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3-08-15张春枝
张春枝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一词的概念非常的丰富,“文化作为‘文治教化’的缩写,在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中,是德行、智慧、绝地通天的总称,因而古人每以‘文’追贤明先王:‘道德博厚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锡民爵位曰文,憨民惠礼曰文,经纬天地曰文’,又以‘文’作为团结、招徕人民的引力,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P23)因此有学者指出“文化”一词通常指一个社会的文化产物,包括文艺音乐之类的“高档文化”以及大众娱乐和消费倾向之类的“低档”文化。[2](P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的运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是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产物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产物。”[3](P346)文化认同则是基于对同一种或者多元文化的认可和宽容。古今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倾向性的解释。有学者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4](P20)文中所说的“文化”主要指从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思潮的角度来定义的,其中核心是价值观。在内容上则包括心理认同、价值观认同、道德认同、态度认同、信仰认同、精神认同等不同层次和维度;在认同对象上,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基础。具体来讲,文化认同是对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等一切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核的认同,是一种群体意识、群体感情或者说群体感觉。因此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透过文化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形态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主导,引领人民群众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让人们去自觉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将文化认同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学习、普遍理解和普遍运用的过程。而要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要认可它、信服它、信仰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同”,认同是心理上、情感上的内心趋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问题,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而首要的问题是文化认同,它是实现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政治认同则是文化认同的更高层次的认同。而文化即以文化人,本身就具有“化大众”之意,使其从野蛮到文明,从未开化到现代性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也是让更多的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实现价值观念上的现代化。“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5]因此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融合,是问题的起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
我国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给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显著。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如何能在这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好的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中去,成为人们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文化认同是一个突破口。
(一)网络新媒体价值凸显
网络新媒体价值的凸显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把双刃剑。以国际IT行业巨擘为标志的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轨迹,到网络多元功能的竞相开发,网络媒体形态的推陈出新,把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网络普及率日益攀升。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比2008年增长28.9%。手机网民达到2.33亿人;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8.3%。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新媒体也迅速发展起来,为我们理论普及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载体。但同时网络信息无处不在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矛盾,信息化时代传播速度迅猛的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冲击,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之间不对接等等,都会使部分人群在网络文化中迷失自我,失去信仰,尤其当一种价值观“还缺乏广泛的社会信仰基础时,它只可能以一种无根的、无所依着的观念形态游移于世,而不可能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在不同思想文化猛烈激荡的当下,价值自信的程度既受文化激荡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激荡的方向和结果;没有价值自信的人们必然会转化为各种形态的‘价值他信’的群体。”[6]
(二)文化的全球化双重效应
科技的突飞猛进,大大缩小了地球的尺寸和世界的范畴,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村”(global village)、“全球社区”(global community)、“全球社会”(global society)、“电脑化社区”(cybercommunities)、“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促进了全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而文化的全球化,这种跨越本土的文化认同,使人们逐渐超越传统文化认同的机制,“选择”和“协商”成为多样和多元时代人们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从而文化全球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契机。“人应该在一切现实生活和一切现实关系中牢记自己的文化目的,意识到不断优化自己的整体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而不要被许多片面的、暂时的兴趣、偏好和利益所左右。”[7](P74)英国内政大臣杰克·斯庄对当下英国文化的多样性赞誉道:“文化和种族的不同,全体公民不但应该接受之,而且应该享受之。”[8](P283)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必然会带来文化精神领域的压制和干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文化产品输出,如电影、漫画等,传达其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成为无形的操控力量,压制其他文化形态的发展。而我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真正深入人心,则需要与中华文化相对接,应对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这既是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也是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文化全球化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具有实现大众认同的文化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面对复杂多变社会思潮对人们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首先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同时更加关键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认同。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去化大众而不是作为意识形态去强制大众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文化认同的必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被证明成为中国现当代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普遍性、较强的认同度和广泛的影响力。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性和普世价值性的统一。20世纪末,在英国,举办了全球范围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学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成为人们价值观的一部分,它已经内化为中国当代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并行,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既是文化,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将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而更多的是对其进行科学性的诠释;纯粹意识形态性的宣传往往容易事与愿违,而科学性的阐释则是正道;干巴巴的宣传和强制灌输是愚蠢的,应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人民群众自觉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对当今时代下的尴尬和价值观上的混乱的现状,马克思早已经做出了相类似的阐述,“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的光辉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9](P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时刻闪耀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它对现实认知的一针见血的深刻性已经足以彰显它理论的魅力。而以往我们通常采用灌输或者类似强制的方式让人们去接受马克思主义,不如让人们自己去感受它理论的深刻性、言辞的精准和优美和充满激情的魅力。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使文化认同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具有普遍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逻辑上具有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尴尬之处境,更多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无法得到人们的心理上的认同,甚至有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都持怀疑和回避的态度。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作用,因此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大众的日常文化中去,获得大众潜移默化的认可并不知不觉中践行,这是我们的宗旨,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
