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叫我第一名》的隐性教育效果
2013-08-15杜丽华朱秀丽高俊丽
杜丽华 朱秀丽 高俊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43)
1968 年,美国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杰克逊在他的著作《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无意识的、间接的、非强制性的无形教育方式。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隐性教育是指英语教师根据预定的、明确的教育计划、内容和方案,在英语课堂上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如:英文歌曲,经典影视、英语新闻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深谙民族文化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1]60 以电影《叫我第一名》为例,分析影视作品在英语学习中的隐性教育效果。
1 电影《叫我第一名》内容简介
电影《叫我第一名》是源于真实人物而改编的故事。主人公布莱德(Brad)从六岁起患上一种罕见的疾病叫妥瑞症,这种病是由于精神压迫神经,导致大脑做出一些错误指挥,患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叫声,并不时地抽搐。患上妥瑞症后,布莱德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类似于狗叫的怪声,且身体抽动。最初,老师、同学甚至于他的父亲都认为他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而故意搞怪。老师误解他,同学欺负他,父亲训斥他……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别人的嘲笑使得他生活在不幸之中。但是幸运的是,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自始至终地支持着他。母亲坚信儿子不是故意搞怪,带他四处求医;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医学书籍,最终证明儿子是患上了妥瑞症。了解到妥瑞症无法医治后,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带着布莱德去参加了妥瑞症患者的聚会,希望从中获得支持。然而,令母亲失望的是,大部分的妥瑞症患者向疾病低了头,成为社会的边缘人,一生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中,断绝了与外界的交流。这不是母亲想要的结果,她毅然拉着儿子离开了这个聚会,并且继续为儿子能够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教育机会而努力。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和歧视,布莱德不断的更换学校,直到他遇见了一位善良而又开明的校长。校长给了他一次宝贵的机会,让他利用一次音乐会向全体师生解释他的疾病与焦虑,使得全体师生了解了他和他的疾病,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校长让大家知道,布莱德不是故意发出怪声,他无法控制,并呼吁大家一起帮助布莱德。正是因为这位校长和他的这次有意的安排,坚定了布莱德毕生追求教育事业的理想。他以优秀的成绩大学毕业,但因为他的妥瑞症,工作与他无缘。他面试过多达25所学校,虽然不断遭挫却从不放弃,最终凭借他的乐观心态、不懈努力而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优秀青年教师。
2 电影《叫我第一名》中的隐性教育
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练习听力技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在这部电影里,美国的教育观、家庭观、社会等级观等文化观念可以略见一斑。因此,这部影片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文化,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冲突而引发的交际错误。[2]
2.1 教育观
2.1.1 教育目的
中国的教育体制以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灌输为指导,以“社会定向”为核心,以让孩子成才为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应试教育成为了主流教育手段。应试教育的存在限制了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得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探索新知的快乐。
美国的的教育又如何呢?美国的一些关于学校的影片中常会出现棒球比赛、学校音乐会等场景,这部影片也不例外。布莱德小时候参加棒球比赛,表现出色。而影片中的音乐会上校长麦尔给布莱德创造了机会,使得全校师生了解了妥瑞症,为他赢得了理解和接纳,进而改变了布莱德的一生。显而易见,在美国的教育中,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学校也会安排其他的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的教育是以 “实用主义”为指导,“个人定向”为核心,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
2.1.2 教育内容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有着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内容较单一,注重学生智能的开发,而忽略了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在美国,是没有整齐划一的教学大纲的,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及任课教师情况来自定。内容丰富,且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在中国,二年级的学生是不开设地理课程的。而影片中担任二年级教师的布莱德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做运输的梅心,因此精心安排了一次地理课,使孩子们在娱乐中掌握了美国各州的地理位置。此外,在他的手工制作课上,由于调皮的汤姆斯制作了“weird”(奇怪的,古怪的),布莱德就即兴给同孩子们上起了语言知识课,讲解“weird”的用法。正在讲授的过程中,响起了梅心大卡车的鸣笛声,孩子们央求他同意他们出去看,明知有评估的教师和校长等在听课,他还是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这种灵活的安排在中国的课堂上是无法想象的。
2.1.3 教育方式
