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应凸显实践性特征

2013-08-15黄朝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课程课文

黄朝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要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1]”《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段话,对于编写一套科学的语文教材,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引申出以下观点:

其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实践性强。因此语文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坚持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其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谓“语文实践能力”,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材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培养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科课程既要关注共性,又要把自身的独当之任作为核心目标,否则学科将失去自己的特点和存在的意义。

其三,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有多种途径,如听老师讲问,看别人示范,自身实践等。比较而言,学生自己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是基本途径,而其他只是辅助的手段。因此,教材应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广阔平台与空间,应精心设计适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其四,要在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的规律。学习语言是有规律可遁的,这种规律是在语文实践中掌握的。教材在提供语文实践活动依据的同时,应引领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用以上观点来审视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我们的教材虽然较以往的教材有较大改进,但还存在诸多缺陷。现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简称“人教版课标教材”),作一些具体分析,并就语文教材如何凸显实践性特征提出一些建设性设想。

一、语文教材要设定明确的语文实践活动目标

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首先必须全面准确落实课程目标。

(一)全面落实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已为语文学习拟定了总目标,并且分低段、中段、高段拟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形成了一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教材编写,无疑要围绕这样的目标体系来选定课文,构建框架。

现有的人教版课标小语教材,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但还有较大差距。《语文课程标准》中拟定的学段目标,不少项目在教材中未能体现或未能充分体现。如关于标点符号的学习,在《语文课程标准》低、中、高三个学段,均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如高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然而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却看不到任何关于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不同用法的练习设计,能看到的只有两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故事中也没有包括顿号与分号的内容。可以说,标点符号这一项,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又如速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默读速读的培养是高年级阅读的重点目标之一。朗读也很重要,但《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低年级重在“学”,中年级重在“用”,高年级重在“能”。小学高年级的教学,默读要重于朗读;而默读中的速读是一项新的要求,更应着重关注。可是我们查阅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上下两册教材,共56篇课文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22篇,而要求速读的课文只有一篇,速读训练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不仅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吻合,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速读训练的状况也背道而驰。其他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能“推想”词语的意思,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等,在教材的设计中均处于仅仅训练一两次就告结束的状态。

语文教材应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切不可顾此失彼,重此轻彼。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全面落实学段目标,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前提。教材对一些重要目标的达成要作整体设计,既要多次重复,又要螺旋上升,形成科学序列。

(二)凸显语言学习目标

学会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要求。语文教材应该在每篇课文的设计中拟定语言学习目标,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纵观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不少单元提示或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竟无语言学习要求。如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单元提示: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还要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从这样的单元提示中,我们看到的只有“关爱他人”,而没有任何语言学习要求。四年级下册的第七组、第八组单元提示,也与此大同小异。

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也大都没有学习语言的要求。如五年级上册共28篇课文,其中略读课文14篇,占50%。凡略读课文,教材只设计了文前提示,再无其他体现编写意图的设计。这14篇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有简单的语言训练要求的仅5篇,其余9篇只有理解内容的要求,而无学习语言的要求。没有语言学习要求的略读课文占64%,如冯骥才先生写的《珍珠鸟》一文,是一篇十分精美的文章,编入教材后,文前有这样的提示:

从人和珍珠鸟的交往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启示呢?读一读下面的课文,想想“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

教师备课时,面对这样的课前提示,会产生疑惑:学习这篇课文,只要引导学生懂得文中的道理就可以了吗?从语言学习方面,特别是表达方面,不可以获得“启示”吗?这样的提示,对语文教学会产生误导。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教材编写却明显偏重人文,轻视语言,这既是潜意识中“政治第一”的反映,也是“道”驾于“文”的传统思维习惯使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2]的确,语文的情感珍藏在民族语言之中,把情感从语言中抽出,那已经不是语文教材中的情感了。

语文教材应该凸显语言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别的学科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何况《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语言方面对低、中、高各段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有什么理由把语言学习目标搁置一边呢?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提示和每篇课文前的提示,都应该有明确的语言学习要求。并且要求把学习语言与体会情感融为一体,以求言意兼得。

二、语文教材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

学母语应该怎么学?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提倡“熟读精思”,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方教育家们同样倡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中心。皮亚杰说:“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3]夸美纽斯说得更具体:“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4]我国现代许多学者也持这一观点。钟启泉先生指出:“母语学习是伴同生活进行的。”倪文锦先生说:“语言的本质在于使用,因此给予实际经验特别重要。”任何一种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同样的道理,学生的言语能力必须在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5]。这些观点,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论述完全一致。

