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校风建设问题

2013-08-15刘士龙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刘士龙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1 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校风建设问题己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风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搞好校风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措施,直接关系着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2 校风问题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学风、教风等开展,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氛围以及对作弊、逃课的态度等,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管理、教学时间所占比例以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区别等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此外,问卷还设置了一道对校风建设的建议板块,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包括范围全面,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最后得出高职院校在校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根源问题

高职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或专科学校转化而来,2007 年之前其培养模式完全照搬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模式,其实也就是本科教育的缩减版。2006 年国家启动示范校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朝着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其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

2.2 环境问题

2.2.1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出现偏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受社会的冲击非常明显,加之就业与成绩的脱钩、考试考核的松散和“严进宽出”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出现了明显转变,不再把学习放在首位,很多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针对学生学习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积极的。但只有不足50 %的学生学习态度是积极的,而针对课堂情况的调查,在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课时,只有 60 %的同学选择“仍然会认真听课”。在“是否有过逃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的回答中,回答“没有”的仅占 10 %,这些都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说学风存在问题。

2.2.2 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存在偏见

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不少误解和偏见。由于客观上我们的高招办法规定了特招、一本、二本、三本和一专、二专的录取先后顺序,高等职业教育的录取工作安排在第五、第六批。于是,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高等职业教育是低一个层次的教育;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差生;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也仅停留在“低层次高等教育”的概念上,没有将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分开看待。而实际上除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其他社会人员、招聘单位、学生家长等均分不清高等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有何区别。

2.3 生源问题

生源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效应,这不光是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所有高等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许多独生子女不能很快适应高校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在他们身上普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不愿付出自己的艰苦努力来获得成功。二是高考分数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这反映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欠缺。而研究表明,人的智能表现是多方面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一般情可以反映这些学生逻辑数理智能表现一般,但是,绝对不能说明他们的其它智能也比别人低,相反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肢体动作智能等方面常常可能有不凡的表现。

2.4 机制问题

2.4.1 考核机制不能使教师将教学放在首位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但基本功能仍然是人才培养,即教学。而当前的考核和晋升机制使大学育人的基本功能被弱化。对教师极为重要的职称晋升机制中,教学被边缘化,主要考核指标变成了论文数量、期刊级别、科研经费量和科研项目数量,这大大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将教学作为副业,摆在了科研、论文和社会兼职之后。

2.4.2 奖惩机制不能使学生将学习放在首位

一是奖助学金制度不能有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当前与学习挂钩的国家奖学金覆盖面较窄,只有5 %左右。而与学习无关的国家助学金则覆盖面较大,有30 %左右。助学金不但不能激励学生学习,反而在发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助长了学生中的很多不正之风。二是学生就业与考试成绩严重脱钩,用人单位也只是将成绩作为一个不重要的参考,仅凭面试确定录用人选。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严进宽出的考核机制使学生根本不把学生当回事。高职院校很多课程的考核采取开卷的形式,学生根本就不学习,而且学生自入校开始,就知道考试不过可以补考,补考不过可以毕业补考,反正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不能毕业的,因而学生就放心大胆的不学习了。

2.5 特色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办学已经初步出现了自身特色,但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来讲,与本科教育相比,还不完全具备自身特色。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是这样做的。未来的高职院校,没有特色,无法立足。因为没有特色,意味着没有就业市场。市场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一批有特色、不可替代的人才。

3 高职院校校风建设

3.1 从管理入手加强校风建设

3.1.1 抓考试,促考纪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花样百出,而有的教师为了减少“麻烦”,想方设法让学生都“通过”,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大多忙于升本或求职,忽视对课堂教学的学习,教师出于为学生考虑,或多或少会相应地缩小考试范围,降低命题标准,这对整体学风的建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而在考风考纪的管理上,应通过建立督考小组,规范考试管理的各项环节,对考试全程进行严格的把关。

3.1.2 抓班级,促学习

班级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单位。创造良好的班风是建立优秀学风的基础。应从基层抓起、落实好班级学风的建设的管理。首先是以学生干部带头,制定班级纪律规定,班内进行量化考核,约束班级内成员的学习不良状况,其次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力开展“互帮互助、共同向上”的学习风气,加深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最后要建立班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班会总结近一阶段思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优点与缺点。

3.2 从教师入手加强校风建设

3.2.1 抓教学质量,促教风学风

抓教学质量应该首先改革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现在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应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其次是要严格课堂纪律,常抓考勤管理。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两项任务,在完成教书任务的基础上,也不能忘记育人。很多教师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玩手机、睡觉等学生不闻不问,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风学风,对认真学习的学生产生了坏的影响。

3.2.2 抓教师培养,促良好师生关系

随着当前网络的普及,课堂学习不再是能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弱化,交流也在逐渐减少,有许多老师到了期末都不认识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了解学生。因而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应建立课余时间师生互动交流机制,让教师不但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校风的建设。

3.3 从学生入手加强校风建设

针对学生,应该从理想信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入手。针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必须依靠学校、教师、辅导员共同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促进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风建设,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现象给校风建设带来长期负面影响。除了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外,还应该从教师和辅导员入手,通过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4 转变思想,凝练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校风建设首先应该从本科教育的圈子中脱离出来,转变思想,走自己的特色之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校风建设的根本所在。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校后续的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其次是准确定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就没有高职院校特色,也就形不成优良的校风。高职院校定位问题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最后经过长期积淀,凝练自身特色。

3.5 改革机制,发展内涵

当前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占到高等教育总和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阶段的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继续发展要面临的是提升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的问题。内涵建设涉及面广,特色、质量、管理、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都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这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等环节。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应实施科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特色,通过管理开展校风建设,使内涵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受根源、生源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认知偏离、生搬硬套、机制不合适、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要解决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的问题应该从思想根源入手,改变师生认知,从管理、教师、学生三个方面遵循高职教育规律,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从严格管理、改革机制入手,走内涵建设的路线。

[1]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2]耿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问题初探,职成教育研究,2011.09

[3]祝殿平.一般高校大学生学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1

[4]宋志鹏.大学生学风评价及建设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6

[5]蒋芹忠.对高职院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思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7]《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 号)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10]姚海涛.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