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研究

2013-08-15黄秀云

时代金融 2013年6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州缅甸人民币

黄秀云

(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引言

西双版纳州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一江相连,是云南省唯一具有水、陆、空国际口岸的地区,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的热点地区,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GMS合作的推进,西双版纳州正处于经济上升阶段,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与周边老缅泰的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宽,贸易和投资往来不断增多。西双版纳与老缅泰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研究,对进一步深化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国家经济合作、探讨四国经济合作如何实现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四国经济合力,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提升中老缅泰毗邻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意义

(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日益加强

近几年来,世界各地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深入,中老缅泰毗邻地区贸易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在GMS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框架下关税普遍下降、非关税措施不断减少,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提高政策透明度、简化通关手续等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有利于增强可预见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的贸易投资环境,从而促进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西双版纳州认真落实加快桥头堡主阵地建设的部署,“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扩大外贸进出口,提升外经合作质量,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加强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当地政府、海关等部门高度注重与毗邻国家的沟通联系,促进双边经济金融合作和交流。2012年5月15日-16日,西双版纳州政府代表团与泰国清迈府共同签署缔结友好州府意向书,共同推进三国六方合作机制。

二、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贸易与投资现状

(一)西双版纳州与老缅泰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目前,西双版纳州已基本形成了以景洪港为重点,以澜沧江—湄公河为轴线的中、老、缅、泰转口经济贸易区;以磨憨口岸为节点,以昆曼国际大通道为依托的中、老经济贸易、仓储、加工与技术合作区;以打洛口岸为中心,240通道为辅助的中、缅经济贸易和旅游区等3个经济贸易区。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充分利用水、陆、空口岸通道优势,全面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边境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2年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为16.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5%,其中:进出口贸易14.0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边民互市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1.7%;经济技术合作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随着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和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预计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将持续向好。

西双版纳州与老缅泰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贸易方式以边境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转口贸易等为辅。贸易对象国以周边缅甸、老挝、泰国等毗邻国家为主,边境贸易结算货币以人民币为主,美元为辅。2012年缅甸人民币结算量为5.34亿元,同比增长3.29%;对老挝人民币结算量为6.45亿元,同比增长23.56%;对泰国人民币结算量为8.19亿元,同比增长3.14倍。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主要为植物产品、家用电器、百货、电力等产品,特别是近年来出口机电产品和植物产品日益扩大。进口商品主要为植物产品、木材及制品、矿产品、橡胶及制品等,近年来以发展“蔬菜换石油”、“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贸易为重点,泰国的新鲜水果类产品进口增速较快。

3.贸易结算方式以现钞结算、银行转账结算为主,汇款结算为辅。现钞结算。目前是西双版纳州边境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主要以人民币现钞为主,基本采用“钱货两清”的方式;转账结算。境外机构和个人依法办理人民币资金收付,通过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在境内银行进行资金划转方式进行;汇款结算。汇款结算方式主要是电汇,结算币种以美元为主。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推广,采用美元汇款方式结算的企业越来越少。

(二)西双版纳州境外投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国际间禁毒合作战略部署等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农业、林业、采矿、加工等方面的境外投资项目,鼓励企业“走出去”,坚持睦邻富邻原则,加强与老挝、缅甸的经济技术合作,有力推动了邻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地区稳定,壮大了外经贸企业实力,取得了良好的国际社会效益。截至2013年2月末,西双版纳州企业在国家外汇管理局西双版纳州中心支局办理境外投资登记手续29家。其中,23家为农业,1家为零售业,2家为房地产业,1家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家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家为旅游业。中方独资25家,中外合资4家。全州境外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为14212.79万美元,中方投资总额合计14104.09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居多,有19家,占全州境外投资企业的65.52%,国内投资主体基本为州内民营企业①。

西双版纳州境外替代种植企业项目涉及:橡胶、玉米、甘蔗、木薯、薏仁、印奇果等农经作物种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老挝的南塔、丰沙里、乌多姆赛、琅勃拉邦、万象、沙耶武里等省及缅甸的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第二特区及缅政府景栋等地区。目前,西双版纳州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已逐步将由替代种植向替代产业、替代经济、替代发展的更高层次转型,将替代种植拓展到旅游业、房地产业等领域,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地区基本为周边毗邻国家。由于我州辖内勐海县与缅甸、勐腊县与老挝接壤,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周边国家成为我州企业“走出去”的“主战场”。目前,西双版纳州29家境外投资企业分别分布于缅甸5家,老挝23家,越南1家。

2.投资行业以开展农业替代种植为主。由于橡胶收益高以及周边国家老挝、缅甸适宜橡胶生长的地理环境优势,橡胶种植基本成为境外投资企业农业种植的投资主流。

3.投资方式以实物投资为主。我州21家境外投资企业投资方式为实物投资,1家为现汇投资,7家为现汇和实物方式混合投资。全州境外投资企业中方投资中:实物投资10696.09万美元,现汇投资3388万美元,境外解决20万美元。西双版纳州境外投资企业实物投资主要是农业种植需要的种苗、化肥以及建设种植基地需要的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现汇出资的企业其资金来源全部为人民币购汇。