语文教材的编写,要立足于学,为学生的学服务。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学语文,靠的是学生自己多读、多背、多听、多说、多写、多积累,在大量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语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教材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平台和空间。现有的语文教材已经注意到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在精读课文后一般设计了朗读、默读、背诵、思考、讨论、抄写词句、小练笔等实践活动。但在这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感。如关于朗读课文,从一年级起要求“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六年级还是“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年时间,除了朗读的内容不同以外,朗读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设计形式单一,难于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默读课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低、中、高三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低段要求学习默读,中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段要求有一定的速度,然而这些要求在教材中大都变成了“默读课文”,六年不变。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是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活动设计大都未形成具体过程。教材中多数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都十分简单、笼统,缺乏操作性。精读课文的活动设计大都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对某个问题你怎么看”;略读课文的活动设计往往只有“默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某个问题怎么回答”。面对这种笼统的“六年一贯”的活动设计,师生都觉得困惑。

第三,动笔的实践活动太少。如四年级上册共28篇课文,有动笔活动设计的只有14篇课文,其中9篇只有抄写句子;其余14篇课文,完全没有动笔活动的设计。“不动墨不读书”。学习语文,动笔的活动不可或缺。

第四,语文实践活动的量严重不足。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量,师生才有选择的余地。我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语文教材,课文篇幅与课文后的活动设计篇幅之比,大都为1:1或1:2,即实践活动的设计篇幅与课文篇幅大体相当。而人教版小语教材的比例大都为3:1或4:1,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篇幅远远少于课文篇幅。人教版小语教材精读课文后的活动设计,一般为每文3-4题,而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的时间为每次2-3课时。这样,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平均每课时只有1-2个,师生不仅没有选择余地,而且导致语文教学不得不在理解课文内容上不断深挖细究,学语文成了学课文。

语文教学,历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形态,教师不断地讲问,学生被动地应答;另一种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与此相联系的语文教材,也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文选型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材,它与范文讲解的教学方法相匹配,带有强烈传递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很难作为听读写的主体参与实践活动。另一种是以活动型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材,它虽然同样有文选,但侧重于学习者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实现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首先必须实践教材由“文选型”向“活动型”的转变。

活动型教材,要突出“活动”二字,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段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学生语文实践活动。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含盖以下因素

1.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将《语文课程标准》拟定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各个年级、各册的教材、各个单元以及各篇课文的学习之中。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应拟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如学习哪些字词、把握哪些句子,着重读好哪些段落、背诵哪些课文。领悟什么表达方法等等。语文教材如果没有设定具体的教学内容,那么,师生就会误以为课文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就会导致“教学课文内容”的现象永无休止。

2.要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板块和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是分课时进行的,每课时由若干个学习板块(一般为2-4个)构成。教材设计宜采用板块式结构,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学习模块,除了应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设计之外,还应有具体的学习过程设计。

怎样围绕学习板块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现举数例如下:

如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可以有如下过程设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划出课文中的长句,多读几遍;

(3)读长句需要适当的停顿,用竖线表示什么地方需要停顿;

(4)与同学交流是否把长句读流利了。

这样设计,不仅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明确集中,而且形成了一个具体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自觉学习为基本特征的。

又如中年级默读课文,可以有以下过程设计

(1)默读全文,学会边读边提出问题;

(2)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或在旁边批上一句话;

(3)与同桌交流你的问题;

(4)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提出,引起讨论。

这样的过程设计,立足于默读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板块。

再如高年级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可以有如下过程设计思路:“读课文,发现表达的秘密——呈现同类文章,比较表达的异同——设计写作情境,仿写,在写中运用某种表达方法”,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

还如学习词语,可以有如下过程设计:划出课文中有关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设计新的语境填写有关词语。成语多的课文,可让学生划出成语、理解成语、抄写成语,然后做成语接龙或猜成语的游戏。

总之,过程设计必须目标集中,立足于学习,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并有一定的操作性。这样,才能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学习板块。

3.要渗透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材的设计,要有知识的引领,有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渗透。小学生可以也必须学习一些简要的语文知识。如“一”字在不同语境中如何读音,两个三声连在一起如何读音,什么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基本句式、基本修辞手法、常用文体知识、常用标点知识等,小学生应该大体掌握,这有利于学生对汉语言形成规律性认识。现有的教材,完全忽视知识的教学,是不妥当的。

学习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但人教版教材中,极少看到学习方法的引领。如怎样朗读、怎样默读、怎样速读、怎样背读,在六年的重复学习中没有任何方法提示和规律总结,学生的学习常常给人原地踏步的感觉。

教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策略的引领,要作整体设计,有机地渗透在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以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语文教材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可单纯依赖记忆、模仿与简单重复,而要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并在过程中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人教版课标教材在这方面已作出努力,如在课文后普遍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整体来说,教材的探究性较弱,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难被激发起来。

试举一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后有这样几道练习思考题:

1.我要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课文讲述的事情很感人,我想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3.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以上三题,第1题朗读课文,千篇一律的题目,无探究性可言;

第2题读后说感受,不仅“千文同一问”,了无情趣,而且没有形成学习层次;第3题本可以形成探究过程,但又只限于“说些什么”,思维的空间太窄。

诸如以上设计,在人教版教材中随处可见。它虽然简约,但是太简单,太笼统,问题设计缺乏挑战性,也未形成探究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材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试从字、词、句、篇、点、习作几个方面入手,提供探究型设计的若干思路。

