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启发式的管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3-08-15刘云芬
刘云芬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启发式教学目前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或和启发式教学相联系。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培养相关的能力。此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在教学和研究中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深刻批判的背景下产生的。
笔者通过对管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不断地尝试着将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课程中。本文就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很多管理问题都需要结合具体的管理情境去分析,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管理学》是一门看似简单,真正掌握起来却很难的学科,且不说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就是对于有多年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也不敢说自己的管理技能技巧已经足够。对于大一本科生来说,学习管理学且要学好确实是一项挑战。
经过观察、与学生交流和分析,发现当前《管理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原有的教学素材问题
管理学的教材编写大多出自各高校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之手,与其他学科教材一样,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是关于管理学中各名词的解释以及各职能的阐述,这样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仍不由自主地偏向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却全然不知说的是什么。而管理学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以实用性为核心的,知识看似都很简单,真要用起来却变化无穷,技能技巧比知识更关键。
2.教师实践经验的问题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学问。在科学性和理论知识层面,目前的教材似乎已面面俱到,但因为编写者大多没有企业的直接工作经验,使得教材中的重点阐述与目前企业实际运用的重点、难点和新兴技术有些脱节。而管理艺术层面的把握,则需要依赖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灵活地处理实际面临的问题。由于实践经验的匾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不能针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深入点评,也无法通过不断发问去透彻地解剖分析企业的现状,使得学生们对企业认知仍停留在书本上,对实战场景仍然是一头雾水。
3.教学方法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各学科的现行高等教育方式已纷纷增加互动和学生参与的环节,但大部分管理学的教学仍是以讲授的单向沟通方式为主。互动不够有前面论述的两个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惯性使然。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做笔记,教师讲,学生听,过多抽象理论的讲述常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乏味,产生消极厌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效果欠佳。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在其中,参与其中,就要求在课程内容中有足够多的“穿插点”,使学生融入课堂,思路跟着所授的知识点走,在管理学的世界里兴趣盎然地徜徉。
二、案例启发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启发教学法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启发学生进入科学探索和反思的学习过程。案例启发教学法是将企业带入课堂,通过教师分析与讲授、学生阅读与讨论,促使学习者进入特定管理情景、获得真实管理感受和探求问题解决方案。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意识
案例启发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的实践来学习管理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几条管理学条文。
(二)管理案例启发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性
案例启发教学中案例所展示的管理活动中的现实背景、具体场景、细节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倾向于从具体生动的实际出发,从个案中归纳结论,这正是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初衷及其重要作用所在。
(三)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案例启发教学除了要求教师具备一般管理学教师必备的管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使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平时必须认真收集和积累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灵活组织,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课程的配套性建设,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
三、案例启发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运用
(一)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在每次讲授新的课程内容时,完全可以先通过设置一些难度系数不高的问题来引入,而不是平淡无奇的叙述。如在讲解“决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当中自己是否有过决策行为?具体有哪些行为?你认为什么是所谓的决策?然后可以提问几位学生。当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老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最后经过几次提问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正式介绍课文中的定义。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是在接受令人昏昏欲睡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了。这个方法在实践中表明,通常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们能够集中精力听课,而且最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很大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正确引入相关经典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高影响力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否适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是时效性,即尽可能选择管理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二是针对性,教学案例应蕴含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学生需灵活运用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并通过互相讨论、启发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案例涉及的问题不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答案可从书本中直接得到,则无异于让学生做一般的习题,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是实用性,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因此所选案例要符合实际情况。实用性强的案例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学情境与实际管理情境的距离,将学生带入管理“现场”,进入管理者“角色”,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现实的管理情境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管理问题的经验,得到处理各种管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训练,培养对现实管理实践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组织和指导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课开始,授课教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所用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然后,其他同学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和采取的措施,指出在哪些地方比前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竞相争得发言机会,课堂气氛热烈。讨论结束,要求学生撰写书面报告、总结与评价案例等。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一般采用提前给学生发案例资料的方式,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收集理论依据,准备好讨论稿。讨论形式是先分小组讨论、汇总意见,每组派代表主讲,不同意见作补充,也可以通过争论,得出问题的焦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分析,为避免出现冷场的局面;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启发,集思广益。
案例分析讨论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气氛。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教师是学生的老师,学生也是教师的老师”,师生在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生机勃勃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意见。
(四)做好总结
教师在案例讨论后应进行归纳和总结。除了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正确合理回答以及创新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外,教师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利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更合理或更为有效。与此同时,学生应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自己在阅读案例、讨论发言、观点形成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思考从管理案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掌握了管理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进而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四、案例启发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途径
要做到真正的案例启发式教学,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工作。因为“管理学”课程本身性质所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机会及亲身体验。由于“管理学”通常都是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开设的,尽量提供给学生们能够到学校附近一些企业参观或是岗位实习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点,便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和运用。而且,企业实训活动大多是在本课程没有结束之前就开始穿插进行的,所以这就使得许多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得到学习思维上的启发,更有利于他们的课堂学习。这一方法的良好效果在过去两年的使用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一)校企联合共建基地
企业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要实体。学校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固定的学生实践基地,定期不定期地让学生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去参观、实习,了解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调研企业管理现状,以便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联盟携手,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一方面企业在共建的过程中可以挑选合适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和学生这里得到新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经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情况,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则可以从企业获得实际的管理经验。
(二)实地观摩与调研
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与调研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形式。因为管理理论的本质特点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管理学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离开了实践,管理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地观摩与调研,一方面可以通过实地观摩加深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企业管理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学生往往是带着问题到企业去调研的,是希望通过调研找出问题答案的,这样就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但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也促进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地观摩与调研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三)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老总来做专题报告或兼职教授
邀请有知名度的管理专家和有成功经验的老总、经理来做专题报告或兼职教授。这种方式是目前学生了解管理实践、接触社会、提升管理技能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选择一些在企业界做得比较成功的校友或关系企业的老总为学生作专题报告或演讲,效果更好。这些专题报告或演讲可以让学生了解管理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最终决策的,这种“请进来”的形式往往是气氛活跃,互动性强,学生比较喜欢。
总而言之,案例启发式教学的使用已经是大势所趋,值得在各种不同的课程中去实践和研究。而每一位教师也可以在各自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1]周雯.《管理学》案例式启发式教学的探索[J].管理观察,2008;(21):123-124.
[2]刘云芬.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途径[J].考试周刊,2010;(24):204-205.
[3]霍圣年.实践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途径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102-104.
[4]郭峰.对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2;(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