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政治文献的文体特色及其翻译

2013-08-15舒亚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体原文译文

舒亚莲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东·广州 510900)

一、引言

一国的政治文献往往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因此是他国了解该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文国家对中国的方方面面给予了高度关注,无论是中国政府对某一国际事件做出的反应,还是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等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但它们在报道上却常常有失公允,比如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人就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后进行游行示威时,称中国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feeling of nationalism),而在报道他们自己国家的类似行动时,却称之为“爱国主义”(patriotism)[1]。西文媒体不准确的报道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为西文真正认识中国造成障碍,所以中国政治文献的英译不能照搬西文某些媒体报道中的英语表达,它必须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文体概况

(一)文体的定义

在《汉典》里,文体被定义为: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维基百科对文体的定义为:文学作品的分类范畴。互动百科对文体的定义为: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孙丰果认为文体指某一个人、某一时代、某一语篇或某一体裁区别于其他人、时代、语篇或体裁的语言特征和表现风格[2]。综观以上对文体的定义,可以大致得出:文体研究的范围从广义上讲可涵盖文本的语言、内容、类型、风格和功能等。

(二)分析文体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内容、表达形式、功能用途等,因此有必要对其特色进行分析,以得出特定文体在措辞、造句、修辞、功能等上面的规律。一般而言,文学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文字的美学效果,因此较多地使用考究或华丽的词汇、富有变化性的句式以及多种修辞手法。而科技文献、说明书、报告等重操作性的作品则多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句式上较为单一,少用或不用修辞手法。而广告、旅游宣传文件等应用性强的作品侧重文本的宣传效果,旨在能被包括普通读者在内的大多数人更好地阅读,所以在词汇选择上尽量不用大词,句式上多用简单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也尽可能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翻译过程的初始阶段,对原文的文体特色做一定的分析,有利于在翻译时合理地对译文进行选词、定句、选用修辞等,也利用译者从原文的整体风格上把握译文的风格定位。另外,对原文的功能用途作一个宏观了解,有利于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作品被赋予的历史、文化、社会属性。

三、政治文献的文体特色分析

(一)政治文献简介

总的说来,政治文献是一切直接或间接涉及政治问题的文献的总称,它大致由官方文件、官方发言稿件、外宣材料和政治性论著等构成。政治文献在内容上可能涉及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的方方面面。如十八大中反映政治方面的陈述,“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反映经济方面的陈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反映文化方面的陈述,“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随着新中国的日渐崛起,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政治文献也将呈日渐增多的趋势。中国的政治文献要发挥好以下作用:传达中国治国的方针政策、陈述中国的历史人文、呈现中国的社会风貌、介绍中国的经济情况、传播中国的文化等。

(二)政治文献的语言风格分析

在措辞上,政治文献倾向于正式用语,而非口语体。拿政府工作报告来说,尽管它由领导人口头陈述出来,但其代表着一国政府的态度,一经宣读,直接面临国内外各界的密切关注,因此,使用正式得体的词,尤其是四字成语或词语能衬托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17大报告中的“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文中下划线系笔者加)其次,政治文献频用叠加修饰语来修饰某一中心词来突显语言的严谨性和节奏感,如17大报告中“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省略、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次,政治文献频用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words)。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3]例如在政治文献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四项基本原则”等。

在句式上,政治文献有如下特点。其一,频用无主语句。如18大报告中的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其二,频用祈使句。如18大报告中的“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其三,分句间外在联系松散,内在逻辑性强。如17大报告中“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乍一看,这两个分句间没有任何关系,而仔细分析会发现,其实“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结果,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是条件。汉语是一种形散神不散的语言,这在政治文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修辞手法方面,政治文献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但政治文献也不是完全不用修辞。在政治文献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暗喻,重复和排比。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暗喻的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使用重复手法的“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以及18大报告中使用排比的“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政治文献的政治性分析

政治文献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的最大区别是翻译内容的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4]。政治文献之所以具有政治性强的特点,还与它的文本类型和功能息息相关。根据文本的不同功能,纽马克(Peter Newmark)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5]。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三种文本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同一文本可能兼有两种文本或三种文本的某些特色。政治文献,总的说来,侧重于信息的传达,属于信息型文本,强调信息的准确信。政治文献的信息包罗万象,但总的说来必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准则,任何语义上的曲解或误解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政治文献的翻译必须讲求政治性。以下就17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分析政治文献翻译中可能出现的政治性错误及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后果。

原文: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译 文 :Resolve the Taiwan issue and realize China’s complete national unification.

在译文中,“台湾问题”被译成了“Taiwan issue”,“统一”被译成了“unification”,台湾自古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不容争辩的事实。台湾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给中国的内政问题,应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而“issue”(a matter that is in dispute between two or more parties)是指两方或多方之间有争议性的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6]。“统一”被译成了“unification”便忽略了台湾和大陆在历史上本为一体的事实。因此,这句话比较好的译文为:Resolve the Taiwan question and achieve complete national reunification.

