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中国国家战略思想研究
2013-08-15孙新彭
孙新彭
(国防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所谓国家战略,是指一个国家从一定的时代条件出发,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国家战略谋划正确并得以实施,国家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伟大奠基者,辛亥革命胜利后,从当时时代条件与中国现实出发,孙中山谋划了中国国家战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战略及实施,可以看到,它与孙中山的国家战略思想具有相当的契合度。深入研究孙中山的国家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1]序言,这是孙中山谋划中国国家战略的基本立足点。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战略家,学贯中西以及周游世界的经历,使孙中山成为中国近世以来第一个清醒而准确地把握住世界大势的人。而关于当时的世界潮流,或者说时代条件,孙中山主要把握了这样几点。
第一,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2]222,这是孙中山对当时时代特征的一个基本判断。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说:“这几十年来,各国的物质文明极进步,工商业很发达,人类的生产力忽然增加。着实言之,就是由于发明了机器,世界文明先进的人类便逐渐不用人力来做工,而用天然力来做工,就是用天然的汽力、火力、水力及电力来替代人的气力,用金属的钢铁来替代人的筋骨。”[3]356在谈到日本近代的发展时他说:“日本自维新以后五十年来,其社会之文明,学术之发达,工商之进步,不独超过于彼数千年前之进化,且较之欧洲为尤速,此皆科学为之也。”[2]200
第二,工商业迅速发展。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力量。发展工商业,是当时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与世界潮流。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发展工商业。“民生问题,今日成了世界各国的潮流。”[3]355“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1]75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日益民主化。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相伴随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一些国家中逐步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人民的权利日益增长。“世界一天进步一天,我们便知道现在的潮流已经到了民权时代,将来无论是怎么样挫折,怎么样失败,民权在世界上总是可以维持长久的。”[1]705“照这样看起来,以后世界各国的民权一定是要发达到极点,我们中国处在这个世界潮流之中,也当然是应该提倡民权,发达民权。”[1]741
第四,列强侵略落后国家。对当时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孙中山的认识是清醒的: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外必然搞侵略。他强调当时的世界是,“强盛的国家和有力量的民族已经雄占全球,无论什么国家和什么民族的利益,都被他们垄断。他们想永远维持这种垄断的地位,再不准弱小民族复兴,所以天天鼓吹世界主义,谓民族主义的范围太狭隘。其实他们主张的世界主义,就是变相的帝国主义与变相的侵略主义”[1]659。在孙中山看来,列强对落后国家的欺凌,是一种时代现实。“今世界文明进化尚在竞争时代,而非大同时代。”[4]536“欧洲各国人是主张侵略,有强权,无公理。”[1]625
第五,社会革命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孙中山看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是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辛亥革命前,他就强调,“立志革命之民族,近百余年来如美、如法、如意大利、希腊、土耳其、波斯并无数之小国,皆无不一一成功”[5]。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他进一步强调,“观各国历史及现今时势,则知革命为世界潮流”[2]10,“近世以来,革命思潮,磅礴于欧,渐渍于美,波荡于东亚”[6]1。
二
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孙中山“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6]1,提出了当时中国国家战略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国家战略的基本途径。
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救国图强。1924年1月17日,在进行“三民主义”的演讲中,孙中山明确提出:“什么是三民主义呢?用最简单的定义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1]616并解释道:“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616。就是说,在孙中山那里,所谓救国主义,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断强大,以平等的地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是救国图强。在孙中山的思想中,救国图强,构成了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这个时期,虽然民国已经建成,但是外有列强的欺压,内有军阀混战,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都很落后,处于积贫积弱的时期。只有实现了民族的生存,保住国家的主权,才能保证国家在自主基础上的发展;而只有在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强大,中华民族才能以平等的地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救国图强的目标反映了当时世界发展的现实与中国的发展现状。
在谈到社会生活的内容时,孙中山强调,“保和养两件大事,是人类天天要做的。保就是自卫,无论是个人或团体或国家,要有自卫的能力,才能够生存。养就是觅食。这自卫和觅食便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两件大事”[3]255。而对于中国如何实现救国图强,孙中山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要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也就是要有巩固的国防;二是要使国家不断发展,生产出富足的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而具体如何建设巩固的国防与实现富足,孙中山确定了这样一些基本的战略途径,它们体现在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中。
