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素

2013-08-15单国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单国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战略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命题,更是需要全党全国努力推进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着眼于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这项战略任务,总结近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刻内涵,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命题:“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5年来,理论界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探析,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本质,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指导工作实践的必要前提,因此,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往往从内涵的分析上着手,分歧也多源于此。关于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理解,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意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众,使之成为大众的理论信仰和思想武器。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大众化”,意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民众不易理解,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进行阐述和“翻译”,从而使其通俗化。三是在当代、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大众中的普及和推广,使大众了解、掌握、认同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前两种观点都将“当代中国”和“马克思主义”结合成一个词语来理解,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于偏正结构,主语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等于提出或者认同一个新的概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对大众化的理解,一个讲理论本身的通俗化,一个讲“化大众”。第三个观点和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观点将“当代中国”作为时间状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限定,主语是“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词义学的角度来看,这三种观点都各有道理,但是对这一命题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词义的角度,孤立地从字面上理解,而应当充分考虑这一命题提出的语境,结合党的十八大对这个命题的表述和要求,深入理解党中央做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深刻意图。特别是要着眼于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全面解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素、主体和对象要素、过程要素,深刻把握推进什么理论大众化,谁来推动大众化进程,大众化的对象范围是什么样的人群,大众化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由此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才能为推动这项战略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先导。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素分析

(一)内容要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着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新命题,其外延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如上解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着重强调,并不意味着一种范围的限定。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并非限定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应当包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

1.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述,明确了“大众化”的内容不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并不是仅仅出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而在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被多次提及,这并不是强调某个特定概念,而是为了表明党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和深刻分析而做出的,各项事业、各项工作都要注重顺应时代,符合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如此。“当代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化的内容只限定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着重强调。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特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出现以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便扩大了外延,走向更广泛的含义。由此可见,不能断章取义地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报告中“挖掘”出来,贴上一个学术标签,奉之为全新的理论课题,然后再形而上地、机械教条地进行阐述一番,就容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过于狭隘的解读,不利于正确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不再沿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述,由此看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大众化”更为准确。

2.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要完整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甚至不承认后者的指导地位,都是极其错误的。邓小平在1960年发表题为《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讲话时指出,“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丢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1]他在1991年8月20日和中央几位领导人谈话时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2]党的十八大提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可能偏离方向;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只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会背离党中央的深刻意图。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穿其中

马克思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一样,都是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的灵魂,正是这种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指导各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另外,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还在于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比如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等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得到广泛应用,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因此,综合以上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要素的分析,一方面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另一方面,在当代中国,要着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尤其是要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主体和对象要素:大众

任何政治理论都反映、代表或关注一定群体的利益,都具有一定范围的受众,都需要得到这些人群的理解和认同。这些政治理论通过各种各样的宣讲和传播,将理论内在的大众性转化为目标人群的接受、信奉和遵从。任何自说自话式的或者秘藏匣中的理论都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毫无意义。历代统治阶级中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非常注重政治理论和学说的选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具有大众性,是否要推进大众化,而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掌握”或“被掌握”的大众的政治属性和范围。准确把握“大众”的内涵,就要直面学界热议的几个核心问题:“大众”泛指全体公民还是具有政治属性的“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英是否包括在大众范围之内?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应当如何定位?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大众”的属性、范围和地位问题,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大众”的三个角度。

1.“大众”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大众”是指马克思主义所代表其利益的人民群众,是一个具有政治属性的概念,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反映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利益和立场,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着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并且“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民大众摆脱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逐步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大众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践的客观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所在,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所依存的“大众”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虽然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但工人阶级的阶级属性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属性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依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还是要把握“大众”的政治属性,还是要从党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

2.“大众”具有内在的层次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任务: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向的对象群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全体党员和普通群众。对于共产党员来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是他们的政治灵魂,是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面向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增强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任务、新课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对于普通群众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结合这样一个最广大人群的实际特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定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通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当然,按照不同的标准,“大众”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人群。比如按照阶层划分,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一个颇具争议的划分就是所谓的精英和普通民众。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大众”,是相对于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英而言的,将大众化的人群对象界定为不懂或者稍懂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群众。如前所述,其实“大众”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基于文化水平差异而划分的人群的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英和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普通民众,都属于大众的范围,关键在于他们的阶级利益和政治属性。包括大量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党员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内的精英群体,不应当被排除在“大众”之外,他们既是向普通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又是更高层次的理论家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对象,他们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精英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往往扮演中极其重要的角色,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需要精英对人民群众新的实践进行总结、研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需要精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通俗化的阐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准备。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工作载体,构建长效机制,这些都需要精英群体加强对大众化工作规律的研究和探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宣讲队伍和工作队伍,需要精英担当人民群众的“讲师”,肩负宣讲、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责任,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障。四是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掌握是永无止境的,即便是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英也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榜样作用。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向全体人民大众的,只是由于大众理论素养的层次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方式。

