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

2013-08-15巩永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中国化革命

巩永丹,胡 颖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青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鲜血液,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史。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充分肯定青年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在社会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当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青年努力,党的伟大事业需要青年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青年。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揭示青年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基础,以特定历史阶段的青年群体为对象,从根本上揭示青年的本质特征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无产阶级新一代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总是把青年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看待,总是从历史与现实,特别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着眼点把握青年,把对青年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同整个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845年恩格斯给德国一家报纸编辑的信中就指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德国的革命行动将从我们的工人当中开始。”[1](P629)这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青年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一支生机勃勃的生力军。1882年2月,恩格斯在给伯恩施坦的信中说:“当事态发展到紧要关头的时候,我丝毫也不为我们德国的青年担心。”[2](P270)在恩格斯看来,青年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革命斗争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列宁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深刻阐释了青年在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在我们革命政党中青年占优势,……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3](P161)正是因为青年是这样一支活跃而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英勇“突击队”,所以列宁强调:“必须更广泛和更大胆地、更大胆和更广泛地、再更广泛和再更大胆地吸收青年参加工作,不要对青年不放心。……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大学生,尤其是青年工人。”[4](P228)

青年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总是高度重视青年,充分相信青年,满腔热情地寄期望于青年。马克思深刻指出:“工人阶级中比较先进的那部分人则完全懂得,他们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5](P270)这充分体现了经典作家尤其重视对“新一代工人”的培养和教育,指出了青年的未来关系到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成败。1920年10月,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特别讲道:“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6](P281)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非常关注青年,把青年看作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毛泽东曾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7](P650)邓小平也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8](P95)这都充分肯定了青年的社会价值,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远大的政治眼光。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本质内涵。

青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学习和积极参加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是人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既有长处,又有不足;既是现实的活跃力量,又是未来事业的开拓者;既英勇积极,又经验不足。学习和参与革命实践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列宁指出:“全体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6](P281)“必须切切实实地推进青年的培养和学习”。[9](P310)这种学习并不是“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6](P283)因为这种知识是“一文不值”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而是要“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6](P295)毛泽东也特别强调青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他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10](P385)希望青年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思想与中国青年及青年运动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判断青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社会价值、历史地位和发展前景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新发展和新境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紧密联系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并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的始终。

1.在曲折中发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爱国运动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转折点,也是近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1](P647)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必须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一切革命的阶级和阶层。当然也包括教育广大的爱国青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青年运动相结合,提高中国青年的政治觉悟,以使中国青年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早期的青年学生和先进分子中间,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青年运动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赤诚爱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的传播。中国青年和先进分子不断认识、理解、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开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毒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在青年群体中不可能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同民主主义、修正主义、实用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思想斗争中,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和知识分子中的影响,进而促进中国青年的觉醒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胡适对青年们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12]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也发表谬论,迷惑和欺骗青年群众,鼓吹“实业救国”论、“教育救国”论,在青年群体中散布各种“流毒”。无政府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更为活跃,他们公开疯狂反对马克思主义,高呼“绝对自由”,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同马克思主义者争夺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为了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引导中国青年走正确的革命道路,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毛泽东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发表论文与演说,在青年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引导中国青年走真正社会主义道路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革命先驱李大钊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他指出:“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13](P169)希望广大青年“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14](P287)以高昂的斗志完成历史使命。陈独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号召青年要“为劳动阶级的利益而奋斗而牺牲”,[15](P366)引导青年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邓中夏也非常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年,他希望青年们“到民众间去,完成我们重要的光荣的使命”。[16](P41)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对青年的地位、作用、价值等作了精辟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初步形成。

五卅运动以后,国家主义派、戴季陶主义等各种落后反动思想,反映着各种程度资产阶级的心理,一天天抬起头来。他们打着“民族”、“国家”的旗号,到处散布谎言,蒙骗青年,企图弱化青年的斗争意志。毛泽东极力批判国家主义派和戴季陶主义,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帮助青年认清敌友,明确斗争方向。他告诉青年:“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17](P9)为动员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武装,坚定革命立场,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青年人是有勇气的,……到老到死,都不动摇,不退缩。”[18](P17)希望广大青年人在革命的过程中,永不退缩,勇往直前,为全国人民奋斗到底。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11](P565)强调中国青年是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方面军,他们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先锋作用”、“桥梁作用”,是推动革命胜利的巨大力量。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青年的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之精华”,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基本势力之一。正如宋庆龄所言:“青年是革命的柱石。”[19](P65)真正的革命青年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既没有因非马克思主义的蒙骗而失去革命信念,也没有因革命遭到挫折而动摇彷徨,更没有因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而悲观失望,而是在党的领导下,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英勇献身。

