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应用研究——以皖西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体现为例

2013-08-15汤仁虹

关键词:皖西道德修养红色

汤仁虹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热”的兴起,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逐渐成为一个教育热点,尤其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以及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绩效性,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积极运用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又可为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研究资料。由此可见,红色文化的应用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系密切。

但是,在实际结合应用的过程中,诸多问题广泛存在,例如教师自身的红色文化知识底蕴不深、学生学习领悟的兴趣不浓、红色文化“以史析今”教育价值的体现不足等;同时,因为当前对红色文化资源缺乏进一步有效地挖掘,所以实际授课过程中很难将红色文化系统地引入课堂、并籍之进行实践教学。这些缺憾都会制约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因此,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中的思想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文化内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融合一致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中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都在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在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1]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红色文化,探究她在新时期的文化传承和思想教育功能。

皖西地区是著名的红色老区、将军故里,革命年代这里曾经历过如火如荼的战争考验,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皖西红色文化。伴随着红色文化“热”的兴起,皖西红色文化逐渐走进高校校园。“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一种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化、与时俱进、价值高等优势,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生动多样的红色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成果显著、“事半功倍”,例如“皖西红歌会”、“重走红色之旅”等活动引起了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并产生良好的影响效果。

(二)红色文化内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理想接班人。

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教材内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仇敌忾、抗御外辱”等爱国主义思想世代相传,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在理想信念培养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大学生“立志高远、始于足下”,立志做大事,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努力化理想为现实,等等。同时,从红色文化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3]蕴含于红色文化之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信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的时效性,“不畏强暴、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等精神信念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例如,皖西苏区著名的红色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展现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信任、对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坚定。这种红色文化精神揭示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气概,拥有一份无法复制的本色魅力,不断鞭策人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4]。由此可见,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高度融合统一的。

二、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价值分析

发掘和弘扬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逐渐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它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一支充满生机的力量。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和感染,非常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理想信念。”[5]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当充分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并积极利用,藉此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一)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有鲜明厚重的历史性,又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性,可以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首先,革命英雄的红色事迹可以激励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奋发向上,努力向英雄榜样学习;其次,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忧患意识等都可以作为相关教育内容的例证和说明;同时,红色文化所颂扬的舍身取义的价值观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都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精神”课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对大学生由认知到践行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二)拓展多样的教育载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借鉴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丰富教育手段,将红色素材糅合为教育载体,改变“填鸭”、“说教”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诸如“唱红歌”、“重走革命之旅”“映山红精神”等红色活动,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要,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拓展了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活泼多样、育人“细无声”。

(三)强化积极的教育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会对严肃刻板的教学内容产生 “说教”、“灌输”的感觉,甚至会因此有一定的怀疑、抵触情绪,从而出现负面的教育影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学生熟悉的、耳濡目染的红色经典实例,就会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对教育作用产生积极的认同,自觉摒弃消极的心理“对抗”,增强积极的教育实效性。

(四)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发挥作为教学主体应有的价值作用,教学缺乏互动,理论缺乏实践,讲授缺乏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制约、实践探索精神被禁锢,最终成为承载书本理论的“容器”,而非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红色文化经典,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红色专题讲座、红色影像视频、激情演讲、社会实践等教育手段,让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更丰富多样化、生动有效化。

三、促进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用的对策分析

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作用,可以藉此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所以,应积极依托红色文化,切实促进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环节的应用。

(一)加强宣传红色文化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可以紧密联系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思想领域的正面教育影响,并取得不俗的教育效果。因而,应大力加强红色文化精神的宣传,以红色文化带动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例如,通过主题演讲、周末讲堂、广播报纸、专栏专题,积极宣传皖西红色文化,灌输“大别山精神”、“映山红精神”,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加熟悉红色文化,在革命的精神阵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教育;并不断充实书本知识内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力搭建红色文化基地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依托红色文化精神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依托红色文化基地实施实践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能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还应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体验于生活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因此,应大力搭建红色文化基地,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红色文化的魅力来源于社会实践,优势也体现于社会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红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例如,把主题教育和红色体验有机结合,积极开放皖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各种情景式、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将皖西红色文化从革命战争年代引入到和平建设时期,从书本报刊引入到现实生活。皖西地区已将13处红色资源列为德育教育基地,高校应当努力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有利的实践条件。

(三)积极建设红色文化网站

大学生是最熟悉网络的群体之一,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加强红色文化网站建设,让红色资源积极占领大学生教育的网络阵地。例如,通过校园网的红色教育专题,唱响皖西红色精神主旋律;宣传“映山红精神”,用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互动;通过网络载体,宣传红色文化典型事例,促进大学生主动向英雄榜样学习,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并亲身践行。目前红色文化网站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媒体平台,并如星星之火呈不断燎原之势。

综上可见,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授课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宣传红色精神、搭建红色基地、建设红色网站等,充分开发并利用红色资源,点燃红色文化教育之灯,照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景,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更顺利的开展推进,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实现。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项目编号:AHSK11—12D347;皖西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xxy0704)

[1]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1):86-88.

[2]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9,(7):98-100.

[3]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19-21.

[4]王以地.“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8):149-150.

[5]李正东,王姣艳.当前大学生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理论探讨,2007,(10):53-55.

猜你喜欢

皖西道德修养红色
红色是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红色在哪里?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回马枪
追忆红色浪漫
回马枪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