中国的教育方式属于管束型封闭式教育。[3]我们的传统课堂为“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教育。而美国的教育方式则为宽松型开放式教育。[3]影片中多处体现了这种教育方式。首先,宽松的教育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布莱德任教的山景小学的教室布置,温馨舒适,使人感到放松。甚至在教室里可以养宠物,使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这些小动物,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心。在布莱德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桌椅摆成圆形,相对而坐,布莱德则或坐或站处于中心位置。在地理课上,布莱德甚至和孩子们一起席地而坐。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更符合孩子们的好动的生理特性,有利于他们在娱乐中掌握知识。除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中美教学方式的重要差别。布莱德的第一次课上,他开诚布公地向学生们说明了自己的妥瑞症,并允许学生就心中的疑惑提问。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他们也真正地接纳了新老师布莱德。布莱德的另外几次课上同样是应用提问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让孩子们乐于思考,乐于学习。
2.2 家庭观
2.2.1 家庭概念
中国人重伦理,重亲情,生活往往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因此,在中国,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是很普遍的现象。[4]然而,美国社会的典型家庭为“核心家庭”,即只有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老人和已成年的孩子则不属于这个核心家庭范围内。影片中我们从布莱德的家庭成员以及布莱德的学生的家庭状况可以了解到这一点的不同。在美国,满18 周岁是成年的标志,父母将不再为其提供经济来源。影片中的布莱德在没有找到工作前,和朋友合租,为父亲打工等都很好的体现了美国家庭的这一原则。而中国社会的观念则是,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只要孩子有需要,不管孩子是否成年,父母都会无条件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付出。因此,作为回报,赡养老人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美国人把抚养孩子看作是一种社会义务,而美国老人的归宿大都是养老院,子女无需承担赡养的义务。
2.2.2 家庭成员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的“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观念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是中国家庭的这种“权威”关系依然存在。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被看作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依附于父母,服从于父母。美国崇尚平等,提倡“个人主义”,美国的家庭中各成员之间关系是平等民主的。[4]在家庭中,孩子是被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的,父母的作用是引导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朋友。影片中布莱德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事情,从看医生到职业选择,父母都和他商量,并给予建议,最后由布莱德自己来做决定。
2.2.3 社会等级观
等级和地位是社会的结构特征,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中。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等级制度尤为严格。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们在交往中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5]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如:在汉语中,有“你”和“您”来体现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而在英语表达中只用单词“you”来称呼,无论是长幼、上下级、还是不同职位的人之间,并无尊卑之别。在影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外,在家庭成员的称呼上,中国人是不会直呼父母长辈的姓名的,这会被看作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美国人不同,影片中,布莱德直呼其继母黛安(Diane)的姓名。同样,布莱德的女友南希第一次见到布莱德的母亲时,她的母亲说道“Call me Ellen”。(叫我艾伦吧。)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直呼姓名会显得更亲切自然。除了体现在语言称呼上的差别外,平等的理念还渗透于美国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影片中布莱德多次应聘的场景使我们感受到美国人的随意不拘礼的特征,无论是朋友,还是老板与雇员之间都是如此。而在布莱德课堂上,孩子们提出的尖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美国人等级观念淡薄的很好的例证。
3 结论
电影《叫我第一名》极具教育意义,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在英语学习中合理恰当的使用影视资料,不仅可以促进语言知识的吸收、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西方文化,并加以借鉴与摒弃,从而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提高。相对于显性教育手段,影视作品故事性更强,更易吸引人眼球,寓教于无形中。因此,英语学习中影视教育手段的融入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实现了显性和隐性两种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全面科学地提高了英语学习效果。
[1]李周红.高校外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64
[2]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4~166
[3]黄河清.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1):10~15
[4]闵正威,李昊凤.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9~22
[5]杨春苑.中美文化差异述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