2.在继承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改变国家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对青年群体的基本认识也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力军转变为社会主义改造、教育的基本对象之一。由于全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观念急剧更新,青年群体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偏差。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巩固青年的思想阵线,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这样。”[20](P449)这对于引导青年群体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我们党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发愤图强,充分调动青年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的积极性,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对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全面论述了青年的特点、发展等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内容。

1953年,毛泽东充分评价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10](P83)号召党和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他强调,“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并对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口号,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高度关怀和培养。1957年,毛泽东高度赞扬“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10](P247)这“四个最”是对青年特点的全面概括,是毛泽东青年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毛泽东强调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要把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他指出青年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因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0](P385)邓小平也特别强调,“归根到底,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21](P290)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实践证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成功推进,极大地调动了中国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积极性,中国青年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做出了伟大贡献。然而,在1957年以后,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党中央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口号,大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知识青年造成了损失,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出现了严重的挫折。

3.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改革开放新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在拨乱反正与反思进取中逐步走上了理性发展、开拓创新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年群体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青年的知识构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出现了明显分化。这就需要立足实际、拓宽视野、转换思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在理论创新中推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关注、关心、关爱青年,把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广阔的历史舞台,使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在解决青年群体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升华、不断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寄语当代青少年:“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8](P160)他把青年一代的培养看作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看作是关系未来发展大局的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就看我们能够不能够发现一批年轻人”。[22](P92)在整个邓小平青年思想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内容是他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新人。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2](P28)他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22](P111)邓小平提出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邓小平青年观的核心内容。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背景,把国家的兴衰存亡与青年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深刻论述了青年的地位作用、教育培养和成才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青年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江泽民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3](P248)他从永葆中华民族生机与活力和祖国长治久安的高度,高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茁壮成长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4](P488)告诫全党全社会要关心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他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引导青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准备走艰苦锻炼之路,积极投身人民伟大实践,以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江泽民青年思想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拓展和升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化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崭新理论成果。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论述,把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推向了新高度。2005年,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开创未来。”[25](P646)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07年,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再次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26]希望广大青年们努力成为“四个新一代”,把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真正让青春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光彩。2009年,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强调:“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27](P7)对青年和青年学生的培养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大事,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怀青年、严格要求青年,更好地发挥青年和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他强调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28]这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和政治眼光的角度,指明了青年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站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始终从保持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角度,高度重视青年,充分相信青年,深情关怀青年,寄殷切期望于青年,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继承和发展、深化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发展史上一块崭新的里程碑。

三、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与中国青年及青年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武装头脑,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其根本点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29](P742)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与中国青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青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愿望。在黑暗的旧中国,中国青年深受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深受摧残和毒害。他们虽然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极其不满,满怀革命斗志,但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总是想方设法麻痹青年、用腐朽思想蒙蔽青年。要促使青年的觉醒,就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教育青年,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头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斗争和青年的思想实际,引导青年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前途等问题,不断引导青年投身革命实践,在实践中坚定革命立场,提高阶级觉悟,磨练斗争意志,树立无产阶级的革命信念,培养了一批批革命战士,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照顾青年的特点,教育青年勇挑重担,奋发向上,广大青年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头脑,教育广大青年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的创造力,调动了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积极性。

必须始终保证党对青年运动的正确领导,保持党同广大青年的密切联系,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青年奋勇前进的历史。没有党的领导,青年运动就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30](P837)

必须始终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为中心,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人民伟大实践。中国青年只有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服务于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并投身人民伟大实践,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儿。”[11](P566)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来。邓小平一贯主张青年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敢于正视失败与挫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主张“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道努力。”[31](P345)希望青年学生“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32]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重视实践对青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必须始终以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依托,切实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90余年的进程中,总是协同青年团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真心实意地把青年看作是青年运动的主体,特别发挥青年的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共青团为依托,引导中国青年参与革命,巩固政权,投身建设,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真正推动中国青年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生动实践证明,要赢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完成,就必须赢得青年。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青年,用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吸引青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永远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0]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J].每周评论,1917,31(7).

[13]李大钊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李大钊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陈独秀著作选(卷2)[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6]邓中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9]宋庆龄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0]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6]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5-05-05(1).

[27]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1).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中国化革命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抉择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