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

2013-08-15秦小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圣经归化英美

秦小红

(甘肃联合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经济活动生产方式为基础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语言、思想则是其核心。文化是动态的,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变化发展而发展。每一个民族和社会都有与其相共生的文化。文化既是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也是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使不同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跨文化交际或文化的交流产生翻译。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使翻译变得复杂。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除了语言转换之外,必然也涉及到文化的移植。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说过,翻译不仅仅只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要精通源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而且还要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研究必须被放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中译者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便是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的差异。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所独有的,一些东西在此种文化里家喻户晓,而到了另一种文化里却很难被理解或接受。这便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同时知晓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文学被认为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西方文学其实质就反映和代表了西方文化。因此文学翻译研究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研究(洪新莲,2005)。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不了解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正确地领悟和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因此,文学翻译工作者必须了解西方历史文化,正确领会和传递西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给读者展现西方文化的精华。

二、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渗透与英汉文学翻译

作为欧洲文学的发源地的古希腊文明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传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同时也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诸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毫不例外地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及《圣经》。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渗透

了解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翻译,就必须首先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因为古希腊罗马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孕育者和源泉。译者想要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及其作品所蕴含的寓意就必须不断地涉猎古希腊罗马神话,了解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祗和典故(杜娟,盛晓兰,2007)。古希腊神话故事对英美文学内容的影响足以表明其和英美文学深刻的渊源关系。许多西方文学艺术家们如莎士比亚、乔叟、哈代、雪莱、霍桑等都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汲取创作的素材,用古希腊罗马神话来丰富他们的写作题材。而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有不计其数的人名、名言、典故等都出自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例如,埃德加·爱伦·坡的名作《乌鸦》第八诗节:

Then this ebony bird beguiling my sad fancy into smiling,

By the grave and stern decorum of the countenance it wore,

“Though thy crest be shorn and shaven, thou,”Isaid,“art sure no craven,

Ghastly grim and ancient Raven wandering from the Nightly shore—

Tell me what thy lordly name is on the Night’s Plutonian shore!”

Quoth the Raven“Nevermore.”

这一节中第四行出现的theNightlyshore和第五行的theNight’sPlutonianshoree意思相同。据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地府有五条河流。这里的shore泛指地狱,在此作者以冥王地府的阴森幽暗来隐喻漆黑寂冷的冬夜。

这些神话故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并不熟悉,如此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领悟便会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致使译者很难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翻译起来也会倍感困难,而译作也就无法达到传递原语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目的。又如:

He was not Pygmalion, but Frankenstein.

这句话若直译成:他不是皮各梅良,而是弗兰肯斯坦因,中国的读者只会一头雾水,他们不知道Pygmalion和Frankenstein是谁或是什么样的人,从而也没法理解这个句子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这里的Pygmalion源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在古代塞浦路斯岛,有一个国王叫做Pygmalion,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个少女像,然后自己爱上了这个少女像。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寓意为“享受自己创造的美”;Frankenstein是著名诗人雪莱妻子所著的小说中的一个研究者,他创造出了一个怪物,而自己最终又被它毁灭,其喻义是“作茧自缚”。译者只有了解这些神话故事,才能正确理解原作并在翻译中以最贴切的译语将其转换过来。