1.学生字

人教版教材的生字学习主要采用“随文识字”的办法,即在课文后列出要认要写的生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生字的呈现均采用在课文后列生字表的形式,呈现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学习过程。可否在生字表之后设计一些过程性练习,如发现偏旁相同的字,了解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找出与生字相似的形近字,比较异同;出示多音字,比较读音;设计生字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这样可以把生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学新词

词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是小学各学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比如《新型玻璃》一课,文中的“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冬暖夏凉”等词,就很值得一学。教材可按“划出文中的成语”、“查字典弄懂成语中关键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用词说句或写句的思路,设计一个探究性练习。这样从理解到运用,符合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温家宝总理曾到一所小学听一位教师教这篇课文,课后提出了如下意见:“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还有些词语的运用,可以讲得更宽一些,就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温总理的话,一针见血。我们还可以追问一句:为什么这位教师对“藕断丝连”这几个成语教得不到位呢?原因之一是教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设计;既然教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么教师当然也可以不教或教得随意。可见,教材的设计和引领,实为关键。

3.学句式

英语有900句,汉语中也有许多特殊的句式需要学生掌握。台湾南一书局出版的国民小学国语教材二年级下册,其中关于句式的练习,就达近20处。如“我会念句子”栏目下,设计了以下两组句子让学生自读:“只要喊它的名字,它就会汪汪叫两声”,“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只要你肯努力去做,就会有收获”;“如果有人看到,就告诉我好吗?”“如果有好看的书,请你告诉我好吗?”“如果你明天不能来,请先打电话通知我好吗?”前一组为条件复句,后一组为因果关系问句。学生读多了,对这类句式就会形成规律性认识。这种句式的练习,在小学各年级的教材中都可以有适当的安排。进入中高年级后,还可让学生自己去找类似的句子,或自造类似的句子。

4.学段落

现有的语文教材,对段的学习普遍未予重视。如何学好一段话,写好一段话,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训练,不可忽视。段的学习主要安排在中年级。可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段落,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段落结构,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发现特点,然后仿说或仿写一段,这样形成探究学习过程。

5.学篇章

中低年级学篇,重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高年级学篇,重在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引导高年级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发现文章的写作秘密,从而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内涵,并学着运用某种表达方法,是学篇设计一种十分重要的思路。比如五年级的《桥》一课,在悬念设置方面独具匠心,教材可以把学习悬念设置设计为一个探究学习过程:

品——品读课文,发现课文悬念设置妙在何处;

联——联系已学课文,想想哪些课文也有类似的悬念设置;

练——设拟一个没有悬念的语言片断,让学生改写为有悬念的片断。

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在香港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而大陆的语文教材相对较少。读写结合,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应尽可能吸收这些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6.学标点

选择课内或课外一些典型段落,删去标点,让学生加上恰当的标点,这种练习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教材在各学段均可因文而异设计此类练习。当下学生的作文,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与教材的引导直接相关。

7.学习作

教材中的习作,大都没有过程设计,也没有方法指导。用三个维度来衡量,“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几乎是空白。教材中的习作设计,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形成一个“走进生活——观察体验——积累素材——下笔成文——修改习作——交流发表”的过程。小学高年级,每学期宜设计二三次“生活调查作文”,教材可提供生活调查作文的思路和方法指导,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过程再下笔成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

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材编写应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弹性,集中体现在活动设计的选择性上。现行的人教版课标教材,已设置了选择题,但题量很少。如五年级上册,共28篇课文加8个综合练习,一共只设置了5个选择题,学生几乎没有选择余地。28篇课文中,有14篇精读课文,一般每篇课文要学两课时,而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平均每篇只有3-4个,平均每课时不到两题,还有什么选择余地可言!28篇课文中,还有14篇略读课文,一般安排一课时学一篇。可是略读课文只有文前一个简单的提示,文后没有任何思考练习,学生花几分钟读完课文之后,不知如何继续学习下去,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教材要有弹性,就要设计数量足够的层次不同语文实践活动,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选择的机会。否则阅读教学就会成为简单机械的重复。

课文之后的设问,也应有一定的弹性。面对同一篇课文,可以设置不同角度的启发性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问题难度大一些的,可作为选择题。

课外阅读指导应有机体现在教材之中。教材应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外阅读书目,如每文之后或每个单元后附上若干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

习作教学的教材同样要有弹性。每次习作,不宜固定为一个题目、一个话题、一种情境,可以设置多个题目、多个话题、多种情境供教师与学生选择。有选择,学生的学习才有主动性可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高尔斯基.思维与语言[M]北京:三联书店,1986.

[3]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M]北京:求是出版社,1988.

[4]夸美纽斯.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70.

[5]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人教版语文课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背课文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