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

2013-08-15金庭碧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逻辑科学

金庭碧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长沙 410004)

所谓战略思想,是指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思想,是战略思维的结晶。既然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且党的十八大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作为党的行动指南。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战略思维的结晶。要从战略思维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精神,就有必要考察其战略思维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回归这一逻辑进程。

一、逻辑起点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关键词,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发展都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一般认为,“逻辑起点是指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时,关于研究对象的最简单、最单一、最抽象的本质规定”[1]。既然是本质规定,就应该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矛盾,而且这个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定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由此可以认为,作为逻辑起点应具有三条标准,即: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这个基本矛盾规定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发展始终是基本的问题,它不仅贯穿于事业推进的始终,而且规定着事业的整个过程。发展满足了作为逻辑起点的三条标准,因此,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实际上,任何一个战略思想体系的建立,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起点,即建立该思想体系的初衷和出发点,这个逻辑起点决定了战略思想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功能,也规范了战略思想的逻辑展开和逻辑回归。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体系的初衷和出发点,它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功能,也规范了其战略思维逻辑展开和逻辑回归。因此,从理论上可以认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起点。

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思想的确立,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来源于长期的发展实践,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发展经验。

第一,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起点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有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正是肩负着这两大历史任务走上历史舞台的,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考察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起点必须把握认清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科学发展也有相关论述。比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个根本方法不是今天提出来的,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曾强调过,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2]。理解消化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就要认识到党在确定战略决策、制定政策措施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在确定工作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化解社会矛盾时,要充分地认清中国的国情,既要看到良好的发展形势,鼓足干劲,又要看到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理性思考。对于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部门利益与群众利益、个人福祉与公共服务,要统筹兼顾、系统思考。毛泽东关于统筹兼顾的重要论述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滥觞。

第二,中国发展实践的总结是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起点的直接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发展问题,尤其是经历“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以后,全党集中精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对发展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构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发展理论。后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的新观念、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模式、发展的动力以及发展的目的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成果与丰富实践,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维基础的直接来源。以此为基础,党中央精辟概括出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第三,国外发展经验是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起点的间接实践基础。国外在汲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都在呼唤科学发展。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 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二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重视经济指标和资源消耗,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的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实践表明,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逻辑展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表述有两段文字值得研究。其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554。其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11。分析这两段表述文本可以认为,第一段文字分别表述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哲学基础、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战略定位。这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总结科学发展观。第二段表述精辟提炼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这是从逻辑的角度归纳总结科学发展观。在党代会报告中同时出现这两段表述文本也体现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如果从战略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则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从两条路线上依次展开。第一条路线是以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为线索纵向展开,探寻科学发展观内容和形式,最终上升到以人为本。第二条路线是从时空维度与状态层面横向展开,探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最终上升到以人为本。

第一,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探寻其战略思维逻辑进程。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一是从1999年3月到2003年10月,是科学发展观的酝酿形成阶段。1999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是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这个新概念。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同志亲赴非典疫情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雏形。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二是从2003年11月到2007年5月,是科学发展观的成熟完善阶段。2003年1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用“至关重要”四个字强调了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确立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性。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胡锦涛阐述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辩证关系。2004年2月,党中央为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之间的关系,并将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作为一脉相承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篇重要文献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此后,胡锦涛多次强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献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是从2007年6月到十八大召开前,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阶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2007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历史地位、科学意义,以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将其定位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升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这就把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不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被确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表述形式看,其战略思维逻辑进程是一个逐步上升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酝酿提出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这一新观念。在成熟完善阶段,党既注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又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等进行系统阐述,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在丰富发展阶段,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既注重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升华和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炼;特别重要的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新观念到重要指导思想,再到重大战略思想这一过程说明,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思维层次是逐步上升的,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和逐渐成熟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将进一步完善丰富发展它的思想内涵并持续发挥其科学作用,彰显其理论光辉。

综合分析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不同阶段表述内容,可以认识到,这个战略思想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也是一个从目标到实践再到理论,然后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目标的环状结构。换言之,伟大的目标需要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通过伟大的实践实现伟大的目标。在这里,伟大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伟大的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的理论就是包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讲科学发展观是战略思想,就是因为它源于对伟大目标的思考,源于对伟大实践的探索,源于其回归实践的检验。这种从目标到实践再到理论,然后又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目标的逻辑思维进程,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的环状结构。

第二,从时空维度和状态层面分析科学发展观的表述文本,探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进程。

一是从空间维度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强调的是空间维度。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思考国外发展经验时认识到,光有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众多问题。对国内发展实践的思考,从两个文明建设,到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不断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涵。另外,社会的全面进步,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空间的拓展是没有边界的,全面发展也将进一步完善丰富其内涵。

