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基础教育探索

2013-08-15张善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皖西中学美术

张善庆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现代社会,美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凡是人视觉触及的一切人造物,都需要美术设计[1]。人就生活在艺苑之中,教育如果缺少美术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美术教育不仅使人具有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是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然而,多年来的美术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教育思想,落后的教育观念,影响了美术基础教学的实际效果,培养美术的素质问题也成了一句空话。由于观念上的陈旧保守,概念上的模糊不清,一部分教师过分地强调美术的特殊性与美术课堂教学的特殊规律,以及技能技巧的训练,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去单纯的教学,将教育与美术教育对立起来,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一、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皖西地区农村中学普遍以乡镇分布,农村里普通百姓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制约,对美术这门艺术不太重视,认为美术只是副科,没有语、数、外等科目那么重要,在加上乡镇教育经费普遍缺乏,因此,对中学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

就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基础教学的状况来看,很长期一段时间里,地方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往往重视美术教师的公开课的教学质量和参加各种美术竞赛、展览的情况。把这些来做为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凭证,甚至是以点代面,和教师后期评优、评职称等联系起来,而在美术常规的教学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常规的美术技法的学习,可以说,按照美术的常识掌握美术技发上的技艺,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把这技法上的学习变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甚至是全部。如果是这样从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那就难以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不能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调查表明,当前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素质和美术教育教学较以前出现很大的改观,但也有些不适应的地方。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美术课堂来实施的,但当前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上到学校领导、教师,下到学生家长很多人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小科,可学可不学;在教学工作中,也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造成许多学校安排好的美术课程计划得不到执行,美术课时随时都会被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占用[2]。在加上目前皖西地区很多农村中学学生生源逐渐缩减,地方政府为了减少财政压力,减少了对学校的财政投入,致使许多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设备和用具老化、缺失,从而难以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实地走访调查表明,皖西地区很多农村中学没有设置专用画室,很少有石膏像等画具用品,有的学校美术课堂教学只是照本宣科,教师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种种原因致使皖西地区的农村中学生缩减以至丧失了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

二、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对课程实施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改革。所以,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是对课程的一系列改革。要在皖西地区建立系统化的中学美术基础教育体系,这种体系应当是科学的,人文化的。首先是实践性的:以启发创造想象力的美术课程为主,进一步实现美术教育的人文科学性质。其次,各个阶段上都应开设艺术鉴赏课或者同类的活动。只有从鉴赏中,从大量优秀的例子中,才能培养审美的眼光,鉴赏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各种形式兼容并蓄的,要提供各种观点、想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面对农村专业美术教师不足的情况,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美术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乡镇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对现有美术教材和分阶段的美术教育内容,应当进行充分地反思,对其中陈旧之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补充新的观念,以及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艺术的内容。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美术教育的内容似乎应该给以更多的关注。

高质量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经验,有效地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产生能力或倾向变化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产生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使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一种过于偏重书本中美术资料,教师处在知识的灌输的地位上,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主观意识得不到充分展现,是一种典型的单向传递活动过程[3]。一方面,要求美术教师应该积极从事专业创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

实践表明,在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实施教学不失为一条好的方法,它既符合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又达到了《普通中学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各学习模块的教学目标[4]。在皖西乡村,自然风光秀丽,面对大自然学生们更容易亲近,教师可以在注意好安全的情况下,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进行写生创作,进而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体验,这也充分体现了皖西地区农村中学教育的特点。联系地区实际,可以结合皖西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历史绘画,自编讲义,系统讲授。另外,还可以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制作美术用具和用品,即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这些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实用性强,往往能取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还可以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开办讲座,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了解民俗、民间美术的历史和本地区丰富的艺术瑰宝,使之热爱祖国艺术文化。

三、皖西地区农村中学美术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艺术的种类是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并逐步分化出来的。这种分化的趋势,实质上是艺术分工的体现,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的必然结果”[5]。美术基础教育必须要发展,这是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美术基础教育必然要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皖西地区许多农村中学自然条件优越。校园周围有山有水,挨着农民的田地……,山水相依,花木葱笼。利用地理优势进行自然环境写生教学,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写生,学生不但锻炼了技能,而且感受到了自然美,使学生更加由衷的热爱生活,热爱农村。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在探索基层美术教育体制改革,这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直接表现和必然结果。其中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应是对艺术教育的改革。因为,从事实与分析表明,相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稍显落后和薄弱,成了我国教育的软肋。势必阻碍文化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理应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艺术教育应该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艺术教育的作用在文化进步发展中将是越来越重要,且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关键。

相对于革命老区皖西而言,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加强中学美术教育的政策,把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落到实出。例如,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外活动,既能推动和补充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增强美感,培养实际能力的有效方式。实践中本着自愿的原则,注意吸收学习成绩好,专业思想牢,美术兴趣浓,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小组。根据培养目标,拟定活动计划,明确任务。活动内容与必修课相结合,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这样,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比较高,在活动中自觉地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本地区举办的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参观各级美术展览。让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农村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它将渗透到农村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而使皖西地区农村的教育教学有所改变,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这也对皖西地区农村美术教学课程改革有着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1]张文瑞.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教育[J].发展,2011(3):53-55.

[2]申瑞红.课堂领导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3]姜英杰.优化美术欣赏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中小学美育,2003(3):32-34.

[4]鲁粲.新疆地域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新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4):29-31.

[5]王宏建.袁宝林编.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9.

猜你喜欢

皖西中学美术
创意美术
在多解中学创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回马枪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回马枪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