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岂能让“男尊女卑”影响下一代——小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之二

2013-08-15沈冬妹王家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男尊女卑人物形象教材

沈冬妹,王家伦

(1.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江苏 江阴214429;2.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教材作为权威性教育媒介的代表,其中隐藏着的性别文化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性别价值观和性别平等意识。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0修订本12册书中有关人物形象的统计分析,对教材中有关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人物形象,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教材中人物形象向男性严重倾斜

笔者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从课文中的人物数量上来看,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占极少数;从主角人物的数量上看,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占极少数;从人物插图的数量上看,还是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占极少数;并且在插图中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女性被省略。所以说,教材中男性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远远多过女性。

男性不仅在数量上处于优势,在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同样也处于优势。教材中塑造的男性人物从事的社会职业类型非常丰富,有政治家、革命领袖、社会管理者、学者文人、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职业角色分布比较广泛,涉及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层次;并且男性从事的职业比较有声望、有地位,层次很高,而且层次越高的职业男性越多,他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舞台上施展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得到社会认可。相反,女性从事的社会职业就很少,只有教师、医护人员、运动员、作家、学生等5种,收入较少,技术含量不高;从社会职业的层次上看,女性职业偏向于社会层次较低的职业,在一些层次较高的社会职业中没有女性,比如在政治家、管理者等人物中,包括众多的革命领袖、国家领导人中没有出现一位女性。而作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第一届中央人民副主席的宋庆龄女士,课文也只是描写了她故居的樟树,体现的是其高洁品性,没有展现其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职业性的一面。

总之,在人物形象的数量上,男性占大多数,女性占极少数;在职业类型中,男性职业丰富且分布广泛;女性在大多数行业空缺,且多分布在低层次的职业中。所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职业结构上,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向男性严重倾斜,致使课文人物呈现单性别中心趋向。

二、教材中女性形象单一,社会性不足

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其实就是指在教材中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匹配的行为模式。”[1]49人来到这个社会,都会具有自己的角色。社会角色根据地位的不同分为先赋角色和获致角色。“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获致角色是指个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改变的角色。”[1]50比如我们的男女性别、家庭称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就是先赋角色,是个人无力控制与改变的。而革命领袖、人们公仆、科学家、艺术节、文学家、医生、教师、学生等这些通过后天活动和努力就可以得到或改变的就是获致角色。从先赋角色和获致角色的定义上不难看出,两者已经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能力进行了规范。显然先赋角色的活动被限制在家庭这个私人活动领域中,空间不大,展示的能力也有限;而获致角色则是除家庭以外的广阔的活动领域,空间自由、可以让多种能力得到施展。

教材中,共出现420位人物,女性有90位。在这90位女性人物中,有43位女性担任了先赋角色,占女性人物的47.78%。这些女性先赋角色被教材冠以“奶奶、婆婆、妈妈、女儿”等家庭或性别称谓,在教材中以“奶奶、婆婆、妈妈、女儿”等单一的家庭角色出现。她们被局限在家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从事着与家庭相关的活动,特别是占女性三分之一的母亲角色,虽然出现的次数比父亲多,但形象单一,一直扮演着“家庭保姆”的角色,从事诸如照料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子女等家务活动。而男性担任的先赋角色为32位,仅占男性人物的9.70%。这些男性的先赋角色就没有局限在家庭中,他们带孩子出游、学习深造、搞发明创造等,活动已经社会化了。

女性不光先赋角色单一,获致角色也很单一。教材中虽然也有为数不多的女性从家庭的私人领域走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舞台,担任了一些获致角色,如教师、学生、医护人员、运动员、作家等。同比男性丰富多彩的获致角色,女性的这些角色类型很单一,社会性不足。而且这些女性的获致角色大都处于服务性行业,充当“服从者”“照顾者”的角色,也带上了家庭化色彩。如:获致角色中以教师职业居多,课文中共出现了10位老师,其中有7位是女性,都是出现在“老师像妈妈”这样的情景中,如带领孩子秋游、深夜备课、教育鼓励孩子等。在这里,教师作为获致角色也被教材赋予了先赋角色的色彩,把女性养育下一代的职责由家庭向社会延伸了。

