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013-08-15周书梅
周书梅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诠释语用学。语用学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翻译领域的影响,用语用理论来指导翻译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用顺应论对翻译的解释功能和指导作用。
一、顺应理论翻译观
Verschueren的语用观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他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人们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以便满足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这三个特性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变异性和商讨性是基础,顺应性是目的,语言如果没有变异性和商讨性,顺应性就无从谈起。Verschueren主要从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等四个方面来解释语言的使用。
同一切交际活动一样,通过语言转换来实现的翻译活动也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译本就是这一选择过程的产物。而且,翻译中语言选择的过程更是一种双语间复杂的选择过程,一种多层次的顺应过程。翻译过程中的顺应是指“在使用目的语文化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中,译者使自己的翻译活动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双方的认知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选择语言时要顺应于原语和目的语双方的语境关系,语言结构等因素,要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做出动态的顺应,其中语境关系顺应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二、翻译中的语境顺应
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顺应于具体的语境是不言自明的。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后来经英国伦敦学派语言学家Firth的扩展,语境从上下句的关系扩大到大的语段,以及话语使用的主客观环境。Halliday(1978)归纳出位数很少的、独立于具体语境又为所有语境共有的变量,认为语境变量可以分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种。Verschueren(1999)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
语言环境是确定词义的关键所在,孤立的词语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处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确定其意义。比如英语中的head一词,它是个多义词,只有处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意义。①He was badly wounded in the head.②You should use your head a bit.③The dinner cost us five dollars a head.④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the heads of government of the four countries.
然而语义的把握仅靠该词所处的句子还不够,许多情况下必须借助于更为广泛的语言环境来选定该词语的真正含义,如相邻的句子、所处的段落乃至前后章节。请看例句:
E.g.So that when Lieutenant Osborne,coming to Russel Square on the day of the Vaux hall party,said to the ladies,“Mrs,Sedley,Ma’am,I hope you have room;I’ve asked Dobbin of ours to come and dine here,and go with us to Vaux hall.He’s almost as modest as Joe.”
(W.Thackeray:Vanity Fair)
Version:到游乐场去的那一天,奥斯本中尉到了勒塞尔广场,就对太太小姐们说:“赛特笠太太,我希望您这儿有空位子。我请了我们的都宾来吃饭,然后一块儿上游乐场。他跟乔斯差不多一样怕羞。”(杨必译)
在本例句中,请注意“modest”一词的翻译。Modest具有“谦虚”、“客气”、“羞怯”、“端庄”等多种含义,只有依赖上下文才能确定其意义,这儿所说的上下文指的是广义上的文本语言环境。本例句属于《名利场》第5章,从第3章的最后一句话不难看出乔斯的性格,“Poor Joe,why will he be so shy?”(可怜的乔斯,他干吗那么怕羞呢),而且在此书第5章之后的一句话也说明都宾 “怕羞”:“He had arrived with a knock so very timid and quiet.”(都宾他来的时候怯生生地敲门,声音很轻。 ),由此可见,译者把“modest”翻译成“怕羞”正是顺应了modest所处的语言环境。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顺应于原文本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原文本。
在交际语境中,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语用学中所谈论的语言使用者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种种制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英国翻译理论学家苏姗·巴斯奈特认为,如果把文化比喻成人的身体,那么语言就是人身体的心脏,只有身体与心脏相互协调,人类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外科医生给病人做心脏手术时,绝不会不管病人心脏周围的身体状况。翻译人员从事翻译工作时也绝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地看待翻译。也可以说翻译就是通过语言的转换来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域文化的桥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具有高度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这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使自己的思维运作动态地顺应于原语文化语境和目的语文化语境,进而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首先,译者要设身处地,根据原语文化语境来理解原文;然后,再着眼于目的语文化语境,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达为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译本。
下面以陶渊明的诗《责子》中的两句译文为例。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30例。入组标准:①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已行PCI术,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②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冠心病患者。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A-shu is eighteen,
For laziness there is none like him.
A-shuan does his best,
But really loathes the Fine Arts.