第一,对外开放,正确处理与外国的关系。对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来说,要发展,开放是一个基本前提,这是孙中山国家战略的主体思想。民国初始,孙中山就强调“仆之意最好行开放主义”[4]340。在孙中山看来,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乃是满清王朝自私自利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志;而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只有实行开放的政策,中国才能看清世界的形势,借助外部资源来发展自己。“鄙意以为三次(项)皆须利用外人:一,我无资本,利用外资。二,我无人才,利用外国人才。三,我无良好方法,利用外人方法。”[4]460特别是他强调,如果能正确把握世界现实发展的现状,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比如,他曾经强调,“此回欧战各国以制造战用品而扩张之机器至千百倍于前时。今战争停止,其所扩张之机器已多投闲置散,无所用之。若我欢迎此种制造之利器,以发展中国之实业,正出欧美望外之喜,各国必乐成其事,此资本问题之容易解决者”[7]135。
对外开放,就有一个处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孙中山在研究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外国列强的关系时,采取的是一种实事求是(更确切地说是实用主义)的态度。一方面,他强调必须捍卫国家主权。“惟止可利用其资本人才,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事事自己立于原动地位,则断无危险。”[7]623另一方面,他认为,要利用外部力量来制约外部力量,其目标在于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该利用列强,又能利用列强时,就利用他们,而当列强特别是帝国主义势力试图侵犯中国的利益时,就要高举反帝的旗帜。
第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在孙中山看来,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对于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来说,要想发展,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是根本途径。“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学,迎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阴。”[3]252而要能够使国家的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与水平,其基本的手段是加强教育。教育立国是孙中山的一个基本思想。民国肇始,百业待举,他就强调,“学者,国之本也,若不从速设法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4]253。而从当时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他特别强调要加强教育的普及,加强师范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更为突出的是,他特别强调加强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女子虽有二万万,惟于教育一道,向来多不注意,故有学问者甚少。于今日,自应以提倡女子教育为最要之事”[4]358。
第三,大力发展实业。近世以来,列强之所以能够以很少的代价侵略与欺凌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强大的战争力量;而中华民族之所以倍受欺凌,根本在于我们物质基础的落后以及建立于此基础上的国防力量的落后。因此,要救国图强,根本的道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提高中华民族的工商业发展水平。这实际上构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振兴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像铁路、运河都要兴大规模的建筑;第二是矿产,中国矿产极其丰富,货藏于地,实在可惜,一定是要开辟的;第三是工业,中国的工业非要尽快振兴不可。”[3]391而对于如何大力发展实业,提高中华民族的工商业水平,建设强大的经济与国防基础,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完整的规划。这就是,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铁路中心及终点并商港地设新式市街,各具公用设备,水力之发展,设冶铁、制钢并造士敏土之大工厂以供上列各项之需,矿业之发展,农业之发展,蒙古、新疆之灌溉,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2]251-252。而为了实现这一规划,孙中山又提出了六大计划,对如何把这十大规划落到实处,详细、具体地进行了设计。十大规划和六大计划,全面地描绘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前景。
当然,在孙中山看来,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全国的权力,都操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只有少数人享幸福,大多数人还是痛苦”[2]5。因此,对于当时的中国工商业发展,他特别强调不能完全走西方国家的道路。他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802,要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私人企业与国营企业共同发展,就是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第四,建设巩固的国防。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经济力量与战争力量在世界横行的现实,孙中山强调,“当此之时,世界种族能战则存,不能战则亡,优胜劣败,弱肉强食,殆视为天理之当然,此诚进化前途之大厄也”[8]95。“二十世纪立国于地球上者,群维争适,未能至于大同时代,非兵力强盛不能立国。是立国之根本,即在军人。”[4]474因此,孙中山把建设巩固的国防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因素。1921年7月8日,在《致廖仲恺函》中,孙中山拟定了国防计划63 条纲目,并强调,“予鉴察世界大势及本国国情,而中国欲为世界一等大强国,及免重受各国兵力侵略,则须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也。若国民与政府一心一德实行之,则中国富强,如反掌之易也”[7]572。
建设巩固的国防,孙中山认为,首先必须以建设强大的国家物质力量为基础。他设想的国家物质建设思路,比如交通、铁路建设,工业与矿业建设,都与提高国家进行战争的物质准备相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孙中山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关系。