四、翻译政治文献的几点建议

(一)忠实原文

政治文献翻译应忠实原文,这与政治文献要求能传达准确的信息密不可分。而这个“忠实”应落实到“忠实语义”和“忠实风格”两个层面上来。在翻译政治文献时,忠实语义上较难处理的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而忠实风格主要集中在选词的问题上。下面通过实例来探讨政治文献翻译中该如何做到忠实语义和忠实风格。

原文:十年动乱

译文 1:Ten chaotic years

译文 2:A decade of turmoil

译文 3:A decade of turmoil in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1966 to 1976

中国政治文献中出现的 “十年动乱”当然指的是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国内出现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它带有特殊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作为中国人对其不难理解,而对于读译文的外国人则可能不知所云。译文1中将 “十年动乱”处理为“ten chaotic years”,首先在语言表达风格上与政治文献倾向的正式得体性不甚符合,其次在语义上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不能吻合。译文2用“a decade of turmoil”在表达上简洁得体,但却忽略了原文本身所附带的文化现象,因此在语义上是与原文有出入的,只有译文3,在尊重语言得体性的同时,也考虑到源语的深层含义,是在风格和语义上更忠实原文的译文。

原文: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

译 文 1:Stressing on recognition of the basic reality is not meant to deny ourselves and be willing to fall behind.

译 文 2:Stressing on recognition of the basic reality is not meant to belittle ourselves and wallow in backwardness.

译文1和译文2在意思上都与原文基本吻合,但在措辞的风格上却大相径庭。原文中用的是四字词语,在表达上显得正式得体,铿锵有力,而译文1中用的 “deny ourselves”和“be willing to fall behind”基本上属于非正式的口语体,无法传达政治文献措辞正式得体的特点,因此译文2是在忠实语义的基础上,风格更为忠实原文的译文。

(二)尊重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受历史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某些相异之处,这些语言的差异在政治文献的翻译过程中不容忽视,译者不能字对字地翻译,更不能生搬硬套。以下举例说明在政治文献的翻译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差异。

原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译文:We will deepen the reform of monopoly industries by introducing competition,and strengthen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public oversight of them.

原文是政治文献中一个典型的无主语句,而且分句之间平行出现,没有任何联接词,看似无任何联系,经过分析后,会发现它们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体现了汉语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译文中,首先,尊重英语句子一般情况下必须主谓分明的规律,译文加了主语“we”,另外译文在处理上考虑到了分句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其实是取得“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方式,而“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应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并列,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意义层面的两个分句。译文中将“引入竞争机制”处理成“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状语,并将“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通过“and”并列,充分尊重了英语在表达上紧凑、联接上分明的特点。

(三)避免犯政治错误

政治文献的政治敏感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了解历史和时事,有敏锐的政治头脑,避免犯政治错误。不懂历史和时事、不具备敏锐政治头脑的译者是不适合翻译政治文献的。以下举例说明,译者应如何意识到政治文献中可能出现的政治性错误并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原文:中国大陆

译文 1:mainland China

译文 2:China’s mainland

当中国大陆被翻译成“mainland China”时,仿佛给人一种言外意思是还有另外一个“China”,而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原则问题,所以中国大陆可取的译法应为“China’s mainland”或“the mainland of China”,考虑到表达的简洁性,“China’s mainland”更佳。

原文:中国政府决定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译文: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decided to resume the exercise of the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with effect from 1july 1997.

当翻译这个句子时,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 “恢复行使主权”其实是“恢复主权”的意思,所以译文中的“exercise”就显得多余,其实不然。从历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但新中国成立后,已宣布不承认一切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割让香港是非法的,香港的主权依然属于中国。所以,我们只能说“恢复行使主权”,而不是“恢复主权”。以上两例说明,政治文献的译者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社会实事知识,并能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头脑。

五、结语

政治文献的英译对维护我们国家的政治利益、纠正西文对中国的敌视态度、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引起翻译界的重视。作为一种内容上包罗万象、表达上正式得体、功能上被赋予特殊社会使命的文体,政治文献的翻译要求在信息的呈现上既能忠实原文的语义,也能忠实原文的风格,既能关注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也能尊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同时,政治文献的翻译一定要译者有能觉察政治敏感性的清醒头脑,时刻牢记维护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大任,深入了解历史,关注时事,最大限度地避免犯政治错误。

[1]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18-22.

[2]孙丰果.文体、文体学与文体分析新解[J].作家,2012(10):163-164.

[3]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32.

[4]康晓芸.政治外宣翻译的文体特点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99-100.

[5]彭萍.实用旅游英语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9.

[6]过家鼎.注意外交用词的政治含义[J].中国翻译,2002(6):59-60.

猜你喜欢

文体原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译文摘要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I Like Thinking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文体家阿来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