三、提升中老缅泰毗邻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举措

(一)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2010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在云南启动以来,西双版纳州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桥头堡建设的契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大力推进试点工作。有效减少企业汇兑成本和降低汇率风险,简化贸易手续;有利于外贸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支持我州企业“走出去”。2012年全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为20.76亿元,同比增长70.72%。

(二)有序开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极大促进了货物贸易投资便利化

全面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我州货物贸易便利化,简化银行单证审核和柜台系统操作,有效缩短收付汇业务的柜台办理时间。企业省去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和提高了资金周转率,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化服务。

(三)大力宣传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简政放权改革,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

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对直接投资项下改革的执行效果进行全面跟踪反馈,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同时鼓励境外投资企业“走出去”,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解决境外投资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四、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制约因素

(一)边境地区银行结算体系不完善,资金跨境循环流通不畅

中缅边境:与西双版纳州接壤的缅甸第四特区所辖的小勐拉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正规的银行金融机构,当地的非居民储蓄都是在相邻的中方打洛镇金融机构进行存取。因缅甸国内局势的特殊和复杂性,中资银行到缅甸国家边境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条件也还不成熟,导致未能构建中缅银行间合作机制。中老边境:2009年12月,中老边境贸易银行结算合作关系正式建立,但由于双边银行间调运人民币现钞进出境难、双方人民币资金清算头寸不足等相关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中老银行结算渠道一直通而不畅,目前中老银行结算业务发展出现停滞问题,亟待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解决。与此同时,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造成大量人民币现钞在边境流通和滞留在境外,不仅会给贸易经营者带来许多风险,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工作也增添了诸多困难。

(二)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政策难以满足双边经贸往来以及企业对外投资资金需求,非法出入渠道容易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

按照我国现行政策,出入境人员携带人民币限额为2万元。随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实施和西双版纳州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人民币出入境携带限额管理规定,远不能满足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资金结算需求。为此,企业基本采取通过“地摊银行”或人员直接携带等非正常渠道进行人民币资金的流通。如何调整管理政策,全面建立和拓展与周边包括缅甸、老挝在内的东盟国家间方便快捷的银行结算体系,各有关部门如何共同协调适时引导、推动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企业投资缺乏安全感,贸易国方向单一,易受周边国家政治因素控制

我州边贸企业主要的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都集中在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缅甸、老挝等国家在市场、投资环境方面远未完善,一方面政策法律环境欠佳。地方政府政策变动频繁,信用环境较差,对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不够,企业投资风险大;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相对落后。民营企业作为境外投资的主体,由于自身资金不足,难以对其境外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当地金融市场落后使得境外企业在后续经营中融资难的问题突出。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冲击。加之由于缅甸政府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政治关系复杂,容易诱发周边地区的金融、政治、社会生存环境等不安定因素,受此影响,西双版纳州企业贸易和投资面临不可预知性问题的几率也增多。

五、提升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境内外银行的金融合作,构建和完善方便快捷的银行结算体系

政府部门牵头,人民银行、海关等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境内外银行开展金融合作,积极构建中缅、中老、中泰银行间结算体系。一方面,鼓励老挝和泰国、缅甸的贸易合作伙伴公司到我国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积极引导境外企业进入我国银行结算体系,减少口岸现金交易量,为将来中缅、中老、中泰银行间结算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操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本着服务双边企业,推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发展的原则,大力支持、培育地区双边合作银行成为边境地区结算业务的主体,鼓励边境地区双边合作银行开展对方货币业务,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和规范的银行结算服务。

(二)加强中老缅泰毗邻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与毗邻国家构建相关工作联席制度,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首先,及时准确掌握毗邻国家经济政治形势变动情况,定期、不定期对边贸企业、境外投资企业发布风险提示和投资建议,有效引导企业规避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其次,通关手续便利化,对信誉良好的边贸企业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和检验检疫手续。再次,加快替代种植企业进口配额的发放频率,按季下发进口配额,便于企业及时将替代种植产品入境销售。

(三)完善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政策,实行人民币出入境限额分类管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境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头寸需求的现钞跨境调运、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携带人民币现金限额等方面的人民币跨境流通管理政策亟待修订和完善。建议修订、完善人民币出入境管理办法,对人民币出入境限额实行分类管理:对旅游、探亲等普通居民和非居民携带人民币出入境实行全国统一标准限额管理;对边境贸易、一般贸易银行结算渠道不畅的地区,允许企业在真实贸易背景下,按实际需求确定人民币出入境携带金额。

(四)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和经济文化交流,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目前人民币在西双版纳州周边国家老、缅、泰广泛流通和使用,人民币呈现区域化雏形。建议积极建立和完善中老缅泰四国金融对话机制,疏通四国金融信息互通渠道,积极寻求金融合作空间,加快推动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四国经济贸易往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确立云南“水陆空国际大通道”和“沿边经济大省”的战略地位,巩固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经济基础,发挥西双版纳州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扩大与老挝、缅甸、泰国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投资合作,共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注 释

①数据来源:外汇局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州缅甸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在西双版纳开展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西双版纳州HIV/AIDS 患者病因病机临床调查分析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