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13-08-15李韶功
李韶功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超越缺陷,展示自我的创造力和价值,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促进康复,加大与社会的沟通交往。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约1706所,特教班有2775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1.9万人。因此,希望通过抽样调查,对我国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借鉴的建议,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关于特殊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通过调查,全国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开课率达基本达到100%,每周2节体育课,有的低年级另有1节保健康复体育课,这说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的开课情况很好,基本上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体育课教学。下面就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1.1 体育经费的投入
经费是一切体育活动开展的保障与动力,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特殊教育学校在体育经费方面投入普遍较少,大部分学校每年体育经费平均只有800元,最多的仅有4000元,最少的不足200元。并且经费来源大部分为国家财政划拨的部分教育经费,少部分为学生学费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为自筹经费与社会捐赠,但比例很少。
1.2 体育场地与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与经费是实施体育教育的物质保证,而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场地从2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不等,其中体育场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约40%。大部分学校都设有田径场、篮球场,并且占得比重比较大,约占总面积的60%,而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地则很少,健身房与康复活动室则屈指可数,只有经济条件好的省市有,器材种类都在20种以上。此外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设施明显不足,存在严重的地域差异。如湘鄂渝黔82.9%的特殊学校有学生活动的场地,而17.1%的学校则没有运动场地。而在有体育器材的学校只有48.6%的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到了国家教委学生体育卫生司规定的标准,51.4%的特殊学校体育器材未达标。
1.3 特殊教育体育教材与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学校执行90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有的学校为体育老师自制了教学大纲,有的学校则借用正常同年级的体育教学大纲,存在体育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技术过于复杂的问题,体育教学大纲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缺乏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课程结构体系欠合理,课程教学内容单调,因此很多省市进行了自编教材。如江苏省有1/3的教师使用自编的体育教材,并积极尝试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4 体育教学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条例》指出,特教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满足不同残疾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需求的同时,要追求体育课程的补偿缺陷与康复的功能。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球类项目,其次是田径与游泳,可是关于一些社会适应能力练习、职业技能的项目则很少。由此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性体育教学内容过多,特殊体育教学内容比较欠缺。说明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对残疾学生的身体康复、适应性的提高非常不利。
2.关于课外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
2.1 早操与课间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的学校对早操非常重视,如湘鄂渝黔100%的特校都坚持每天出早操,其他省市的学校约80%的坚持每天出早操。但是课间操开展的情况则不是很理想,大约只有65%的学校坚持每天出课间操。
2.2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
开展课外训练与运动竞赛可以调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并且还可以为国家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培养后备人材。但是通过分析,大部分省市由于各种原因课余训练开展的很不理想,课余训练每周1~3次的占大约64%,而课余体育比赛则更少,经常组织的约占32%,偶尔组织的约占52%,从不组织的约占16%。至于组队训练,参加比赛的学校寥寥无几。
3.关于特殊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分析
3.1 教师的数量
从所调查的对象可以看出特体教师明显不足,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比例平均约为1:70,体育教师和教学班之比约为1:6,每位体育教师平均课时10节左右。并且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特教专业毕业的特殊体育教师约为21%,体育专业毕业的特殊体育教师约占55%,而所学专业既非体育又非特教的特殊体育教师约占23%。
3.2 年龄与性别特点
年龄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整体中不同年龄教师的构成比例。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知识积累多寡、智力发挥高低的标志,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创造力的兴衰趋势,是师资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男女教师的比例约为3:1,在调查的203位特体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135人,占66.5%;35~50岁的教师有51人,占25.1%;50岁以上的有17位,占8.4%。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5年以下的体育教师34位,占16.8%,5~10的体育教师91位,约占44.8%,11~20年的78位,约占38.4%。说明体育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经验已有一定的积累,给当前和今后特殊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3.3 学历与职称结构
203名专任体育教师中约2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5%的教师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专科以下的教师约占33%。关于特体教师的职称评定,我们将其归为高级(中教高级与小教高级)、中级(中教一级与小教一级)与初级三个级别,其中高级教师42人,约占20%,特体教师97人,约占48%,初级特体教师64人,约占32%。由此我们可看出,近年来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学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67%的特体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的学历,教师的职称结构也有所提高,中级职称级以上的占大部分。
3.4 培训与科研情况
由于我国开展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比较晚,目前只有五所学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因此我国特体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在特体教师的队伍中有很多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还有一部分既没有学过体育专业,又没有过特殊教育经历,要想弥补体育教师知识缺陷,完善其知识结构,特体教师的职前与职后的进修与培训非常重要。但是通过分析与调查普通体育专业毕业接受过特教培训的体育教师仅约32%,另外,从培训的形式上来看,接受过长期培训的体育教师占12%,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体育教师约为3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体育教师比例很低,而且培训形式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说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特殊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很好的利用培训这一渠道完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弥补其知识缺陷。
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大约有65%的体育教师从未发表论文,科研工作经验匾乏,且发表的论文刊物档次不高,大部分在地市级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则很少。
3.5 特殊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比较滞后
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适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特殊体育教育效果。教育部1990年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当初编写的对象是轻、中度的残疾学生,但是,随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场地设施、医疗康复水平的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当初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则显得过于复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康复训练过少,体育教学大纲已不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4.结论
4.1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教师缺乏,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科研成果少;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教师数量偏少,且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
4.2 特体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中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成为体育教学的主导力量,并且体育教师工作经验已有一定积累,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比较有利,但是,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偏低,知识结构不全面,影响了体育教师对特殊体育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4.3 特殊教育学校中用于体育教学的经费特别匾乏,致使场地、器材等基本的教学设施严重缺乏,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4.4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开展的效果比较好,只是早操与课间操开展的不理想,课余训练与竞赛几乎没有;没有统一编写的体育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与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不相协调。
5.建议
5.1 加大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尤其加强西部地区的体育经费投入,购买充足的体育器材,建设足够的活动场地与健身房;鼓励课外活动与体育竞赛的开展等。
5.2 制定新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编写全国统一的体育教材。根据不同的残疾程度与类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5.3 扩大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提高全国特教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体制和模式,在普通高师院校与高等体育学院中增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
5.4 加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定期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体育教师进行技能与效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通过短期培训、进修、函授等模式,提高特教体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1]周坤,王力.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9):91-95.
[2]段辉涛,张健,等.对武陵地区特殊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9):188-190.
[3]段辉涛.对湘鄂渝黔少数民族地区特殊体育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7):62-65.
[4]张秀玲,魏剑波.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42-43.
[5]刘美奋等.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9):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