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易感人格特征研究述评
2013-08-15肖崇好
肖崇好
(惠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广东 惠州 516007)
一、引言
吸毒(drug taking)是指吸食非处方医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的概念还有药物滥用或物质滥用,它除了吸食非医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外,还包括抽烟、酗酒等。许多研究发现,初始吸毒行为受遗传、环境、和人格因素[1]的影响。吸毒易感性人格特质是指相对其他人格特质更能预测吸毒行为发生的特定人格特质。
二、吸毒易感人格特质
吸毒易感人格特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感觉寻求、冲动性、低自我监控和心理障碍。
(一)感觉寻求
Zuckerman[2]认为:“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是一种特质,它寻求变化、新奇、复杂及强烈的感觉和经验,而自愿从事身体上、社会的、法律的、以及经济上的冒险”。
在所有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人格特质中,感觉寻求是首要因素。刺激寻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0至1960年代的感觉剥夺实验,该研究发现人类对环境刺激有最低的要求,适当刺激可引发“唤起最佳水平”,个体感受最佳。Amigó及其同事[3]认为,在服药前,处于休息状态时,以外向人格特质的大脑激活作为基线,如果药物改变了大脑激活水平,且吸毒者基线激活水平不同,那么,药物的激活效应和人格,就可以预测特定药物对不同类型人的影响。有研究证明,在非物质滥用者中,尼古丁和安非他命的主观效应与感觉寻求相关。[4]
用老鼠实验,发现感觉寻求或新奇寻求是药物使用的可靠指标。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都发现感觉寻求是吸毒的首要原因。[5]
Eysenck等认为,外倾者较内倾者更易成为感觉寻求者。Amigó[6]认为焦虑和冲动是外向维度上的两极,是人格特质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特质。但Arria及其同事的研究[7]也发现,感觉到的危害是中低水平感觉寻求者吸毒的保护性因素,高感觉寻求者感觉到的危害与吸毒无关。但外向与尼古丁主观效应在不同性别中呈完全相反的相关,在男性中呈正相关,在女性中呈负相关;外向与尼古丁的强化作用有负相关。[8]这说明,对初次使用者来说,尼古丁这种新异刺激,对女性来说,并没有让高感觉寻求者感觉良好。
(二)冲动性
冲动性(impulsivity)是指从事不适当或适应不良行为的倾向。长期置于成瘾药物之下,人和动物都会出现冲动性药物寻求和药物吸食行为。
冲动性既是吸毒的决定因素,又是吸毒的结果。作为一个决定因素,特质性冲动是吸毒体验、吸毒和不能放弃吸毒的危险因素。[9]反过来,吸毒本身也会增加适应不良行为;这种影响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Perry和Carroll研究显示,冲动性表现为冲动选择或抑制失败,有证据显示:冲动性增加会导致药物滥用,以及随后药物摄食量的增加或调节异常。[10]药物滥用又可以增加冲动性,反过来,又会增加摄食量/调节异常。
一般认为冲动性包括行为去抑制和决策受损。与冲动性相关的人格特征包括疏忽、冒险、外向、刺激寻求、注意缺陷多动症。[8](1)行为去抑制。通过停止即将表现出来的占优势反应来测量行为抑制;停止任务(stop task)是最常用的行为抑制测量范式之一。它要求被试做的反应就是:在接收到“go”信号时“stop”他们的反应。这一范式让研究者可以计算一旦一种反应执行启动后,抑制这一反应所需的时间。Monteross等[11]研究发现,麻古滥用者抑制初始机械反应的反应时,比控制组要明显长;而在“Go”反应时上,与控制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说明麻古滥用者行为抑制受到损害。(2)决策受损。延迟折扣(delay discounting)和爱荷华赌博任务是评估决策受损的主要研究范式。Schilt等研究发现决策受损是第一次使用毒品的预测指标。药物依赖的严重性与延迟折扣量相关。[12]
Crone及其同事也发现,相对他人,在为自己做风险决策时更加冒险,在这一点上,高感觉寻求者与低感觉寻求者,没有差异;这说明青少年的冲动性更象是一种决策缺陷,而不是人格特质。从青少年初期到晚期,青少年风险决策从情绪化、冲动发展成为理性,至少部分反映了在决策中更加充分地整合了他人的观点[13],这可能反映青少年的决策行为越来越多地反映了包括他人在内的环境要求。
(三)低自我控制
犯罪理论中的自我控制理论[14]297认为,不同类型的犯罪都具有共同的特质:为了追寻立即、明确、简单的利益。绝大多数的犯人,只是想追求立即满足、不顾长远后果、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criminality)倾向者,或称低自我控制者。低自我控制者包含以下特征:立即满足的倾向,缺乏勤勉与毅力,冒险、体力取向,缺乏稳定的婚姻、工作与友谊,缺乏一技之长,自我中心、漠视他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与挫折容忍度低等等。