当然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并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真理,这一点马克思本人具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比如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针对俄国道路这一问题的探讨,马克思谈到“…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主义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也曾说过“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普遍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正确的运用也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0](P55)科学无国界,理论只有具有现实意义才能吸引人,为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在于它本身具有强大的实践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使文化认同成为必需
马克思主义是在反对压迫、提倡公平正义中产生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一诞生起就具有普世性。它内在的包含了人类所共同的精神追求,《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具有普世价值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阐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个人价值的终极关怀也是它的终极追求,可见,它号召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公平正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解放。
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实现融合契合的结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也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到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最终被确定下来。“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和教训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更加坚定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党内活动,引领文化建设新风尚。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从历史单线进化的错觉中摆脱出来,确立多元化与一体化对立、统一的文化进步观。而未来的文化,既不可能是本民族文化的原型推进,或外来文化的整体移植,也不可能是中外文化的简单拼凑,而只能是两者的‘化合’,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综汇性再创造。未来的中华文化的各个不同层面,如技术层面、制度层面、风俗层面、观念层面,走向世界一体化的步伐有异,保持民族特性的程度不一,它们分别遵循自身的规律,在世界化与民族化纵横两坐标间划出各自的运行轨迹。然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对立统一中阔步前进,描绘出新的华章异彩,则是毋庸置疑的。”[1](P1175)这里所说的“化合”用在当下就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1](P11~12)因此,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因此,在处理一元与多元、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现代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其中,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三、文化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选择
作为主流价值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就不能只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宣传,要注重宣传路径的多样化、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科学化。“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通常需要经历四大路径。即教育宣传、社会心理基础、制度规约和公共政策影响。”[12]从路径的选择看,这种广泛认同应该有三个层次的表现形式和认同效果,即外显的物质文化、具有外在约束力的制度文化、具有内在约束力的心理认同。从目前教育的宣传效果来看,虽然必须但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反而这种宣传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和反感。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掌舵者,青少年不可能一开始就多么痛恨某一种理论,也不可能无缘由的喜欢某种思潮,所以如何引导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广大人民群众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真正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信服马克思主义,成为“经世致用”之学说,避免“官热民冷、政热经冷、外热内冷”的现象。
(一)文化认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
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联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13](P20)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上日程,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通过文化认同来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无疑是众多路径之中最符合大众追求自由民主无约束的天性,文化认同是一切外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根基和灵魂。人民大众只有在文化上接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才能彻底的征服群众,顺理成章的接受相应的理论宣传,形成自觉的心理基础,制度规约的维护和公共政策的拥护也是顺理成章。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而我们以前过多的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的学科来宣传,在新的时代不得不说已经遭遇挑战。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在当代,我们需坚守马克思主义,运用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更加注重对人们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信仰、道德、心理、人格等文化方面的关注,切实关心人本身,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
(二)文化认同是当今各个国家寻求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出口
西方通过文化渗透来影响我国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而我们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同时又要寻求应对策略,加强我国的文化安全战略,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因此,文化的认同成为不同的国家针对自己的利益问题采用的最柔和的手段。文化日益成为一种力量,成为软实力,是比任何武器还要具有杀伤力的让人琢磨不透的力量,并在综合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面对人们的认同较低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回归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彰显其理论的魅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认同,引导社会思潮,有效的回应现实问题,为我国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生机和活力;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推动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赖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为真正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文化和心理上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文化认同的视域下逐渐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4]
因此要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从上述三个层面做出努力:物质文化形式是外显,是表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物质文化能够帮助大众从视觉、听觉,吃穿住行等所感所听所闻,潜移默化的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是认同的基础,也是认同的表现形式;其次是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是一种外力的规范和约束,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约束力。制度文化可以为文化认同提供公共支持和制度保障,却不一定能使人民大众发自内心的接受并变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就需要到达第三个层次:心理认同。心理认同是一种内在自我约束,具有内在约束力是文化认同的深层表达,只有实现了心理上的认同,也才能说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大众化了。心理认同是实现文化认同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实现的一个层次。而达到心理认同显然又是不够的,我们想要达到这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如何实现共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寻找社会思想上的共识,同时还为大众保留自己生存和思考的公共空间,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困境,而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大众文化中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认同,使大众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能够融入到中国当代文化中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永葆生机和活力,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本土文化进行对接,使当代中国文化既具有现代性又具有民族性,从而真正实现文化上的契合融合。
[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美】塞缪尔·亨廷顿(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新华出版社,2005.
[3]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Z].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6]沈壮海.软实力的价值之轴[J].高校理论战线,2010,(8).
[7]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人民出版社,1994.
[8]祈述裕等.中国文化政策研究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12)[M].人民出版社,196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人民出版社,1995.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7.
[12]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卷12)[Z].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