这是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给出的译文。从上述译文中不难发现,译者把年龄译错了。根据汉语言文化,“二八”指16岁,比如“二八佳人”,不是28岁,也不是18岁。把“二八”译成“eighteen”,译者显然不熟悉汉语中有关年龄的这种特殊表达方法。另外,“行志学”一句出自《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因此“阿宣行志学”的含义应该是:“阿宣即将15岁”,而不是英语中要表达的意思“does one’s best”。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是正确翻译的关键,译者必须顺应于原文的文化语境,去理解原文本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而不是根据自己母语的思维方式来类推原文本的意义。
三、翻译中的语言结构顺应
语言结构的顺应指在选择语言时译者顺应于话语的构建成分,即从语音结构、词语层面、句式方面到命题结构和各种超句单位,要顺应于语码和风格,另外,话语的选择还要顺应于不同的话语类型和一定的话语构建原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选择语言时要考虑到各种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结构层面上,根据不同的原则进行选择活动。
从语音层面来看,译者选择译文时要注意音韵效果,在考虑如何传达音韵特点时,要顺应于目的语的音韵特征,尽可能地传递原文在音韵上的美感。请看下例: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I see but seek in vain,
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so drear,
So lonely,without cheer.(许渊冲译)
原文所运用的叠字结构不仅能够调整音节,增添声音美,而且还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如果把 “寻寻觅觅”机械地直译为 “Seek,seek;search,search”,那么译文就变成了祈使句,给人的感觉是命令读者去寻找。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使用脚韵[ein]和[i?],多次连用头韵[s],来传达原文的音韵美,而且[s]音给人一种凄凉感,这正顺应了原文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伤感之情。
从句子结构层面来看,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的语言结构侧重于形合,汉语的语言结构侧重于意合;英语的结构严谨,从句子到语篇的组合离不开两种手段,即连接词和词尾的曲折变化,而汉语的结构松散自由,句子、语篇之间的衔接很少用连接词。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顺应于目的语的语言特点,使用目的语的语言结构。请看下例:
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撅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红楼梦》)
Baoyu sat with his legs crossed his hand folded,his eyes closed and his mouth pouting,saying, “Say as you please.”Daiyu said,“How do you behave,if endeared to elder sister Bao or not?How if once endeared to her,but not now?How if endeared to her now,but not in the future?How if she’s endeared to you but gives you a rebuff?How if she’s not endeared to you,but strives to win you endearment?”(杨宪益、戴乃迭译)
如前所说,汉语侧重于意合,各部分的连接不是靠连接词,而是语义与逻辑,上述原文中没有任何逻辑标记,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全凭读者根据语义自己去领会。在译文中译者多次重复使用连词“if”和“but”,把原文的逻辑关系很清晰地表达出来。这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理解原文作者意图的前提下,不仅在字面含意方面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出了顺应,而且结构层次上根据英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做出了变异性顺应。
四、翻译是动态的顺应过程
Verschueren的语言选择论认为语言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这也是顺应论的核心内容。语言选择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时间顺应、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Verschueren的动态顺应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翻译现象,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更新的启示。
从时间顺应的角度来看,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要根据时间因素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顺应。源语文本是顺应当时时间背景的产物,那么译者在理解过程中要考虑到原文本作者创作时的时间环境,在用目的语表达时要顺应于译文读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别是文学翻译,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译本,这正是顺应了不同时代的译文读者不同的审美心理和阅读期待。
从语境因素来看,不同的语境对语言的选择有一定的制约性,语境是动态的,那么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也要做出动态性的顺应。翻译过程中的语境是译者在使用目的语来阐释源发语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翻译时语境还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语境因素可以左右语言的选择,改变话语的涵义;同时,不同的语言选择也会影响到语境的变化。可见,在翻译过程中,动态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选择有很强的制约性。
从语言结构因素来看,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话语结构进行灵活安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语段。同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应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文体,再现原文本的文体和风格。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就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使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总之,从语用顺应论来看,翻译活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做出顺应的过程。作为一种双语间的语言转换,翻译中的顺应更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到原文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以及原作者的目的意图等多种因素,而且在选择语言时,还要考虑到目的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以及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心理等方面。因此,译者必须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避免翻译腔的出现,减少过载翻译,使译文真正生动全面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再现原文的文体和风格以及原作者的真正意图。
[1]李占喜.语用综观论:文学翻译的一个新视角[A].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79-693.
[2]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1999;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an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