Conway及其同事[15]研究发现:药物滥用/依赖的个体,相对于非药物滥用个体,在约束上得分较低。在药物选择上,也跟约束有关:个体所选择药物越社会异常,约束力越小。研究还发现,与亲社会团体(如,家庭,社会)脱离,且同时或随后与反社会实体(如,吸毒的朋友)混在一起,是青少年吸毒和不良行为的关键指标;遭受社会排斥是吸毒人员成瘾的社会根源。调查[5]也显示,吸食麻古的决定性因素就包括强烈的同伴凝聚力、破裂的家庭、吸毒的父母、较差的父母监督等。但正如前所述,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吸毒者的自我控制低于非吸毒者。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还不能完全得出这样的结论:低自我控制导致吸毒。
(四)心理障碍
吸毒与心理障碍有高共病性。根据美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年满18岁患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与没有心理疾病的人相比,在过去的一年里,更可能使用非处方药物;另外,有心理障碍的药物依赖人数比例也要高。
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品行障碍、反抗挑衅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抑郁障碍都可以预测吸毒行为的出现。初始吸毒行为,也可以用边缘人格障碍来预测。
1.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表现出来的损害他人权利或社会规范的问题行为,包括:言语和肢体攻击、残酷对待他人或宠物、破坏性行为、撒谎、逃学、恃强凌弱、纵火、在商店偷东西、违纪等。青少年的药物使用问题,实际上,经常起始于儿童期的破坏性行为问题。[9]儿童高水平的多动、攻击、和不良行为经常会演变成为青少年的药物滥用。
在7岁到青少年期间,品行障碍包括吸烟、酗酒、吸食大麻、和其他非法药物使用的重要指标。这些研究大都消除了顺序效应:品行障碍先于药物使用和滥用。Martel及其同事[16]提出一个青少年吸毒特质取向的串联模式(cascade model)。该模式的假设有:(1)适应不良的特质增加了注意缺陷/多动的风险;(2)注意缺陷/多动增加了破坏性行为;(3)破坏性行为导致青少年药物滥用。如果该模式成立,那么,适应不良特质应该是吸毒的根源。这些研究对预防和干预药物使用和滥用有重要意义。如果这些研究结果成立,预防吸毒的最好方式就是防止品行障碍。
然而,这些研究也指出,品行障碍与物质滥用障碍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性别中、甚至在不同民族中,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越能根据品行障碍预测物质滥用障碍。但在Fergusson,Horwood等研究中发现,早期的行为障碍就不能预测17-25岁酗酒/精神依赖,以及大麻和其他非法药物的使用。行为不良对酒精使用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但控制了家庭、学校和同伴变量后,行为不良直接影响就很少,间接影响也不显著。这样,就不能说,品行障碍可以预测药物滥用。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症与药物滥用有高共病率[17]。青少年在表现出吸毒行为之前,由于没有注意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了行为抑制力,从而导致吸毒或其它不良行为。因此,注意缺陷是吸毒的基础条件之一。
有研究[18]发现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症可能会减少随后的物质使用障碍;但也有研究[19]指出,用精神病药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症,在随后的生活中,会增加自我服药的风险。使用共病性样本,在控制了注意缺陷多动症与品行障碍之间高共病性后,发现注意缺陷/多动症与药物使用和滥用有非常弱且统计上不显著的相关。[20]文献也发现,注意缺陷多动症预测药物滥用,一般是在临床样本或其他高危样本中。[19]
3.情绪障碍
Wittchene及其同事用德国青少年到成年初期的被试,在控制了品行障碍后,横向研究仍发现,抑郁、躁狂、惊恐症,与大麻使用和大麻使用障碍之间有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网络成瘾和药物使用障碍都与抑郁、社会孤独相关,精神病学共病性是一样的,即存在特定的情绪障碍等。Saban和Flisher回顾了1990-2008年之间93篇相关的英文文献,它们涉及物质滥用与情绪障碍;结果发现抑郁、焦虑与吸烟有关联,焦虑与酗酒有关联;这种相关随物质滥用的频率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强。
但用情绪障碍来预测药物滥用,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是个体发展过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也有人[20]认为是这些研究没有控制行为障碍。Pardini等(2007)发现只有存在严重品行问题的青少年的抑郁可以预测成年初期物质使用障碍。Costello等[20]也发现,在控制了品行障碍后,不能用抑郁来预测物质使用障碍。
所以,还不清楚在临床研究中物质滥用和情绪障碍(特别是抑郁和躁狂障碍)之间的关联,在一般人群中是否也存在;即使是有关联,是药物滥用导致抑郁,还是抑郁导致药物滥用,仍需深入研究。[20]
4.边缘人格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被描述成为“社会乖张(social contrariness)”和“始终使用他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DSM-Ⅲ,p.322)。在临床背景中,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是愤青、反复无常的病人,倾向于拒绝接受帮助、责怪他人,和以自我毁灭方式行动。
