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
2013-08-15波石明义
修 波石明义
(1.哈尔滨金融学院;2.中国人保寿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过程的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和其他各项改革工作也在逐步的扩展过程中,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的改革制度,国企改革以及其余项目的改革都是需要建立在完整配套的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等等各种社会性的保险制度之下,只有基础工作完成好,建立在其之上的改革项目才能够完成好。所以一向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有大量的高精专人才的参与,因此培养大批专业的保险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人们的思想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对于保险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之外,各种商业保险也在兴起的过程之中。因此从社会保险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未来的保险业势必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操作部门。
一、保险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一般素质
(一)基本素质
1.理想和职业道德。激励人成长的目标就是理想,因此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强化道德修养建设能够在往后的工作中更加细致认真。大部分的成功人士,能够在自身的岗位工作中取得傲人的成绩,和他们自身的坚持不懈与吃苦耐劳是无法分开的,而这些品德都是因为其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所以,建立起为我国的繁荣昌盛为奋斗目标的理想,拥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
2.心理健康。只有树立起积极向上和韧性十足的品格,才可能在金融保险市场是捉住一闪而过的机会,迎接全新的挑战。现如今的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家人的百般疼爱下长大的,缺少奋斗的激情与遭遇挫折时表现的脆弱感,因此往往没有一个奋进的动力和目标。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需要针对保险的具体业务操作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缺陷,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应的锻炼,有效提升学生内心的心理素质。
3.思维理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信息呈现的形式是喷涌式的,各个信息互相融合交汇,造成思维形式对一个人的成才与否有重要影响,假如一个人的思想过于狭隘,那么不管是有多么优异的专业成绩,同样也无法成为一位合格的专业性人才。正确的思维理念能够对人的行动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因此,高校的保险专业学生培养,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养成开放式的学习思维习惯,使其自觉的认识到民主法制的重要性和自觉思维的重要性,使其能够以较好的姿态加入到全球化的保险竞争环境之中。
4.合作精神。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个人难以成大事的。保险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强、竞争性激烈的工作行业,需要各个人才之间的互相配合协调才能够在工作中将团队协作的优势发挥出来。与之相比,现如今在高校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无法良好的融入进集体之中,以个人为中心,个性强烈,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为了自身的名誉而去诋毁他人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而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甚至毫无用武之地的理念了。从这里可以发现,经常性的将沟通、宽容、谦让的思想理念灌输给学生,能够让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能够明白“双赢”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同时也是强化保险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内容。
(二)知识组成
1.稳定的理论知识是基础性条件。保险学专业在金融专业中属于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学专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金融学的基础之上。在我国,因为前文中提及的各项问题,造成保险教学和保险从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几乎是毫不相关,那么这就造成无法从金融学的全面角度分析认识保险学知识。假如保险学没有扎实稳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那么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必然是狭窄的。所以在培养保险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够过于的重视实践,而将基础理论知识抛诸脑后。与之相反的是,现如今的社会,人们最重视的就是物质性,人心过于浮躁,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哲学基础、数学、法学以及金融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这能够为未来的事业打拼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2.必要的专业知识。高校培养的保险专业人才是中高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杂乱琐碎的知识就不需要一一灌输了,使学生无法从密布的杂草中走进茂密的森林。可是高校保险专业学生需要依据基本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情况的改变,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性的为学生传授各个专业知识,这样造成的情况往往是和实际不相符,无法满足高级保险专业人才的一般需求。现如今,我们应该对各项专业知识进行整理,透过系统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准确细致的了解到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风险管理以及保险机构管理等等必要的专业性知识,广泛而全面的提升其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高校培养专业性保险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清保险专业实践理论
现如今我国的保险教学依然更为重视理论教学,而且教师队伍也是理论知识更为擅长,不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对培养以道德为核心的教育还是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造成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直接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实践教学体系落后
因为我国的高校保险专业建设还没有多长的时间,现如今的高校保险专业的理论以及实践课程体系改革设定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基本上依照的还是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对课程进行设置,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无法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人才。
(三)实践考核松懈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的本科院校,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对实践教学还没有达到理论教学的要求。使得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达成没有任何压力。例如大部分的学校在毕业前期让学生完成实践调查报告,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之后将实践经验整理上交。这种方式没有多强的实用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也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三、强化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措施
(一)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保险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行业,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点要求也决定了保险专业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利用好个性教学教育资源,包括了加入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安排学生进行专门的市场调研,以及安排学生到保险公司进行实际的岗位实习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众多保险专业课中设置实验课,不只在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这样的骨干课程,像保险营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保险中介等课程,也可以设置一定量的实验课。请专业性复合型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知识,清楚的了解保险行业的动态变化,摸清经营管理的发展脉络,完成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结合,慢慢的完善以及提升学生的实践专业能力。
(二)健全落实实践教学体系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应该针对应用型本科保险专业改进保险教材,加重实验课比例,设计与实际工作接轨的实验流程。其次建立专业化保险实验室,开发安装保险实验教学软件,最好是模拟保险业务具有仿真效果;再次,通过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指导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最后,与众多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便于教师进修、学生实习与就业,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教学科研模式。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学校在控制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需要慢慢的完成一个实践教学质量测评体系,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应用性人才。基于此项要求,需要打破之前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用学生的理论知识全权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质量,改变成为学生应用能力为评价标准,综合全面的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建立起人本主义的评价方式和判断标准,例如测评基本技能,考核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实践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对过程需要特别关注和进行有效控制,订立一整套相关的实践教学方案制度。
金融全球化的局面决定了保险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保险业开始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很多外来企业入驻我国,对我国的本土保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保险市场对高素质的专业性保险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培养专业的保险人才在高校本科专业中成为了必要性选择。
[1]徐爱荣.加强保险业合作.促进两岸三地和亚太地区经贸发展——“2009第三届亚太保险教育和培训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11(2).
[2]王晓震,陈思维.目标与模式:财经类课程双语教学的选择性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05(11).
[3]曹廷贵.金融专业推行双语教学的意义、困难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11).
[4]马淳正.金融保险专业“开发二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6):50-52.
[5]池小萍.我国保险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与保险市场发展对策分析[J].上海保险.201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