(二)《圣经》故事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渗透

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对英美人的文化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基督教思想对英美文化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西方人将《圣经》(theBible)——基督教的正式经典,视为他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圣经》是西方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英语语言以及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圣经》故事也在西方人的日常语言、文学艺术中被广泛引用。例如,如“Oh,heavens(天啊)”,“God forbid”(绝不允许),“forGod’ssake”(看在上帝份上)等等都是西方人口头常用语。《圣经》不仅是一部基督教的经典,同时也是一部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的文学作品(王秉钦,2007:66)。在写作中,西方作者们也经常巧妙地引用《圣经》里的人物、词句和典故以丰富他们的题材。英语语言之中许多被广泛使用的词汇都是源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如“Absalom’shair”(押沙龙的头发)比喻“美丽反倒成了致命伤”;“deluge”(指上帝降的大水)指洪水;“Manna”(《圣经》中从天而降赐给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食物)象征意外收获;“Solomon”(所罗门)代表“有智慧的人”;“Satan”(撒旦)指魔鬼或恶魔般的人 ;“the apple of one’s eye”比喻心爱的东西;“scapegoat” 比喻心爱的东西;“scapegoat”指代人受过的人等等。这些原本其意义用于宗教的词语,已经逐渐随着人们的应用产生派生意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英美文学作品中源于《圣经》的故事和典故更是数不胜数。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三部著作《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都取材于《圣经》。美国作家福克纳的著作《押沙龙!押沙龙!》更是从书名到故事情节都套用了《圣经》中的大卫王与其子押沙龙的故事原型。

(三)词汇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

词汇与文化紧密联系,每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风俗民情都在其语言词汇中得以体现。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同一个词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涵义(焦郁青,2003)。简单举例来说,日常生活中的称呼语便能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例如:在中国,我们常用“老先生”、“李老”、“老王”等都来称呼对方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因为从古到今,尊老爱幼是我们一直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老”在汉语中常用来表达尊敬,在中国文化中,年长一般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而“old”一词在西方文化中往往意味着过时,赶不上潮流等,在西方国家,年龄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尤其对于女性,她们忌讳别人询问自己的年龄。在英美文化中,老人被称为“seniorcitizens”或“elderly”,而不说“old man”或“old people”。比起被称为“Grandma/Grandma”,他们反而有可能更喜欢被直呼其名。

文化差异渗透到语言的各个角落。表示颜色的词也不例外。英汉颜色词除了单纯地表示颜色之外,都有其比喻义,但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比喻义却千差万别。英语中表示嫉妒用““be green with envy”,而汉语中我们常说“眼红”表示“嫉妒”;中国人用“走红”表示很受欢迎,而英语中的““His business is in the red”中的“red”是“赤字”、“负债”的意思;我们的红茶在英语中成了“blacktea(红茶)”。汉语中的“黄色小说”是指色情文学,而美国人的色情电影是“blue movies”。另外,英语中颜色词也经常用来表示人的情绪品德。

