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创造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线

2013-08-15段红柳罗昭义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群众建设

段红柳,罗昭义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创立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笔者认为,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线。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搞好正在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创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起了振兴中华的重任。诞生于19世纪末的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就明确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方法,是民众的大联合。他指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P292党成立后,便在各地广泛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当湖南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时,便出现了“糟得很”的责难。毛泽东在深入湖南农村考察后指出:农民运动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实在是“好得很”!党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面对“红旗打得多久”的质疑,他明确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夺取全中国。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抗战一开始,毛泽东就把人民群众看成是夺取这场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力量。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为党制定了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反对不抵抗政策。在《论持久战》中,他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终胜利是中国的科学结论。正是在这一正确策略路线的指引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终于取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坚持人民战争思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小米和步枪”战胜了用“飞机和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相信群众、相信党作为办好一切事情的两条根本原理,胜利地领导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同时,他敏锐地看到成为执政党后容易滋长脱离群众的倾向,強调要反对官僚主义,密切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他尖锐地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魚水关系。如果群众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2]P460当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时,他在《论十大关系》中为党确定的基本方针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P2881957年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围绕这个基本方针的群众路线问题,“什么叫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2]P454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主题,就是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所说的“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遗憾的是,1957年夏季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错误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判断失误,他想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防止党不变质、国不变色,大抓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尽管如此,毛泽东仍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国梦”而有着杰出贡献的三位伟人之一。

纵观毛泽东为实现“中国梦”奋斗一生的历程,其中贯穿着一根红线,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这条路线,成为党实现自己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线。正如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形成、贯彻执行以及发展和完善,离不开群众路线一样,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线也只有经过群众路线才能形成、贯彻执行以及发展、完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欣欣向上,蓬勃发展;反之,就受挫折。“中国梦”的实现,关键是靠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要靠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二、一切依靠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立场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实现。毛泽东曾公开表明,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所在,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立场。

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基础上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既创造着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物质财富,又创造着社会的精神财富。唯物史观还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毛泽东正是从这些方面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他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3]P490;他在谈到旧中国的文化时说:“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搾取的血汗。”[4]P39他在谈到我国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时说:“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5]P625总之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P1031同时,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还是建立在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基础上的。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人民群众只能自己解放自己。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7]P371他还认为,没有人民群众的真正自觉与真正发动,人民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共产党的责任在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革命,自己解放自己。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相信人民,信任人民,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就能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生命力,是以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根本条件的。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救世主或者上帝的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要像毛泽东那样,视人民为上帝,为衣食父母,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尊重人民群众。十一屆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造的结果。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是农民的。江泽民根据跨世纪历史任务的需要,对坚持和实践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出新的要求: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強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决贯彻十八大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一切为了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说到底,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谋福祉。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目的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及其政党的宗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P283这“两个绝大多数”明确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和宗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立党为公”的宗旨。毛泽东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6]P8091944年9月8日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P809他曾这样概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P1095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的价值追求。

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目的,必须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強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接续奋斗、始终不渝的目标。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剝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P663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54年,毛泽东亲自领导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紧接着又不失时机地胜利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在国内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后,毛泽东最先提出并初步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任务。只是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失误才中断了这一历史进程。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重新提出在今后一个长期要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并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明确表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富強、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至此,我们党就确立了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布局。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把“五位一体”总要求贯穿于群众工作的始终,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滿足我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而且是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以“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为检验尺度,又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实践活动的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能够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提出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法。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典性论述是:“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6]P899这段精辟论述,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或是从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发展史看,都是毛泽东的独创性贡献。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是建立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发展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所以,人们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深入到群众中去,将各种分散的群众意见转化为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到群众中去”,就是将领导者的决策转化为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得以检验、修正、充实和提高。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就是建立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基础之上的。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首先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6]P897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总是先认识个别事物的特殊性质,再到认识一般事物的共同性质。然后,在以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为指导,继续认识那些尚未研究过的各种具体事物,找出这些事物的特殊本质,补充丰富和发展人们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这一从“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规律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其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要了解情况,唯一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领导者应当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通过蹲点、开调查会、个别访问、马上看花与下马看花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到群众中、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实现“中国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和符合群众愿望。最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善于把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也就是说,领导者必须善于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实现“中国梦”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并付诸行动。当前,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和理论,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课题。目前正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八精神的重大举措。我们坚信,只要扎扎实实搞好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发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党创立的群众路线的伟大思想和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作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整合力量,一个富強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必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徐晨光.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探析[J].湖湘论坛,2012,(3).

猜你喜欢

中国梦群众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