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源语言外壳”在翻译中的应用
2013-08-15王军
王 军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铁岭 112000
一、释意理论概述
巴黎释意派翻译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代表人物为达尼卡·塞尔思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释意理论认为翻译总体上是解释性,翻译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寄于语言外壳的意义,翻译的目的是为交流,翻译的任务是转达交际意义。所以在翻译中译员不应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它强调翻译的准确性,更注意意义的对等,而不是苛求词语的对等,所译的是意义,而不是语法,不是单个的字词句。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为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即译文能在其读者那里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效果。因此,不能以词句,而应以交际意义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释意理论首先把语法同语义分开,指出翻译是释意,认为翻译过程是由理解源语意义(Understanding)、脱离源语外壳(Deverbalization)、重新表达(Re-expression)三个步骤组成。Seleskovitch认为,理解和表达之间,存在着一个意义与语言分离阶段,即“脱离源语言外壳”阶段,“脱离源语言外壳”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概念。从这个角度译出的文章符合目的语的行文习惯和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让译文读者读起来自然,没有翻译腔。它要求翻译者摆脱源语言形式上的限制,深入思考源语言所传达的意义,并把它用目标语言传达出来。具体地说,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意义,也就是交际意义,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目标语言将这个交际意义表达出来。
释意理论强调,翻译工作者的目的是语言蕴含意义的传达,而非单纯机械的语言符号转换。当今,释意理论在翻译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影响与意义。
二、“脱离源语言外壳”的多种表现形式
学生由于受英语语言知识有限以及翻译理论缺失的影响,习惯地认为翻译过程就是建立字与字、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的对应关系上,“脱离源语言外壳”理论的引入,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明确的翻译思维,指导其正确有序的翻译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一)摆脱语言的语法束缚
例句1 This book is the beginning of his fame.
译文一:这本书是他名声的开始。
译文二:这本书是他成名之作。
译文一是典型的翻译腔,完全拘泥于英语的语法结构,只着眼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和对等,在表达这一层面上比较欧化。译文二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自然流畅的译文。
例句2 It is a small,old-fashioned but important port.
译文一:它是一个小、老式的、但很重要的港口。
译文二:它是一个老式的小港口,但很重要。
译文一符合中文文法,但读起来拖沓冗长,不够自然顺口。译文二略微地调整了句子结构,显得干净利索。
例句3 因为你真正生活过,已达到了平和安详、淡泊名利的境界。
译文一:Because you have really lived,you have reached peacefulness and serenity and the state of neglecting fame and money.
译文二:You have really lived your life that now arrives at complacent stage of serenity,indifferent of fame or wealth.
译文一的have reached peacefulness and serenity and the state of neglecting fame and money.犯的毛病是拘泥与原文的句式,片面追求两种语言形式上的机械对等。而译文二对原句进行灵活调整,不但语言地道,而且显得十分优美流畅,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既忠实于原文又通顺。
以上原文如果按形式翻译,虽然未违背原文意义,但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腔严重,要克服翻译腔的关键在于改变思维习惯,以释意理论“脱离源语言外壳”为指导,摆脱文字束缚,才能进入到译入语实境,学会用符合译入语语言规范和习惯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样才能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所接受,达到通顺的标准。
(二)摆脱单词对应单词的束缚
例句1 The newspaper must provide for the reader objectively selected facts.
译文一:报纸必须为读者提供客观地挑选出来的事实。
译文二:报纸必须客观地选择事实加以报道。
译文一对原句进行字对字的直译,虽然也还通顺,但意思不够直接明白。把英语译成汉语时,却是一种外语式的汉语。译文二对原句稍加变通,读起来更为顺畅。
例句2 He was such a wet blanket at the party that they never invited him again.
译文一:他是那次宴会上的湿毯子,人家再也不邀请他了。
译文二:他在那次宴会上令人扫兴,人家再也不邀请他了。
译文一对原句的a wet blanket的直译,只着眼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和对等,而忽略了其意义。
例句3 His tale has been told.
