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湖湘文化把脉——读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
2013-08-15唐正杰
唐正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
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1],书不厚,却将湖湘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湖南人的精神、湖南人自近代以来的历史贡献,等等,如数家珍,和盘托出,让读者从中深切体味到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知湖南人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富有血性的精神气度,认识到自近代以来湖南人所承受的巨大牺牲,为民族国家的复兴强大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谢先生此书不单是一本“讲”湖湘文化的书,也是一部宣扬湖湘文化,彰显湖南人精神的力作。
一
肇始于清末民初的国民性讨论在发展过程中蔚然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思想界的一大盛景。无论是梁启超的“新民说”,还是晚出的鲁迅的“立人”思想,都把改造国民性,改变国民的精神当作民族复兴之道,强国之途。在鲁迅身后的三、四十年代,尽管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大的变化,广大民众有了大面积的觉醒,为了保家卫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但对国民性的讨论并没有因此停歇,尤其是在部分作家那里,如老舍、沈从文,等等,改造民族魂灵仍然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国民性批判一度让位于阶级批判。“文革”结束后,对国民性的讨论才重又开始升温,一些作家,如高晓声、阿城等,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执着于对国民性的发掘;与此同时,一部分学者开始执着于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包括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地域研究,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民性进行探讨。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历史浩劫之后,这些不约而同的努力共同见证了知识分子们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因而历史地与鲁迅、老舍、沈从文等前辈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谢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新近才出版,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专注于国民性和地域民性的讨论热潮于时间上诚然已有不小的距离。然而,细心的读者从书中不时表达出来的对湖南民性当下际遇的忧思、对承平时期全球化背景下湖湘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密切关注,不难感受到谢先生对湖南人文发展、经济发展的古道热肠,对湖湘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虔诚心愿。对于湖湘文化这样一种有着较多的优良质素的地域文化,如何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之中加以有效利用,这正是谢先生所关注并深思的,而且,这大概也正是谢先生撰写此书的一个初衷吧。
谢先生于2002年开始构想《湖湘文化十九讲》一书,逾时十年,2012年十月才出版,正是所谓“十年磨一剑”,没有一种霸蛮之气是不能为之的。读其书,如见其人,而著者事实上就是一位执教于珞珈山的湖南人。《湖湘文化十九讲》一书以“回望潇湘”为副题,其中“回望”二字所体现的正好是著者与自身母体文化的一种复杂关系:一方面,著者试图与母体文化蛮霸地保持一种适度的距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为湖湘文化把脉;另一方面,著者在讲述湖南历史现况时又不时置身其中,流露出一种无以割裂的复杂情感。试举两例:
例一,“重‘义’轻‘利’霸蛮观——呼唤湘商”一节。著者站在一个较远的位置,首先以左宗棠于童子试中语出惊人起笔,对湖南人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观提出质疑。接着,又以论辩方式直接对这种人生价值观给以批评,如书中所说:“湖南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本有他积极的意义。但把‘义’与‘利’置于绝对对立的状态,非此即彼,以‘利’专门陪衬‘义’,舍去‘利’的自有属性,特别彰显‘义’,占据‘义’的道德制高点,这看似清高,其实刚好表现了其狭隘、偏激的一面。因为即便是‘义’主宰一切,它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再后,著者甚至对湖南人骨子里缺乏自信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并深入剖析了湖南历史上没有形成“湘商”的文化根源。最后,在前面分析基础之上,著者为湖南如何走出文化困境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在全省范围内来一次文化观念的大讨论(这是湖南人的强项),培育正确的民主、平等、法制等市场观念”;“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培养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三是不妄取,不妄做”。顺势而发、水到渠成。像这样既破又立,破得中肯彻底,立得自然遂心。综观全节,著者的批评十分尖锐刺耳,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留情面。但由于著者本身就是湖南人,他对湖南这片广袤的土地,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有着一种特殊的赤子深情,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在著者激烈批判的背后,实则隐含着他对湖南经济、社会能有跨越式大发展的美好愿景。
例二,“小江也能掀大浪——屈原对湖南人性格的影响”。为了证明“湖南人常常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的‘小利’,有时甚至是生命”,著者一连列举了十数个湖南历史人物,包括谭嗣同、陈天华、夏明翰、杨开慧、向警予、雷锋、欧阳海,等等,并以他们的优秀事迹来证明湖南人具有舍生取义的血性精神。著者在列举这些历史人物时仿佛是一口气道来,不仅尽显历史的沧桑和厚重,而且不吝言辞,激情赞美,充分表达了自身作为湖南人所特有的自豪感。接着,著者又似乎站到了一个较远的位置,以“回望”的身姿,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湖南人这种集体的“血性”精神的文化源泉,从而将屈原自沉汨罗江,以死明志的行动与湖湘文化中“血性”精神的养成逻辑地联系起来。
总之,面对绵远悠长的湖南历史文化,著者抚今追昔,坏处说透,好处说尽,合情入理,情理并重,让读者在一种巨大的情感激荡中产生强烈共鸣,因而格外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任何一种地域文化都是一体两面的,优点和缺点往往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因此讨论时必须有所辨识和取舍,既不肆意夸大缺点,也不过度美化优点,如此讨论一种地域文化,才能让读者在两方面的比较中最大限度地接近客体对象,并获得教益和启发。
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地域文化不过是一种阶段性的产物。当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乃至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域之间,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因此,文化的输出与输入,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已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地域文化必将作为一种历史的中间物而卷入历史的轮回之中。在此过程中,湖湘文化必将在与他种文化的比较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优胜劣汰”,是一条已被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因此,放眼未来,湖湘文化的优质成分必将在竞争中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而其中劣质的不合时宜的成分则将被淘汰,各个地方的民性也必将在趋同中“化合”为一种全新的国民性,而在这一“化合”过程中,像谢先生这样,将一种地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加以厘清,以利于不同地域的人在交流中进行正确的取舍,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本好书如同一位好的老师,而读一本好书恰如聆听一位好的老师的谆谆教诲。《湖湘文化十九讲》在“回望”之中,展现出宏大的视野,将对历史的穿透力与对现实的敏锐感知有机结合起来,在品评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的基础上,为湖南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良方。不知湖南的父母官们是否已经读到此书,倘若是一般读者,在阅读此书之后,若能结合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来反思当下现实,或许也能得到不小的收获吧。
[1]谢发平.湖湘文化十九讲[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