3.“大众”既是教育对象,也是实践主体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不是所谓的精英群体。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群众历史主体的地位决定了“大众”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和受教者,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群众虽然在理论素养方面与理论家存在差距,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视角,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加深刻。毛泽东早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讲到这种情况。他说:“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的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5]大众化远不限于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少数精英对广大普通民众的宣讲和“教化”,更重要的是扎根大众实践,发挥大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大众开展自我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中间得到广泛认可和世代传承,正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在人民群众的相互传授中延绵至今、生生不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动权只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可能失去群众基础,失去根本的依靠力量,注定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即便是有些成效,也只会是短期的、不牢固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英层次和学术理论层次,必须要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走群众路线,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三)过程要素:大众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大众化的解释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显然,大众化是一种变化、一种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从抽象深奥到通俗易懂的过程,从少数人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过程。根据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大众化的进程可能呈现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包括在人民大众中的普及和宣传,使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有初步的了解;人民大众在实践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信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武装头脑的思想武器;人民大众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普及化的统一

“大众化”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体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理论特点出发,强调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更加鲜明地体现大众性的过程。无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还是大众化,都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而言的:所谓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谓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的特点、要求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那么所谓大众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转变,从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中国化、时代化强调的是理论内在的时空特征,而大众化强调的是理论内在的大众属性。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时候,毛泽东曾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6]那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的、中国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奥性和学术性,使得普通大众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群众,就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语言习惯、学习途径、思维方式以及民族特点,正如列宁所强调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7]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必然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得到丰富发展的历史经验。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从理论上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问题,而且还从实践上为全党做出了光辉典范。毛泽东曾从文艺的角度强调通俗化的意义,“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8]“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6]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了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并得以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去阐述,被赋予浓重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获得了勃勃生机。

第二层含义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出发,强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宣传、普及,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掌握、内心认同、灵活运用和丰富发展。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9]人民大众开展解放斗争、实现利益诉求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迫切需要获得人民大众的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绝不能仅作为书斋中的学问,迫切需要与人民大众的革命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谁要想革命,谁就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即政治行动”。[10]“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必须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团结。”[4]早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致力于理论与工人革命实践运动的紧密结合,设想建立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向广大工人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又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行者。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向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以便更好地推进争取自身解放的运动。[11]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其重视将理论在工人群众中的传播和普及,把教育工人革命作为革命的重要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虽然他们从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但是他们关于大众化的重要思想和实践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道成为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大众化”的这两层含义,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做出的解读,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二者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没有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大众化、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束之高阁,难接“地气”,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接受和掌握。如果不能将马克思主义进行宣讲、传播,无论马克思主义变得多么通俗易懂、中国气派,也都没有任何实践价值。因此,“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要前提,而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

2.“大众化”是大众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三个阶段的统一

一是为大众所普遍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为人民大众所了解和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我们明确了这一点以后,就立即着手工作了。”[12]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掀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各种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著作不断涌现,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熏染,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历史昭示我们,在当代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翻译”出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贴近大众、走进大众,“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13]

二是成为大众的精神信仰。宣传普及只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认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阶段,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必然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国家从没有停止过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尤其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利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媒体宣传等手段,大肆兜售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推销他们的民主政治模式、私有化发展道路,鼓吹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企图使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放弃我们的政治信仰、发展道路和价值观念。这些资本主义思潮的确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一定范围也造成了群众的思想信念迷失,造成了思想理论混乱。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重要阶段,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显得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在广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及未来走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为大众自觉运用于实践。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最高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深入、持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各项工作实践,始终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综上所述,可以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概括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实际,贴近大众实践,面向人民群众并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通过通俗化的阐述以及广泛传播、全面普及、深入宣讲等途径,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深奥变得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掌握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的过程。

[1]邓小平文选(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列宁全集(卷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毛泽东选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李爱华.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与实践[J].理论学刊,2012,(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列宁全集(卷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