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研究

2013-08-15周青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就业机会劳动者劳动

周青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关注并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就业从数量、规模的扩张向内涵、质量的转移,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高质量就业的概念分析

就业质量是劳动者就业状况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是否能够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以及充分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一)就业质量的含义

就业质量的概念较为宽泛,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衡量标准。质量通常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据此,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

就业质量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劳动者的微观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一切与工作状况有关的要素,如就业机会;就业岗位的特点,包括工资报酬、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就业的主观满意度;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水平等。从国家、地区或行业的角度看,就业质量反映的是该范围内劳动者整体工作状况的优劣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用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平均工资等统计数据来表示。具体来看,就业质量涉及到工作本身的客观特征、就业岗位上人的特点、人职匹配程度、就业者对上述特征的主观评价等几个方面。

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个人尊严、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最重要渠道,也是实现社会认同、尊重的主要途径。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不仅关注有薪就业的获得,更关注有薪就业时人的需要的满足。

(二)就业质量理念的由来

1998年,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失业加剧、社会保障不足、劳动条件恶化等问题,明确和保障劳工权益,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最早提出了以就业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体面劳动”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追求“体面劳动”的途径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战略目标。衡量“体面劳动”的主要指标大体11个,分别是:就业机会;足够的收入;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安全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和劳动关系;就业公平;不可接受的工作;经济和社会因素。其中,就业机会主要反映的是就业数量问题,其余十项反映的都是就业质量方面的内容。可见,“体面劳动”同时包含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以就业质量为主,因而被普遍认为是就业质量概念的基础。之后,欧盟又相继提出了“工作质量”和“高质量就业”等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就业质量的内涵。三个概念虽有所侧重,但基本都围绕工作的可获得性、岗位特征、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职业发展潜力等内容来界定就业质量。

(三)就业质量的评价

就业质量评价是就业理论的核心,如何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较大争论。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编写的《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中提出的就业质量指数体系包含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也有一些学者把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作为对就业质量“好”的一个评判准则。①一般来说,更长的劳动时间,更加低廉的小时工资,更加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全无社会保障,是就业质量下降的主要标志。由此可见,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一般离不开劳动报酬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和就业机会的公平性等内容。

1.劳动报酬

获得报酬是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基本目的,就业质量的核心问题就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为工资的劳动报酬收入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是劳动者自身价值及对社会贡献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低收入职工的比例,可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业质量的高低。但是,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就业质量的高低并不一定成正比,工资水平高,就业质量不一定高;工资水平低,则就业质量一定低。

2.工作环境和劳动关系

这一指标体现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获得的劳动保障情况,是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衡量因素,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让劳动者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前提。实现体面劳动的关键是改善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劳动者群体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如果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比较成熟,劳动者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稳定的就业机会、安康的工作条件、充分的社会保障以及广泛切实的民主权利,那么就可以说就业质量是良好的。

3.公平的就业机会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美国公认的公平就业机会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以业绩、能力和潜力为基础去工作和发展的权利”。其中,“所有人”包括特殊群体(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也包括非特殊群体。即公平就业机会既要尽可能的消除歧视,又要尽量避免反向歧视的存在。

二、我国就业领域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关注的着眼点是如何扩大就业数量,对就业质量的重视不够。就业质量直接制约着就业数量的扩大,影响着就业工作的全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和当前就业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中指出,我国就业质量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各地区就业质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除少数经济发达省市外,大部分省份的就业质量指数较低,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明显,发展不协调。

总体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依然明显,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歧视问题严重;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连年下降,工资增幅较慢,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不全面,保障水平不高;劳资关系问题突出。这些都是我国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

(一)就业数量供给不足

尽管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度,但新增就业岗位相对于更快的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而言仍嫌不足。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2012年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新增就业增幅从4月份以来有所下降,岗位需求有所减少,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700万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二)劳动报酬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当前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表现为劳动报酬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评价体系中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指数偏低,福利待遇状况较差。这也是造成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后果的因素之一。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报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52.8%下降到2010年的42%,下降近22%。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中,职工年均实际工资增长率仅为7.7%,而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接近15%。2005年后的几年工资增速虽有所回升,但还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大量民企给一些劳动强度大的农民工岗位提供的工资太低、劳动环境太差,农民工难以接受,从而出现了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的现象。

(三)就业歧视大量存在

对于就业歧视的含义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此处所指的就业歧视是指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无关因素的影响,无法与他人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的现象。

就业歧视是目前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这种现象反映出社会上的“公正失衡”。在我国,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歧视问题比较严重,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而且处在动态变化中。市场会带来一些机会的平等,随之而来的则很可能是手段与目的的不平等。计划经济的痕迹加上市场调节的盲点,让就业歧视问题浮出水面。

劳动力市场供求比例失衡,供给量远大于需求,是造成就业歧视的根本原因;相关制度不健全、用人理念的偏差及不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就业歧视的因素。