Stepp,Trull和 Sher[21]发现边缘人格障碍特征,可以显著地预测2年后的酒精使用。研究[22]还发现,高水平的特质性依赖需要出现在被诊断为边缘人格的住院病人中;边缘人格障碍与物质滥用的提高有关。[23]但也有研究指出是药物滥用[24]和冲动性[25]导致了边缘人格障碍。
三、将来研究趋势
如前所述,研究者认为感觉寻求、冲动、品行障碍、低自我监控、心理障碍等是导致吸毒的危险性因素。但在边缘人格障碍的研究中,却发现边缘人格障碍拥有几乎所有的这些吸毒易感人格特质。Meyer,Ajchenbrenner和Bowles[26]发现,边缘人格障碍与感觉寻求有正相关;边缘人格障碍更具有冲动性[27],冲动性可以预测边缘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也具备冲动性的特征,即边缘人格障碍存在行为去抑制、决策受损、和注意缺陷。同时,边缘人格障碍与自恋、自我同一性混乱、自他关系困扰、社会关系网络中缺乏核心成员,和情绪不稳定、情绪压抑等有关。脑机制的研究文献综述[28]发现,压力/情感管理,压力相关寻求或冲动性药物寻求,和抑制控制,这些过程的神经基础明显重叠;特别是,腹正中前额区,包括前扣带回,杏仁核,和纹状体都与精神兴奋药物依赖有关。因易感人格居于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之间[1],据此,推断边缘人格障碍可能是吸毒的易感人格特质。
无论是感觉寻求、冲动,还是低自我控制,都是健康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但当它们发展到极端时,就可能成为边缘人格障碍,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前已述及,Bornstein及其同事[22]研究指出,被诊断为边缘人格的住院病人,才会出现高水平的特质性依赖需要,但在门诊边缘人格病人中没有发现。冲动性是正常行为的一个维度,非常高水平的冲动性却是许多精神障碍的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症,或边缘人格障碍。[27]
那么,边缘人格障碍是相对稳定的、特质样的(traitlike)、或持续的,还是一个可塑的人格结构?
Gottfredson 与 Hirschi[14]30收集了 19 世纪中至 20世纪末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犯罪年龄分布,发现20岁左右是犯罪高发年龄,30岁以后明显降低,50岁以后几乎消失。Ceballos和他的同事[29]使用社区被试研究边缘人格障碍与脑成熟的关系;被试分四组,分别是只有品行障碍,只有边缘人格障碍,共患行为和边缘人格障碍,以及没有品行障碍和边缘人格障碍的控制组。脑成熟使用的是小于与大于17岁被试P300脑电波幅差异。他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控制组和只有边缘人格障碍组的P300波幅降低,但患品行障碍、共患品行障碍和边缘人格障碍组P300波幅没有降低;把边缘人格障碍病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一年和二年的治疗,结果发现,一般症状在第一年治疗中有的,随着时间推移,在第二年有明显改善;而抑郁在第一年有的,在第二年仍然有,没有显著变化。Lenzenweger和Castro[30]在文献综述中回顾了这样的纵向研究,它们涉及青少年和成人边缘人格障碍的稳定性问题,被试包括接受治疗和没有接受治疗的人,也支持边缘人格是一个可塑的人格障碍,它随时间推移而自愈。这说明部分边缘人格障碍在青少年后期可以自愈。
既然,边缘人格障碍产生于青少年时期,且具有可塑性和自愈性,那么它的发病和自愈机理是什么呢?Gunderson[31]对边缘人格障碍精神病理学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包括三个成分:情感、行为、和人际;前两个成分,情绪不稳定和冲动性是主要表型(phenotype),第三个精神病理学部分,扰乱的关系(disturbed relationships),传统上认为它是由环境决定。也有研究者认为,受损的心理能力,即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是边缘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
如前所述,边缘人格障碍始发于青少年,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成年人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青少年与成年人社会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差异;通过探讨这种差异及其所引发的个人和社会后果,就可以找到边缘人格障碍的致病心理机制,从根本上理解吸毒的易感人格特质。
[1]COSTELLO E J,ANGOLD A.Developmental transitions to psychopathology:are there prodromes of substance use disorder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0,51(4):526-532.
[2]ZUCKERMAN M.Behavioral Expressions and Biosocial Bases of Sensation Seeking.Cambridge[M].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1994:13-14.
