y;乙——Z。
三、英汉词语比较
(一)词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 自然主义学派认为:词代表所指的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唯名学派则坚持认为:词的传统性质是代表事物的名称。汉语的词汇形式可以说基本均有理据,如:鲜,美,礼,义等;人们见到“忄”部知其与心情有关,如懊恼、恍惚、惆怅等;见到“氵”部知其与水有关,如游泳、淘汰、澎湃、泥泞等。英语少量词语也有一定的理据,如:window,news。
(二)命名的视觉比较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命名方面存在极大差异,这是命名视觉差异造成的。例如:自行车、脚踏车、单车——bicycle(两轮车),跑表——stopwatch(停表),挂表——pocket watch(怀表),挂钟——wall clock(壁钟),踢足球——play football(玩足球)。
(三)英汉词义比较 英汉词义对比的四种情况:1)词义完全对等:holoscope——全息照相机,cyberia——网络世界,digital camera——数码相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2)词义部分对等:marriage——娶或嫁,广义;Cuckoo忘——恩负义之人、愚蠢、妻子有外遇的人;3)词义完全不对等:sport utility vehicle(SUV)——多功能箱状跑车,bungie jumping——蹦极跳,barrier crash——障壁试验;4)语言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汉语例子——嗮太阳,养病,打扫卫生;英语例子——eggplants(no eggs in it茄子,里面没有蛋),Pineapples(contain neither pine nor apples菠萝,里面既没松树也没苹果)。
四、英汉句法比较
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和功能方面均有相同之处:两种语言中都有简单句和复杂句,均有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但英语和汉语在结构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潘国文(1997)曾下过这样的定义: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1)句子有一个基本主干;2)所有的枝桠都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3)句子的复杂化不影响这个基本主干(主谓一致)。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1)句子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枝桠之分;2)句子的构造方式象竹子一样一节一节拔起来,其竹节可多可少;3)不存在主干的句子在扩展时会引起结构的不断变化。潘国文还认为,英语是偏重“主语——谓语“性质的语言,汉语则是偏重”话题——说明“性质的语言。前者采取的是形式标准,后者采取的是语义标准。如,从语义上看英语主语只有4种:I bought a bike(施事主语);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boy(受事主语);It is snowing now(形式主语);The film is very interesting(主题主语)。而从语义上看汉语主语至少有10种:施事,受事,时间,地点,工具,方式,存现,关系,零位,主题等,其中前8种都是从语义着眼的。[3]
英汉差异还表现在句法组合上:fire and water——水火.,land and water——水 陆,rain and shine——晴雨,heat and cold——冷热,night and day(or day and night)——日夜,old and new——新旧,young and old——老幼,heavy and light——轻重,right and left——左右,south-west——西南。英汉修饰词的句法顺序也有别:汉语句法顺序为size(大小、长短、形状)→ feeling(年龄、新旧等感觉)→ color(颜色)→ country(国籍)→ material(材料)→headword(最终修饰的名词或动名词);英语句法顺序为size(大小、形状)→ feeling(年龄、新旧等感觉)→ color(颜色)→ material(材料)→country(国籍)→ headword(最终修饰的名词或动名词)。如“我有一张很大的、圆形的、崭新的红色中国木制桌子”换成英语句法为“I have a big,round ,new,red,wooden,Chinese table”。
结语:语言符号的音形义结合有因可循,音形义比较研究历来也是字词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尝试把英语的音形义与汉语的音义结合起来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服务于教学。例如,在语音教学中充分利用两者的相似之处,实现语音的正迁移;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词的拼写和词的重读音节,更要注意词义、读音、拼写的内在联系和语法意义;在讲句法时,注意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组合、句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1]马亭亭.从民族思维差异看英汉语言的异质性[J].理论学习,2005,(11).
[2]来徐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1,(1).
[3]潘国文.汉英语对比刚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