(四)非正规就业数量增加

国际上一般把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较好保护的就业称为正规就业,而把那些基本上不受保护的就业称为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以其灵活性、便利性以及劳动力吸纳的广泛性,一直是世界各国用来促进就业、缓解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非正规就业在各国的总就业量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1995)数据:全世界非正规部门产出,在各国国内总产值比重中约占5%—35%之间。在拉美国家,非正规部门劳动力占全体非农劳动力比例大体上都超过了一半,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6%、59.3%、60.2%。

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制、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以国企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等多股力量为主体的大批劳动力被推入市场,非正规就业群体占总就业量的比例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规模已占城镇总就业人口的60%,在实现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80%以上是通过非公经济和多种形式再就业的。

我国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的技能、文化水平等普遍要求不高,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关系极其不稳定,在私营小企业中,劳动时间过长、过度加班现象比比皆是。不稳定的劳动关系及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使得非正规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特别是那些不具有专门技能的劳动者,往往迫于生活的压力,在行业、地域、企业、工种,甚至是去留之间做出无奈的选择,以致出现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民工荒”问题。

与正规就业不同,受市场环境、个体条件、雇主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非正规就业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缺乏保障的就业,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福利待遇甚至基本无从谈起,劳资关系极为松散。非正规就业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就业质量的下降。因此,实施“体面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在我国显得更为迫切。

(五)就业的短期化现象突出

低劣的就业质量会降低就业的相对稳定性,使摩擦性失业增加,就业的短期化现象突出。一份国家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在毕业后最初的5年里,有1/3的人更换过工作岗位。清华大学“农民工就业趋势研究”课题组针对2000余人的调查显示,65.9%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50%的人在近1.75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而且这种趋势逐年递增:2004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工作岗位不稳定会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消极后果,从而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形成制约。一方面职工频繁失业,生活失去保障,反复的求职、失业严重影响了失业人员的就业信心,增加了社会救济的负担。另一方面过高的流动性,影响了职工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影响了用人单位对职工进行培训的热情,不利于职工素质的提升,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从根本上不利于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

(六)阶层固化导致就业机会的获得上具有不公平性

以社会资本、家庭背景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外的其它因素对就业质量影响较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就业“拼爹”现象。一项调查显示,父母的背景条件和社会关系通过就业机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有一定影响。这是目前导致我国就业领域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由于转型时期机制的不合理与不健全,我国多元社会的资源配置缺乏公平博弈。改革开放30多年的财富分配正在沉淀为新的身份,既得利益者之间结成某种利益传承机制,中低阶层遭遇“社会排斥”,在事关自身利益的资源配置中“权利缺位”,向上流动面临更大困难。阶层固化趋向,折射出一些阻碍社会公平的体制性因素仍客观存在,就业的不公平很大程度上是利益博弈失范的结果。

累计上千亿元的拖欠民工工资、每年100多万起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每年约70万的职业病患者、每年几十万起的劳动纠纷等等,说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就业质量问题堪忧,亟待整治与提高。

低质量的就业状况造就了大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就业;也是导致各地频现“民工荒”、“用工荒”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缺工企业95%以上是就业质量差的企业。在就业问题上农民工也已经开始“用脚投票”,反映了就业质量已成为制约就业数量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提高我国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

就业质量不高使得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消耗巨大、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压抑了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劳动报酬的长期低水平也使得我国企业依靠低成本优势占据国际低端市场,产品质量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出口产品利润稀薄,国际竞争力不足。就业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就业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就业质量的提升不只是个体奋斗的结果,更是政府和社会努力的目标。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至关重要,创造更多正规体面的就业岗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除贫困和缩短差距的最佳手段。

就业数量方面的问题(总量过剩、结构不适应需要)起着决定作用,它既是造成就业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解决就业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创造更多更好的平等就业机会。

(二)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就业权利的实现和机会的平等是保障劳动者其他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应该努力改变不合理制度,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不论是偏远地区农民的子女还是城市居民的子女,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上升的空间,都可能凭借自身的才华和拼搏,改变命运。只有这样,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三)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结构

就业能力的主要表现是就业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一方面高素质的劳动者容易从竞争中获得高质量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其劳动效率也较高,收入水平相应也较高。所以,从劳动力供给方的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

许多农民工现在都是普工,要成长为技工,现实的选择是技能培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仅是设备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政府在大力促进就业总量提高的同时,也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以利于改进就业质量。

(四)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

贯彻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三方协商机制的实施,不仅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互促共进,既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渠道,发展有小则活,收入有小则快,就业有小则多。另外,争取早日建立协调劳资关系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社会保护

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就业质量是当前实现包容性增长②的内在要求,包容性增长要求既要增加就业数量,也要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我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明了方向。

注释:

①体面劳动是指劳动者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获得体面、高效工作的机会。

②包容性增长是一种能够促进就业扩大和收入平等的经济增长。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5).

[3]鄢来雄.就业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N].中国信息报,2011-11-08.

[4]李小彤.提高就业质量 实现包容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11-12.

[5]李贺平.非正规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中行业工会的作用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6]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动,2009,(10).

[7]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人口与经济,2005,(6).

猜你喜欢

就业机会劳动者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
热爱劳动
创业就业机会更多了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