三、教材中女性形象固定,缺少个性

现实生活中,大众对男女两性有着固定的看法,认为男性应该独立主动、刚强果敢;女性依赖被动、温柔贤淑。这种固定的看法在心理学上叫“性别角色期待”[2]59。这种看法也反映在教材中,致使塑造的大多数女性形象被固定,人物面貌雷同,呆板单薄,没有个性。教材中出现的母亲,不管是伟人的母亲还是普通母亲,都有着勤劳善良、温和慈爱的性格特点;她们的活动也一样,辛劳持家、教育孩子。教材中出现的女童也同样如此,不管是残疾儿童(明明、小英),还是健康儿童;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苏联小姑娘娜塔莎、日本小姑娘美惠子、德国小姑娘杰奎琳),都是一样的可爱懂事;教材中的大多数成人女性,不管是老师还是护士都是一样的耐心亲切、无私奉献。教材只着重表现这些女性的共性,而没有展示她们的个性。反观男性形象,主人公个个形象鲜明,同样是写科学家的:竺可桢严谨治学,钱学森报效祖国,诺贝尔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同样是写伟人小时候:邓小平热爱学习,孙中山破除陋习等。而且在塑造男性形式时课文的叙述方式也很丰富,有记叙的、有议论的、有书信体的,形式富于变化。

而且教材中的女性很多都是以弱者的身份出现的,需要他人帮助,当与男性同时出现时,都隐藏在男性角色后面,面貌模糊。教材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最能体现这一点:一家四口户外活动,爸爸看报、妈妈聊天,比较爸爸妈妈的活动,就可以看出爸爸形象鲜明(爱学习);而妈妈和其他妈妈没什么两样,没有个性。下雨了,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爸爸是强者,妈妈是需要保护的弱者。接着儿子把妈妈给的雨衣披在蔷薇花上,儿子有爱心、形象鲜明;而女儿托利亚在文中一直一言不发,面貌模糊。

四、教材中女性形象缺少典型,榜样性不强

小学生由于年龄、智力、生活经验等原因,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凡是使他们感到有趣的事,向往的活动或是周围人们赞许的行为及他们羡慕敬佩的人物,都易于引起他们的模仿和学习。学习生活中,他们喜欢阅读一些生动有趣的读物,模仿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教材作为学生接触较多的权威性的正面读物,给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模仿的媒介。然而综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面虽然塑造了众多的性别形象,但女性形象很少,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可供其模仿的女性榜样人物更少。教材中出现的90位女性中有8位是作为典型人物来塑造的,这8位女性人物在课文中虽然是主角,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典型性不够,榜样性不强。这些人物有的年代久远,脱离学生现实,可模仿性很小,如《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有的只是些个例,且人物的塑造有些做作,真实度不高,如《番茄太阳》、《掌声》中的残疾儿童明明、小英,对于绝大多数的健康儿童来说她们只是书本上的榜样人物,现实中很难看到。同时教材为了塑造逆境成才的典型选取了《小草和大树》、《海伦凯勒》这些励志篇目,但里面的人物都是名作家的成名故事,与普通孩子的生活距离太远。虽然教材在塑造这些主角人物的时候也注意到了从古今中外等各个方面选取代表人物,但这些人物距离小学生的生活太远,很难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当提起课文中的女性人物,孩子们普遍印象不深。

综上所述,从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人物形象的分析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中出现的男女两性人物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从塑造的人物形象数量上看,男性占大多数,女性占极少数。从社会角色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类型和结构上看,男性的社会职业分布广泛,涉及行业很多,且各个层次都有;女性的社会职业类型被固定化,在大多数行业空缺,多分布在低层次的职业中。从职业角色的形象看,男性大多数从事与社会职业相关的活动,处于主动主导的位置;而女性多从事与生活领域相关的活动,多处于被动陪衬的位置。从塑造的人物品质看,男性几乎集中了人类所有的优秀品质,他们志向远大、德才兼备、勇敢坚强、积极进取;而女性大多数温婉贤良、勤劳无私,其中部分女性还承担了人类生活中阴暗的一面,如无知愚蠢、爱慕虚荣等。教材这样塑造的人物形象刻意地褒扬男性、贬低女性,人为地夸大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致使教材在性别上呈现出“男强女弱”的性别现象,“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其中隐现。这作为启蒙性权威读物,将会影响小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形成,影响其健康成长。

[1]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史静寰.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男尊女卑人物形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杜十娘的悲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