[3]AMIGÓ S,CASELLES A,MICÓ J C.A dynamic extraversion model.The brain's response to a single dose of a stimulant drug[J].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2008,61:211-231.
[4]STOOPS W W,LILE J A,ROBBINS C G,et al.The reinforcing,subject-rated,performance,and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d-amphetamine:influence of sensation-seeking status[J].Addictive Behaviors,2007,32:1177-1188.
[5]SHARMA M.Determinants of Marijuana Use,Abuse and Dependence[J].Journal of Alcohol and Drug education,2009,53(1):3-6.
[6]AMIGÓ S.The unique-trait personality theory.Towards a unifi ed theory of brain and conduct[M].Valencia:Editorial de la 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Valencia,2005.
[7]ARRIA A M,CALDEIRA K M,VINCENT K B,et al.Perceived harmfulness predicts nonmedical use of prescription drugs among college students:interactions with sensation-seeking[J].Prevention science,2008,9:191-201.
[8]PERKINS K A,LERMAN C,CODDINGTON S B,et al.Initial nicotine sensitivity in humans as a function of impulsivity[J].Psychopharmacology,2008,200:529-544.
[9]TARTER R E,KIRISCI L,FESKE U,et al.Modeling the pathways linking childhood hyperactivity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 in young adulthood[J].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7,21:266-271.
[10]PERRY J L,CARROLL M E.The role of impulsive behavior in drug abuse[J].Psychopharmacology,2008,200:1-26.
[11]MONTEROSS J R,ARON A R,CORDAVA X,et al.Defi cits in response inhibition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methamphetamine abuse[J].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05,79:273-277.
[12]REYNOLDS B.A review of delay-discounting research with humans:relations to drug use and gambling[J].Behavioral Pharmacology,2006,17:651-667.
[13]CRONE E A,BULLENS L,VAN DERPLAS E A A,et al.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isk and perspective taking[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8,20:1213-1229.
[14]GOTTFREDSON M R,HIRSCHI T A.General Theory of Crime[M].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5]CONWAY K P,SWENDSEN J D,ROUNSAVILLE B J,et al.Personality,drug of choice,and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mong substance abusers[J].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02,65:225-234.
[16]MARTEL M M,PEIRCE L,NIGG J T,et al.Temperament pathways to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testing a cascade model[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2009,37:363-373.
[17]KALBAG A S,LEVIN F R.Adult ADHD and substance abuse: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issues[J].Substance Use and Misuse,2005,40(13/14):1955-1981.
[18]KATUSIC S K,BARBARESI W J,COLLIGAN R C,et al.Psychostimulant treatment and risk for substance abuse among young adults with a history of attention-defi 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 population-based,birth cohort study[J].Journal of Child Adolescent Psychopharmacology,2005,15:764-776.
[19]WILENS T E,BIEDERMAN J.Alcohol,drugs,and attention-defi 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 model for the study of addictions in youth[J].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2006,20:580.
[20]COSTELLO E J,SUNG M,WORTHMAN C,et al.Pubertal matu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lcohol use and abuse[J].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2007,88:S50-59.
[21]STEPP S D,TRULL T J,SHER K J.Borderline personality features predict alcohol use proble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05,19(6):711-722.
[22]BORNSTEIN R F,BECKER-MATERO N,WINARICK D J,et al.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Clinical context and 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10,4(1):109-127.
[23]PARIS J.The development of impulsivity and suicidality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5,17:1091-1114.
[24]WIDOM C S,CZAJA S J,PARIS J.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abused and neglected children followed up into adulth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09,23(5):433-446.
[25]TRAGESSER S L,SOLHAN M,SCHWARTZ-METTE R,et al.The role of affective instability and impulsivity in predicting future BPD featur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07,21(6):603-614.
[26]MEYER B,AJCHENBRENNER M,BOWLES D P.Sensory sensitivity,Attachment experiences,and rejection responses among adults with borderline and avoidant featur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2005,19(6):641-658.
[27]DE WIT H.Impulsivity as a determinant and consequence of drug use:a review of underlying processes[J].Addiction Biology,2008,14:22-31.
[28]LI C R,SINHA R.Inhibitory control and emotional stress regulation:Neuroimaging evidence for frontal-limbic dysfunction in psycho-stimulant addiction[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08,32:581-597.
[29]CEBALLOS N A,HOUSTON R J,HESSELBROCK V M,et al.Brain maturation in Conduct disorder versus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Neuropsychobiology,2006,53:94-100.
[30]LENZENWEGER M F,CASTRO D D.Predicting change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Using neurobehavioral systems indicators within an individual growth curve framework[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5,17:1207-1237.
[31]GUNDERSON J.Disturbed Relationships as a Phenotype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7,164(11):1637-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