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六大以来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贡献

2013-08-15姚满林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姚满林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南昌 3300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血脉与灵魂。对于文化的重要性,60 多年前,钱穆先生在其《文化学大义》一书中就如此评述:“今天的中国问题,乃至世界问题,并不仅是一个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是外交的问题,而已是一个整个世界的文化问题。一切问题都从文化问题产生,也都该从文化问题来求解决。”[1]对于钱穆先生的这个观点,我们姑且悬置他的还原论倾向,但他肯定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发展与振兴的意义。不言而喻,文化问题是我们党必须关注与解答的问题,文化建设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自20 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不但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深化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2],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与复兴道路。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十六届、十七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不断推动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这些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断。从时代背景来看,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党要求在重视物质硬实力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应当说,1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在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在我国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之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化,相反,人民的文化需要却日益突显出来;另一方面,我们与西方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艰巨。为此,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对全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第二,提出与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逐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理论来自实践,但又必须指导实践,在十七大以后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与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在文化建设实践与人们需要的基础上,中央逐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的要求。显然,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论述囊括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它涉及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发展目标、价值导向与道德准则的有机统一。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种表达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对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可以说,“在当前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表述是一种务实而明智的选择,可以避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7]。

第三,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发展的“三贴近”原则与“三个面向”的要求。十六大以来,党在文化建设上继续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文化建设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建设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这既体现了文化建设必须植根于现实,又表明文化建设必须解决与回应现实问题、反映社会本质、满足人民需要的旨趣。可以说,这一原则在建党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7·23 讲话”以及十八大报告中继续得到了强调;另一方面,在建党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还必须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要求。应当说,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与前瞻性,深化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第四,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且愈加复杂。从总体上看,西方文化强势的状况依旧,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将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当中,深刻认识到“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从而将文化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联起来。毋庸置疑,现代中国的强大,如果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文化,是无法奠定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时代与现实的诉求。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

第五,理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这种表述第一次在党的大会报告中出现是在十六大。在这里,文化产业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它的提出打破了文化事业独占的局面,真正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从本质上看,“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文化产业视为文化事业的补充,在文化发展方面,提出“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4]的要求。接下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现实与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要求“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进一步明确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要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6]。纵观之,发展文化产业最关键的是要理顺政企关系,明确政府的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的作用,这也是十六大以来党对文化建设的另一个亮点。

第六,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10年来,在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将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依据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倡导和谐文化建设,主张“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由此观之,和谐文化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建成离不开和谐文化,同时,和谐文化也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将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呼应起来,直视今天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文明之间的冲突依旧突显,如何解答人类和谐发展这个全球性问题,离不开,也逃不过文化问题。因此,和谐文化建设是党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而提出的新理念,这对促进人类多种文化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有着深远的意义。

显而易见,十六大以来,党依据世情、国情以及党情的变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

对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6],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意义。面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十六大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第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方针与原则。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的事业,一方面,它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因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2]。显然,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也离不开“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只有让文化扎根于生活、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才能有活的源泉,也才能保证文化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与道路前行。在当前,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因此,全党既必须认识到“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又必须意识到离开文化强国,“中国梦”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为此,党和政府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新时期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新情况与新特点,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理解“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2],做到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可以说,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既是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又是中国文化未来复兴与繁荣的有力保障。文化建设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就容易迷失方向,甚至会影响小康社会的建成与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建设与文化工作的领导。

第二,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发展,学会“两条腿走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实际上就是现代化的实现。从理论层面看,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现代化是其应有的内涵,因此,这一转型期也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复兴的重要机遇期。面对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既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发展的优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化,又要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承担公共责任,发挥其相应的职能,从而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此,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文化的哪些方面可以纳入市场,哪些方面必须作为事业来发展,准确把握这一点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可以采取市场方式来配置资源的领域,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对文化的需求;而对那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主导精神层面的文化则必须保持社会事业性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凝聚我们的精神力量,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阶段”[9]。

就当前文化产业化问题而言,国内学术界争论不断,褒贬不一。我们应当看到,文化作为产品是不同一般的商品,它重在精神层面。文化的产业化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化的繁荣,能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但文化产业化也潜藏另一种危险,那就是将文化当作经济发展、利益追逐的手段,忽视了文化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应当说,文化产业化既是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种诉求,也是现代性的一种诉求。然而,我们决不能囿于此,因为过分地将经济因素纳入文化发展当中必然突显了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文化塑造精神与灵魂的主要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坚持文化发展要靠“两条腿走路”,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展文化、繁荣文化,同时,又不让文化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庸”。

第三,文化要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对文化进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迈向世界。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远不同于过去的任何时代,因此,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同时代结合起来,即文化要发展就必须依据时代来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既意味着文化内容上必须体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吸纳时代精神的统一,又意味着文化形式上必须体现时代需要与人民认同的统一。在文化创新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就‘古’与‘今’而论,这是源与流的问题,不言而喻,传统文化中有‘美玉’也有‘浮尘’,对于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传承下来,并加以弘扬,而对消极的东西就应该封存;就‘中’与‘外’而言,我们既不能‘以外代中’、‘全盘西化’,也不能故步自封,相反,我们要‘广纳百川’、‘博采众长’,在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之上综合外来文明的积极成果。”[10]然而,文化创新还应当重视形式。我们必须依据时代本身来对文化的表现形式等外在方面进行创作与重塑,以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扎根于其时代,时代变迁了,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当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文化不能再故步自封,我为尊大,而必须“走出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因为“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11]。那么,当代中国文化凭什么走出去呢?在我们看来,最主要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心怀天下的和谐理念;一是推崇德性的伦理观念,这也是中国文化日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就前者来看,中国文化的天下和谐理念既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契合,又可以用来指导解决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因而具有普世价值;就后者而言,我们的德性伦理能为消除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弊病提供一剂良方,从而帮助人类走出困境。

总之,面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就世界背景来说,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强势依旧,而非斯宾格勒所言的“西方的没落”;就国内形式来说,我国处在转型期,社会转型增加了文化建设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中国文化发展与复兴之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不可急功近利。与此同时,在这条文化发展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与认同力,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华文明这盏从未熄灭的明灯永远照亮人类。

[1]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7 卷[M].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10.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3]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1-10-27.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光明日报,2012-11-18.

[7]李志伟,王斯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代表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1-12.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

[9]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1-10-15.

[10]姚满林.论哲学对文化的责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1]许嘉璐.文化强国战略漫议[J].学习与辅导,2011,(12).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