其次,建设巩固的国防,必须建设强大的军队。他曾说:“想我中国未革命以前,列强环伺,欺陵侵并,无非以我国武力不足。今日民国正当草创,欲中国成为强固之民国,非有精强陆军不可,故民国前途倚赖我军人之力正多。今日要务在乎扩张军备,以成完全巩固之国,然后可与世界列强并驾齐驱。”[4]345“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齐驱并驾,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4]344
最后,建设强大的军队必须培养优秀的官兵。而对于一个优秀的官兵来说,其基本要求,孙中山强调为“长技能,明生死”[2]31。就是说,一方面,官兵一定要有军人素养,特别是科学技术素养。他说:“近代科学大明,武器进步,治军之复杂,迥非前代所可比拟。昔有不读兵书,而可以为名将者,今则非深造乎学问,不足以临阵图敌矣。”[8]96另一方面,军人要有为国家生存而献身的革命精神,懂得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死。
三
国家战略,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它的制定与实施都只能通过国家政府来完成。因此,政府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孙中山看来,满清政府末期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之所以没有能够落实并最后导致国家日益衰败而被外强所欺凌,根本的原因在于,满清王朝是一个腐败与专制的政府,它不可能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来谋划国家的安全与发展;而满清王朝被推翻之后,政府权力仍然控制在专制军阀手中,人民利益也不可能得以实现。因此,孙中山在谋划国家战略时,首先强调要进行革命,建立起民主宪政的国家政治体制。这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他人生的后期,更是强调要进行新革命,推翻军阀统治。他说:“辛亥年革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这是什么原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因为革命没有成功,成以真正的民国,无从建设。我们从此要建设民国,所以要来革命。”[1]523他要求全党同志,“要认真去干革命事业,要将革命事业作为本人终身事业,必须使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完全实现,方可算是吾党成功”[1]544。直至临终,他还告诫全党,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
而建设以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为根本的民主政治体制,孙中山强调要借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他说:“中国人的民权思想都是由欧美传进来的。所以我们近来实行革命,改良政治,都是仿效欧美。我们为什么要仿效欧美呢?因为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3]314-315只有学习西方政治文明中有益的东西,才能建设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府。但是,作为一个清醒的革命家与思想家,孙中山同时强调,民主政府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东西,要从中国的国情实际与政治文化传统出发,走出自己的路。他说:“外国的民权办法不能做我们的标准,不足为我们的师导。”[1]760“中国今日要实行民权,改革政治,便不能完全仿效欧美,便要重新想出一个方法。如果一味地盲从附和,对于国计民生是很有大害的。因为欧美有欧美的社会,我们有我们的社会,彼此的人情风土各不相同。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做去,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我们要中国进步、民族的前途没有危险,自己来实行民权,自己在根本上便不能不想出一种办法。”[3]320
而关于如何建立起民主宪政的国家政治体系,孙中山提出了这样一些思想。
第一,必须强调主权在民。这是孙中山确立的民主共和国的根本原则。民国初建,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4]220,并同时规定了国民人身与住宅非依法不受侵犯、选举与被选举等八项权利和享有言论、结社、迁徙等四项自由。到1921年,在民国成立10年之后,在民国仍被军阀蹂躏之时,孙中山进一步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此方为真正之民国”[7]632。
第二,必须实现宪政治国。主权在民这一原则怎样落实到现实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孙中山强调必须制定正确的宪法,让它来规范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民国之始,为使国家免于刀枪之害,孙中山以博大之胸怀,让位于袁世凯。但为保证民国的性质,他拟定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对权力的滥用。而民国建成后的一个时期,并未制定出宪法,孙中山认为“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强弱之点,尽在宪法”[9]331,强调一定要尽快制定出优美之宪法,并因而“驾于欧美之上,作成一中西合璧的中国”[9]332。
第三,建设政权、治权平衡的国家政治体制。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出发,结合世界上其他民主国家政治体制构建的经验,孙中山在设想中国国家政治体制时,强调要实现政权与治权的分开与制衡。孙中山认为,政权就是人民之权,也就是人民所具有的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之权;治权,就是政府所拥有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督之权。“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3]352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孙中山规划了通过军政、训政与宪政三个过程而实现之的具体道路。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孙中山全集:第6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孙中山全集:第9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孙中山全集:第2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孙中山全集:第1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443.
[6]孙中山全集:第7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孙中山全集:第5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孙中山全集:第3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孙中山全集:第4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