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文化因素是英汉文学翻译研究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准确地传递双语涉及的语言文化信息以达到翻译的目的是许多译者多年来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翻译给我们提供一个了解西方和融入世界的窗口和工具。西方文学作品反映并集中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汲取西方文化之精髓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各种各样的翻译之中,文学翻译也是备受青睐。而且我们也有必要继续加大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力度。然而,渗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是译者在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从译法上讲,翻译总体上可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派,翻译家在翻译实践中所表现出的风格也基本上可以用“归化”和“异化”两种做法来概括。“归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是美国学者LaurenceVenuti于1995年率先提出的。这两种倾向集中体现了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立场。MonaBaker认为“一个翻译被看作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完全取决于文化形态的重构,翻译在这一形态中得到生产和销售;什么是归化翻译或什么是异化翻译只有在考虑到改变译入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得到界定”(MonaBaker,1998:243)。在中国,刘英凯(1987)、葛校琴(2002)、王东风(2002)等都对此做过论述。迟庆立指出,我们不能将“归化”和“异化”看作是是两个径渭分明的对立面。鉴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殊属性,在理论上来讲,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归化”与“异化”这一对概念,不管是从历时来看还是从共时看,都是相对而言的。这就意味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管是采用“归化”的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的策略,整体而言,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总会出现相互交叉或覆盖的情况。因此,“归化和异化只是两种大的方向,其具体程度是随着不同翻译方法所占的比重而变动的,并由此出现策略上的不同倾向。”(迟庆立,2007)很多学者已经通过对许多作品的不同译文的考察研究指出完全采取或归化或异化其中一种翻译策略来完成的译作是不存在的,多数译者而都是采用了归化与异化互补的多元的译法。尤其针对不同语言中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词句语义空缺现象,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多元互补的“并行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例如,著名电影“Waterloo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称得上是影视片名翻译史上的佳译。译者没有简单地将其“异化”为“滑铁卢桥”,因为这样不仅不能传达影片的悲伤情节,而且还会使观众产生错误的印象,以为影片是讲拿破仑惨遭失败的滑铁卢战场。事实上,片名中的“WaterlooBridge”是指英国伦敦的滑铁卢桥,因此,在翻译中,译者为避免观众可能产生的误解,变通借用了中国古书《太平广记》中“蓝桥相会”的传说,将“滑铁卢桥”转译为“蓝桥”。这样在点明影片的爱情主题的同时,也保留了原名中的关键词“桥”,并进而增添了“魂断”二字来暗示其悲剧色彩,可谓是“归”、“异”兼而有之的精彩译作。整个译名既保留了原名的基本形式,又忠实地传达了影片的内容。又如,王佐良先生所翻译的雪莱诗歌《西风颂》也是归化与异化相并行的。从一些词句的处理上看,译文归化过度,许多语句也有改译、漏译等现象。例如,如把“angelsofrainandlightning”译为“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省略了“angels”一词;把“Shook fromthetangledboughsofHeavenandOcean”译为“你摇撼天和海,不许他们像老树缠在一起”,改变了句式结构,与原诗意义甚有出入;“Thesea-bloomsand theoozywoods”被译为“琼枝玉树”,直接归化为汉语成语。还有第一节中的“ThineazuresisteroftheSpring shallblow”被译为“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回来”,译者可能出于东西方文化中东风与西风的不同寓意而改变了意象。但是王译中也有诸多异化成分。例如第二节中的“ofsomefierceMaenad”,王先生译为“象是酒神的女祭司勃然大怒”,把“酒神女祭司”这一典故翻译出来了(女祭司Maenad因崇拜酒神Bacchus而对他狂舞不止),使读者能够透过译文了解这一文化信息。同时王译在韵律方面也比较靠近原作,尤其是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押韵,几乎与原诗押韵一致,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诗的韵律和作者的艺术风格。

对于文学翻译中来讲,文化因素是译者不可避免的障碍,对于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以及读者对作品的领会。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的常用策略。二者相互依存,诸多研究已经证明没有哪一部译作只采用了归化或异化其中一种手法。过分的归化或异化翻译都不利于原文信息的传达和双方文化的交流。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多元互补策略才是处理好文学作品翻译的有用手法。

四、结语

作为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双语语言知识和学习一定的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知识。要想真正学习好一门语言就不能不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对每个文学翻译者来讲,西方文化知识与词汇、语法等一样,在翻译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冯书彬,孙丽颖,2002)并且,在本文前面已经陈述过,大量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西方文化的影子总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取材还是行文中典故、象征等的引用都无一不说明了文化对文学作品的渗透。所以,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缺乏有可能直接影响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并进而影响译文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程度。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语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积累。这样有助于缩小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影响,为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减少障碍,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真正达到翻译传递不同文化信息的目的。

[1]Baker, Mona(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1998.

[2]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3]杜娟,盛晓兰,西方文化之源——古希腊传统和基督教思想之观照[J].社科纵横,2007(3):168-169+40.

[4]冯书彬,孙丽颖,试论中西文化差异对篇章阅读的影响[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4):53-55.

[5]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中国翻译,2002(5):34-37.

[6]洪新莲,英语语言学习与西方文化影响[J].文史博览,2005(16):36-37.

[7]焦郁青,试论外语教师的文化素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1):34-36.

[8]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9]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6-28.

[10]王佐良译,英国诗文选译集[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圣经归化英美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归化(双语加油站)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