译文一:他的故事已讲完了。
译文二:他的气数已尽。
译文一没有脱离语言外壳,按字面意义翻译,与译文二的正确翻译大相径庭。
从以上例句不难看出,词汇所表达的意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字面意义(denotation)和引申意义(connotation),字面意义只是词汇意义的基础,翻译时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点上,僵化、孤立地去理解,要做到脱离源语言躯壳,译文只能忠实于原文意义而非形式。
(三)摆脱字面意思避免误译
例句1 我不会拖你的后腿。
译文一:I won’t pull your leg.
译文二:I won’t be in your way.
译文一的pull your leg根本不表示拖你的后腿,而表示“愚弄你”,译文二的be in your way.虽然与拖你的后腿在字面上不对应,却有着完全相同的阅读效果,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标准。
例句2 我一点也不敢放松自己。
译文一:I dare not loosen myself.
译文二:I dare not relax my efforts.
原句的“不敢放松自己”是不敢有任何懈怠的意思,而译文一意思是“我不敢放开我自己”(如身上的绳子等)译文二才真正解读和传达了原句的意义。
例句3 他被逼得走投无路。
译文一:He was driven not to go anywhere.
译文二:He was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
译文一是中式英语,译文二是符合英文习惯的。
(四)摆脱字面意思抓住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
语言与翻译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渗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词汇、句子、语篇等,而词汇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等关系最为严密,最明显地承载着文化信息,并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活。对异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汉语表达原文之意。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广泛。
例句1 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译文一:那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
译文二:这是一弯下弦残月。
译文一用“又老又破”来对应old and ragged以致产生令中国读者十分费解的“又老又破的月亮”,而译文二在保留原文的old and ragged比喻形式的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读者对月亮的表达习惯。
例句2 Do you see anything green in my eye?
译文一:你看到我眼中有绿色的东西吗?
译文二:你以为我幼稚可欺吗?
在英语中green除表示绿色的基本意义之外,还有“未成熟的,无经验的“等引申意义。译文一按照基本意义,将原文这一日常口语译得不堪理解。
例句3 你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译文一:You really do refuse to give in 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
译文二:You really do refuse to give in until all hope is gone.
这是一句带有中国地域文化特点的谚语,如果把“不到黄河不死心”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 国外读者就会因不了解其背景而百思不得其解,而根据原句想要表达的真实意义,采用until all hope is gone.更能表达原语的确切含义。
综上可以看出,翻译人员必须具有思维的双重性,即用一种语言理解,用另一种语言表达。除了精通两种不同的语言外,精通两种不同的文化也是翻译人员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它要求译者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还必须涉猎另一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脱离源语言外壳”对翻译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
释意理论对翻译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释意学派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不应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话语、语篇等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借助语言及超语言的各种知识来识别、体会,综合出语言外壳包裹下的信息。因此,翻译教师要指导学生努力脱离语言形式,关注源语的思想或内涵,进行有效的翻译。学生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在翻译过程中,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损害原义;另一个极端是尽量在译语中寻找原语的对应物,造成译文完全归化为汉语的使用习惯。因此,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生词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要只停在字面意思上,要让学生多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把意思吃透,要养成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的习惯,要做到脱离源语言躯壳,就要学会充分考虑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手段,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语信息所具有的意义。由于“脱离源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既是原语言理解的结果,又是译文表达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注意力始终指向原语信息的整体,要学会对原语的内容进行思维加工,确保表达出真正的交际意义。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课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改变学习者先入为主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训练模式,教师有意地要求学生摆脱源语形式的束缚,深化了学生对英汉双语翻译的认识,学生的翻译兴趣更加浓厚,课下进行翻译的实践主动性也更高。
四、结语
良好的翻译行为需要优秀的翻译理论指导,释意理论核心“脱离源语言外壳”阶段为学生提供了理论方法,使学生在翻译时能更灵活地运用两种语言,对学生的翻译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来不断提升翻译教学的效果。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傅敬民.当代高级英汉互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