二是从时间维度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是时间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比如:科学发展观指出各地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要破除唯GDP指标的思想,要综合考虑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要“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后代有足够的发展空间”[5]。这些论述,对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可持续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阐释,从而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了可操作层面。进一步梳理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目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认清了可持续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的大事,这个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迟早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近年来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改革开放头30年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理解和把握可持续发展内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是从动态层面分析,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协调的本义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这显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6]。分析这段论述,可以发现关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是从两个方面逻辑展开的。一方面从需要统筹的领域看,要做到“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是根据现今发展形势确定下来的,随着情况的变化,需要统筹的领域会不断调整。情况变了,指导实践的理论也应该相应变化。另一方面从需要协调的环节看,要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等环节和各个环节的不同方面。这些环节或环节的不同方面,是协调的重要内容,也触及了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能总是浮在表面,而应该深入到问题的内部,深入到问题的各个层面。

四是从静态层面分析,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这就完整地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思想的静态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表现出来。首先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对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发展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离开发展,什么都是空谈。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到这里,抓住了发展这个最为紧要的问题。其次,强调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发展的根本目标,离开这个目标,任何发展都没有意义。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在筹划发展这个大局的时候,一方面,发展的目标要确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上,要放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谋发展、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努力实现让全体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至此,将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展示出来即以人为本。再次,强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与统筹兼顾源于国内发展实践总结,源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也是从操作层面对发展问题所做的战略思考。至此,从静态层面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展开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思想,既有目标又有核心,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根本方法。可谓高屋建瓴,浑然一体。

考察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从其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发展为了人民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从其表述文本分析,发展为了人民也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人在科学发展观战略思维逻辑进程中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由此看来,无论从形成发展过程纵向分析,还是从其表述文本横向分析,以人为本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展开到此,两条路线合二为一,这种合二为一,既体现了两条逻辑线索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逻辑两种方法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有机统一,也使得科学发展观显示出巨大的逻辑力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逻辑回归

所谓战略思维逻辑回归,就是战略思维从逻辑起点开始,经过逻辑展开,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展示其主要内容,通过现实中落实并践行这一战略思想,实现该战略思想的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就是该战略思维的逻辑回归。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回归是什么呢?通观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思想,以发展为逻辑起点,在逻辑展开中分别阐述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等一系列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展示这一战略思想重要内涵的过程。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落实到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回归就是其核心:以人为本。

第一,从发展的内涵分析,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维的逻辑回归是历史的必然。《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人们“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8],由此可以得出三点认识。一是尽管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早就存在,但真正把以人为本上升到发展的核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成果。二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以人为本是一切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富足充裕,一切社会成员可以充分自由地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就是两条,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建设能够较快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时,他没有正面回答什么是,而是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即: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总结其基本特征,但是,用否定的思维阐述这个问题,就回避了争论,切中了要害。当大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无法形成清晰完整认识时,为什么不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一个基本判断呢?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关切的要点应该是通过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以人为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索之后,邓小平又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无论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强调人民的共同富裕,归结起来,都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七大对以人为本作出全面深刻的阐述。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12“人的全民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方面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既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近现代西方人道主义的历史局限,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华,不同阶段的表述不同,体现了党对以人为本认识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发展需求的表现不同。因此,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从发展的现实分析,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维的逻辑回归有现实需求。发展的经验表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点,党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比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是党始终坚持的立场和观点,这一立场和观点也是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法宝,没有这一点,党就不能取得政权,也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更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群众路线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的法宝,除此之处,别无他法。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告诉人们,无论多大、多老的政党,只要离开为人民服务,不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就必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必然要失败和垮台。简言之,做不到以人为本,就有垮台的危险。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来把握执政方向,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防范执政风险的需要。

解决和化解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比如,将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造成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严重失衡;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损害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损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引发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现实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基本特征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

在探索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之后,党认识到必须努力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人为本就是党以此为立足点,在执政理念上的创新成果之一。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才能满足发展的实现需求,才能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无论是从党的理论文献分析,还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我党执政的现实需求分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回归。

第三,从发展的目的分析,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回归发展丰富了党的宗旨。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10]50。这不是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做支撑的。十八大报告还就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及群众工作“三个坚持”等方面做出详细部署。只有扎扎实实做到这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承诺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有人认为,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二者含义完全相等,只是表述不同。也有人认为,二者完全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口号,后者是共产党人的宗旨。这两种认识都有偏颇之处,应该说,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它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衡量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就是评价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和满足程度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则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者表述不一,但根本上是一致的。差异之处在于:为人民服务所指的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政治属性强,而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则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相对于人民的概念,政治属性弱,而且范围扩大了。为人民服务所指的服务相对于以人为本理念,情况变化了。毛泽东当时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对革命军队的要求,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人民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高了。要知道,执政地位的确立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国共产党必须重新审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努力做到执政为民,这样才能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才能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价值追求。综合分析这些相似之处与本质差异,不难得出结论:以人为本与为人民服务,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回归,丰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逻辑进程具备完整的逻辑结构。科学发展观因为有这样的战略思路逻辑进程,因此显示出了巨大的逻辑力量,进而成就为伟大的战略思想。

[1]梁必骎.军事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10.

[2]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07-06-2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9-70.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4-04-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

[9]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逻辑科学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科学拔牙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